一种防止混凝土洒落、离析的墙柱砼浇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3702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混凝土洒落、离析的墙柱砼浇筑装置,属于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进料管、转接管、转接弯管、套管和伸缩式三角支架。转接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料管的底端和转接弯管的顶端连接,转接弯管的底端与套管连接,套管通过第一管卡和第一横杆连接、第二横杆和第二管卡连接固定在三脚支架上,通过在进料管和转接管连接处设置减震装置将混凝土卸力,经过转接管、转接弯管和套管自由下落至墙柱内,避免出现离析。转接管固定在支架座上,结构简单且稳定。

A wall column concrete pouring device to prevent concrete from scattering and segreg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ll column concrete pouring device for preventing concrete from scattering and segrega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pipe, an adapter pipe, an adapter elbow, a sleeve and a telescopic triangle bracket. The two ends of the transfer tub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feed tube and the top end of the transfer elbow, the bottom end of the transfer elbow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eeve, the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ross bar through the first pipe clamp, the second cross bar and the second pipe clamp and fixed on the tripod bracket, and the concrete is relieved by setting a damping device at the connection of the feed tube and the transfer tube, which is free through the transfer tube, the transfer elbow and the sleeve Drop into the wall column to avoid segregation. The adapter tube is fixed on the bracket seat,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混凝土洒落、离析的墙柱砼浇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混凝土洒落、离析的墙柱砼浇筑装置。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泵管口均距离浇筑面一定高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泵管因冲击力存在一定摆动,致使墙柱高标号混凝土无法准确落入墙柱模板内而洒落在结构板面上,因此时楼板钢筋均已绑扎完毕,清理洒落板面砼存在较大困难,不易清理干净。同时在较高墙柱混凝土浇筑时,因层高较高泵管无法伸入墙体内部,混凝土在离开泵管口时存在较大冲击力,在下落过程中容易产生混凝土离析,此时在墙体根部极易出现混凝土蜂窝麻面、狗洞等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浇筑时,较多出现洒落和离析的问题,故此提出一种防止混凝土洒落、离析的墙柱砼浇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混凝土洒落、离析的墙柱砼浇筑装置,包括进料部、导料部和固定部;所述进料部包括进料管和转接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与转接管的顶端固定连接,且在二者连接处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导料部包括转接弯管和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与转接弯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外壁自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管卡和第二管卡;所述套管的底端设有卡扣;所述固定部包括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支脚为伸缩杆;所述三角支架的顶部设有圆盘;所述圆盘内转动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与地面垂直设置;所述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座;所述立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转接弯管的顶端与转接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接管固定连接在支架座上;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第一管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中部与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设有把手;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与第二管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立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为圆台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由直径100~150mm的圆管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座与立杆的夹角设为30~60°。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弯管的顶端与支架座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板和弹性件;所述减震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进料管的内壁表面;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在减震板的底部与转接管的内壁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板与支架座的夹角设为5~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橡胶垫或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进料管为圆台结构,有利于混凝土进入装置,由于混凝土在进入进料管时存在一定摆动,此种设置可以有效解决泵管因冲击力造成混凝土的洒落的问题。(2)、转接弯管的顶端和支架座平行设置;支架座与立杆的夹角设为30~60°。分解混凝土进入转接管后的受力问题,有效解决混凝土由冲击力出现离析的问题。(3)、套管通过第一管卡和第一横杆、第二管卡和第二横杆两两连接,间接与三角支架固定。使其结构更为稳定,同时三角支架为伸缩式,可以适用不同高度的泵管。(4)、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板和弹性件;减震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进料管的内壁上;弹性件固定连接在减震板与转接管的内壁之间。通过减震板和弹性件将具有冲击力的混凝土进行卸力,有效避免混凝土在墙柱底部造成蜂窝麻面、狗洞等质量缺陷,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5)、立杆与圆台转动连接,对于大型的柱体进行浇筑时,可以通过转动立杆,进而使混凝土均匀浇筑在柱体内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进料管、转接管和支架座在连接处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三角支架,2、进料管,3、转接弯管,4、转接管,5、套管,6、卡扣,7、第一管卡,8、第二管卡,9、支架座,10、立杆,11、第一横杆,12、第二横杆,13、减震板,14、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防止混凝土洒落、离析的墙柱砼浇筑装置,包括进料部、导料部和固定部。进料部包括进料管2和转接管4,进料管2的顶端开口直径为400mm、底端开口为200mm、长度为300mm的PVC管,进料管2与地面垂直设置;转接管4的顶端开口直径为200mm、底端开口为100mm、长度为600mm的PVC管。方便混凝土进入装置内部,避免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洒落问题。进料管2的底端与转接管4的顶端插接连接,且在二者连接处的内壁表面螺栓连接有减震装置,将具有较大冲击力的混凝土进行有效地卸力,避免在墙底部出现蜂窝麻面、狗洞等问题。导料部包括角度为135°的转接弯管3和长度为600mm、直径为100mm的套管5。套管5的顶端与转接弯管3的底端插接连接;套管5的外壁自上至下依次卡接连接有第一管卡7和第二管卡8。套管5的底端设有卡扣6,方便与浇筑管道进行连通。固定部包括三角支架1;三角支架1的支脚为伸缩杆,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绑扎完成的模板上。三角支架1的顶部设有圆盘,圆盘内轴承连接有直径为20mm、长度为1000mm的立杆10,立杆10与地面垂直设置;立杆10的顶部设有支架座9;立杆10的中部设有直径为15mm、长度为1000mm的第一横杆11;立杆10的底部设有直径为15mm、长度为500mm第二横杆12。转接弯管3的顶端与转接管4的底端插接连接。转接管4的外壁螺栓连接在支架座9的顶面上。第一横杆11的一端与第一管卡7螺栓连接;第一横杆11的中部与立杆10铰接连接;第一横杆11的另一端设有把手;第二横杆12的一端与第二管卡8螺栓连接;第二横杆12的另一端与立杆10焊接连接。通过支架座9、第一横杆11和第二横杆12将整个装置进行有效地固定,同时可以通过三角支架1的支脚进行高度调节,将泵管口和进料管2进行对接,防止混凝土在浇筑时造成洒落。转接弯管3的顶端和支架座9平行设置,支架座9与立杆10的夹角设为45°,可以有效地将泵管口喷出较大冲击力的混凝土进行卸力,同时避免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出现离析,混凝土通过管道能自由的下落至墙柱模板内部,防止在墙根部出现蜂窝麻面、狗洞等缺陷。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的减震装置6包括减震板13和弹性件14;减震板13的顶端焊接连接在进料管2的内壁上;弹性件14卡接连接在减震板13的底部与转接管4的内壁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混凝土洒落、离析的墙柱砼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部、导料部和固定部;/n所述进料部包括进料管(2)和转接管(4);所述进料管(2)的底端与转接管(4)的顶端固定连接,且在二者连接处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n所述导料部包括转接弯管(3)和套管(5);所述套管(5)的顶端与转接弯管(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5)的外壁自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管卡(7)和第二管卡(8);所述套管(5)的底端设有卡扣(6);/n所述固定部包括三角支架(1);所述三角支架(1)的支脚为伸缩杆;所述三角支架(1)的顶部设有圆盘;所述圆盘内转动连接有立杆(10);所述立杆(10)与地面垂直设置;所述立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座(9);所述立杆(1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11);所述立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12);/n所述转接弯管(3)的顶端与转接管(4)的底端固定连接;/n所述转接管(4)固定连接在支架座(9)上;/n所述第一横杆(11)的一端与第一管卡(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1)的中部与立杆(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1)的另一端设有把手;所述第二横杆(12)的一端与第二管卡(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12)的另一端与立杆(10)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混凝土洒落、离析的墙柱砼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部、导料部和固定部;
所述进料部包括进料管(2)和转接管(4);所述进料管(2)的底端与转接管(4)的顶端固定连接,且在二者连接处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
所述导料部包括转接弯管(3)和套管(5);所述套管(5)的顶端与转接弯管(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5)的外壁自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管卡(7)和第二管卡(8);所述套管(5)的底端设有卡扣(6);
所述固定部包括三角支架(1);所述三角支架(1)的支脚为伸缩杆;所述三角支架(1)的顶部设有圆盘;所述圆盘内转动连接有立杆(10);所述立杆(10)与地面垂直设置;所述立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座(9);所述立杆(1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11);所述立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12);
所述转接弯管(3)的顶端与转接管(4)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转接管(4)固定连接在支架座(9)上;
所述第一横杆(11)的一端与第一管卡(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1)的中部与立杆(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1)的另一端设有把手;所述第二横杆(12)的一端与第二管卡(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12)的另一端与立杆(10)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许江向琳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