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状天线收纳释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7535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鞭状天线收纳释放机构,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设置有鞭状天线,鞭状天线收纳释放机构还包括将鞭状天线收纳为盘状并扎紧在基座上的热熔绳,基座上还设置有与热熔绳接触的加热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鞭状天线收纳释放机构,采用热熔绳将鞭状天线捆扎为盘状,有效地节约了收纳空间,通过在基座上设置与热熔绳紧贴的加热装置,当进入轨道需要释放鞭状天线时,打开加热装置,从而使热熔绳熔断,解开对鞭状天线束缚,鞭状天线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可靠展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过热熔线和加热装置的配合,即可实现鞭状天线的收纳与释放,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天线收纳机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鞭状天线收纳释放机构
技术介绍
微/纳卫星通常采用VHF/UHF频段测控或者搭载此频段的电子侦察接收机,该频段的电波波长为米级。因为天线的尺寸与波长相当,故该波段的天线长度均较长,通常比卫星本体尺寸还大。微/纳卫星通常以搭载方式发射,火箭提供的空间有限,故通常要求微/纳卫星的VHF/UHF天线为柔性天线,在火箭主动段收缩以减小所占火箭的罩内空间,在卫星入轨后在通过发送遥控指令控制收纳机构释放天线。现有的微/纳卫星鞭状天线收纳技术通常分为两类一是采用弹射方式的CubeSat系列,该类卫星的鞭状天线在火箭发射段被压缩在P-POD盒内,入轨后卫星从P-POD中弹射出来后,鞭状天线依靠自身弹性展开;二是采用机电机构,鞭状天线首先通过锁紧机构束缚在压缩状态,入轨后通过遥控指令控制机电机构解开束缚天线的销或栓,天线自然展开。上述两类鞭状天线收纳技术在释放天线时,都需要依靠外部机构,且造价不菲。尤其是机电机构,结构复杂,可靠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鞭状天线收纳释放机构,以解决卫星鞭状天线的收纳空间紧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鞭状天线收纳释放机构,包括基座(10),所述基座(10)上固定设置有鞭状天线(20),其特征在于,所述鞭状天线收纳释放机构还包括将所述鞭状天线(20)收纳为盘状并扎紧在所述基座(10)上的热熔绳(30),所述基座(1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热熔绳(30)接触的加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前陈利虎庹洲慧赵勇胡星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