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11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整体结构设置为环状多边形,包括上下两层,每一层均设置有若干同步驱动机构,每个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均包括驱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滚筒传动装置、径向压紧装置和辅助支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传动并与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径向压紧装置对应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设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形成整体支撑框架,便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齿轮传动装置、所述滚筒传动装置、所述径向压紧装置的位置设置;相邻所述同步驱动机构通过人形杆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的由刚性铰链和刚性杆构成的可展开机构展开过程中冲击大和质量较重的问题,且可实现环向和纵向同步展开。

A kind of ring folding and unfolding mechanism for membrane antenn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mbrane antenna humanoid rod ring folding and unfolding mechanism, the overall structure is set as a ring polygon, including two layers, each layer is set with a number of synchronous driving mechanisms, each synchronous driv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driving device, a gear driving device, a roller driving device, a radial pressing device and an auxiliary supporting device, the driving device passes through the gear The driving device drives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ller driving device, the radial pressing device is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roller driving device, the auxiliary supporting device forms an integral support fram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position setting of the driving device, the gear driving device, the roller driving device and the radial pressing device; the adjacent synchronous dri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hrough a human shaped bar;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s of large impact and heavy mass in the unfolding process of the existing deployable mechanism composed of a rigid hinge and a rigid rod, and can realize synchronous circumferential and longitudinal unfo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可折展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
技术介绍
薄膜天线是航天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执行卫星功能的重要平台。为了满足卫星通讯需求,薄膜天线不可避免的趋于大型化、复杂化,但在同时它又面临着运载工具的有效空间和运载能力的限制。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可行方法就是采用更好的薄膜天线展开机构形式。现有的薄膜天线可折展机构一般由刚性铰链和刚性杆构成,该可展开机构展开过程中冲击大和质量较重,不适于大型薄膜天线的展开。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整体结构设置为环状多边形,包括上下两层,每一层均设置有若干同步驱动机构,每个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均包括驱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滚筒传动装置、径向压紧装置和辅助支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传动并与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径向压紧装置对应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设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形成整体支撑框架,便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齿轮传动装置、所述滚筒传动装置、所述径向压紧装置的位置设置;相邻所述同步驱动机构通过人形杆连接。较佳的,所述滚筒传动装置包括纵向传动组块和环形传动组块,所述纵向传动组块和所述环形传动组块均配合设置有对应的径向压紧装置和所述辅助支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纵向传动组块、所述环形传动组块传动连接。较佳的,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一主轴;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辅助支撑装置上第一底板上的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第二直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底板上的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环形传动组块连接。较佳的,所述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三锥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三直齿轮、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固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三直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辅助支撑装置上第二底板上的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第四直齿轮连接;所述第三直齿轮与所述第四直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底板上的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纵向形传动组块连接。较佳的,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顶板、上顶板、挡板、支撑杆;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所述支撑杆固接在一起,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之间。较佳的,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上顶板之间固接在一起;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底板固接在一起;所述电机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固接在一起。较佳的,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挡板、所述电机固定板在连接处均设为腰型孔。较佳的,所述纵向传动组块和所述环形传动组块均包括联轴器、第一滚筒、上端盖、轴承、滚筒压片杆,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滚筒与所述联轴器、所述上端盖连接,在所述上端盖与所述第一顶板之间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与所述上端盖、所述第一顶板上的轴承座过盈配合;所述滚筒压片杆通过螺钉将所述人形杆固接在所述第一滚筒上。较佳的,所述径向压紧装置包括心轴、第一拉伸弹簧、第二拉伸弹簧、滑块、底板固定架;螺钉拧进所述上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作为所述第一拉伸弹簧的定位柱;所述底板固定架通过所述螺母固接在所述第一底板上,作为所述第二拉伸弹簧的定位柱;所述第一拉伸弹簧、所述第二拉伸弹簧拉住所述心轴,所述心轴与所述滑块固接;所述滑块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设有的导轨滑槽中并可沿所述导轨滑槽滑动。较佳的,所述径向压紧装置还包括压紧架、压紧滚子,所述压紧架两端与所述压紧滚子固接,与所述心轴过盈配合;所述压紧滚子在所述第一拉伸弹簧、所述第二拉伸弹簧预紧力的作用下压住缠在所述第一滚筒上的所述人形杆。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的由刚性铰链和刚性杆构成的可展开机构展开过程中冲击大和质量较重的问题,且可实现环向和纵向同步展开。该机构环状为十边形,包括上下两层,每一层由十个同步驱动机构构成,每个同步驱动机构通过锥齿轮将电机运动传递给两个垂直相交的滚筒,实现了两个相互垂直平面内的人形杆向三个方向同时展开。该机构中含有的径向压紧机构用于实现人形杆沿径向压扁,周向压紧机构实现人形杆收拢缠绕时的紧凑性,支撑机构能够提高人形杆展开状态的刚度。本专利技术具有可展开面积大,展开、收拢过程稳定,收拢体积小,为薄膜天线结构展开提供了高效和可靠性的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的立体结构视图;图2为所述同步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视图;图3为所述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视图;图4为所述滚筒传动装置的结构视图;图5为所述人形杆横截面图;图6为所述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的展开过程图。图中数字表示:101-驱动电机;102-减速器;201-第一锥齿轮;202-第二锥齿轮;203-第三锥齿轮;204-第一平键;205-第一传动轴;206-第二传动轴;207-第一轴套;208-第二轴套;209-第二平键;210-第一直齿轮;211-第二直齿轮;212-第一主轴;213-第三平键;214-第三直齿轮;215-第四直齿轮;301-联轴器;302-第一滚筒;304-上端盖;305-滚筒压片杆;308-人形杆;401-心轴;402-压紧架;403-压紧滚子;404-第一拉伸弹簧;405-第二拉伸弹簧;406-滑块;407-导向压紧杆;408-底板固定架;501-第一顶板;502-顶板;503-上顶板;504-第一底板;505-第二底板;506-挡板;507-支撑杆;508-上顶板固定螺栓;509-电机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图1为所述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的整体机构环状设置为十边形,包括上下两层,每一层均设置有十个同步驱动机构。如图2所示,图2为所述同步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视图;每个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均包括驱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滚筒传动装置、径向压紧装置和辅助支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传动并与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径向压紧装置对应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设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形成整体支撑构架,便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齿轮传动装置、所述滚筒传动装置、所述径向压紧装置的位置设置。相邻所述同步驱动机构通过人形杆308连接。如图3所示,图3为所述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视图;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01和减速器102;所述齿轮传动装置2包括第一锥齿轮201、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其特征在于,整体结构设置为环状多边形,包括上下两层,每一层均设置有若干同步驱动机构,每个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均包括驱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滚筒传动装置、径向压紧装置和辅助支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传动并与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径向压紧装置对应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设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形成整体支撑框架,便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齿轮传动装置、所述滚筒传动装置、所述径向压紧装置的位置设置;相邻所述同步驱动机构通过人形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其特征在于,整体结构设置为环状多边形,包括上下两层,每一层均设置有若干同步驱动机构,每个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均包括驱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滚筒传动装置、径向压紧装置和辅助支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传动并与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径向压紧装置对应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设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形成整体支撑框架,便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齿轮传动装置、所述滚筒传动装置、所述径向压紧装置的位置设置;相邻所述同步驱动机构通过人形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传动装置包括纵向传动组块和环形传动组块,所述纵向传动组块和所述环形传动组块均配合设置有对应的径向压紧装置和所述辅助支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纵向传动组块、所述环形传动组块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一主轴;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辅助支撑装置上第一底板上的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第二直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底板上的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环形传动组块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三锥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三直齿轮、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固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三直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辅助支撑装置上第二底板上的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第四直齿轮连接;所述第三直齿轮与所述第四直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底板上的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纵向形传动组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陈崇斌谈璐璐董好志王亚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