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839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结构,包括转轴、圆筒机壳、前端盖、后端盖、定子组件和铸铝转子组件,圆筒机壳的两端分别安装前端盖和后端盖并在中间形成空腔,铸铝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心、上端铝环、下端铝环、导电铝条,圆筒机壳的侧壁是密封的使外部冷空气不能穿过圆筒机壳进入空腔,后端盖是密封的使外部冷空气不能穿过后端盖进入空腔,前端盖上设置若干个通风孔,转子铁心上设置轴向通风风道,所述的上端铝环轴向向上伸出M片上风叶片,的下端铝环轴向向下伸出N片下风叶片,M和N都是整数,且M>N,改变转子上下两侧通风通道处的压力差,使电机内部产生空气流通,使电机内部的空气从前端盖的通风孔流出进行有效散热效果,结构简单。

A kind of moto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rotating shaft, a cylindrical shell, a front end cover, a rear end cover, a stator component and a cast aluminum rotor component. The front end cover and the rear end cover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at both ends of the cylindrical shell and a cavity is formed in the middle. The cast aluminum rotor component comprises a rotor core, an upper end aluminum ring, an lower end aluminum ring and a conductive aluminum strip. The side wall of the cylindrical shell is sealed to make the external cold air The air can not enter the cavity through the cylinder shell, the rear end cover is sealed so that the external cold air can not enter the cavity through the rear end cover, the front e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ventilation holes, the rotor core is provided with an axial ventilation duct, the upper end aluminum ring extends axially upward from the upper blade of M piece, the lower end aluminum ring extends axially downward from the lower blade of N piece, m and N are integers, and M & gt; N, change the rotation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entilation channels at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stator makes the air in the motor circulate, and makes the air in the motor flow out from the ventilation hole of the front end cover for effective heat dissipation.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机包括铸铝转子,铸铝转子包括转子铁芯、端环以及导电条,转子铁芯中间开设有轴孔,端环安装在转子铁芯的两端部,所述转子铁芯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导电条穿过转子铁芯把转子铁芯两端的端环电连接在一起,为了对电机内部进行散热,在铸铝转子两端端环端面上设置数量相等且均布的风叶片,转子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风叶片同步运转搅动电机内部的热空气,使热量得以流通传递散发出去,从而达到降低电机内部的温度的目的。但是这种设计存在局限性,针对不同结构的电机结构及散热系统,散热的效果差异较大,例如电机包括前端盖、机壳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安装在机壳的两端,前端盖上设有若干通孔,后端盖是密封端盖,转子转动时,转子两侧通风孔处压力相当,通风孔内上下压力相当,不存在差压,导致两端空气不会发生对流,不能有效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后端盖和圆筒机壳都密封的特定情况下转子转动时,转子两侧通风孔处压力相当,通风孔内上下压力相当,不存在差压,导致两端空气不会发生对流,不能有效的散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结构,包括转轴、圆筒机壳、前端盖、后端盖、定子组件和铸铝转子组件,铸铝转子组件安装在转轴上,前端盖中间凸出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里面安装第一轴承,后端盖中间凸出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里面安装第二轴承,圆筒机壳的两端分别安装前端盖和后端盖并在中间形成空腔,所述的定子组件和铸铝转子组件安装在空腔里面,定子组件的外面套装有圆筒机壳,铸铝转子组件外面套有定子组件,转轴支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所述的铸铝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心、上端铝环、下端铝环、导电铝条,上端铝环、下端铝环分别贴装在转子铁心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导电铝条穿过转子铁心将上端铝环和下端铝环电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圆筒机壳的侧壁是密封的,后端盖是密封的,前端盖上设置若干个通风孔,转子铁心上设置轴向通风风道,所述的上端铝环轴向向上伸出M片上风叶片,所述的下端铝环轴向向下伸出N片下风叶片,M和N都是整数,且M>N。上端铝环轴向向上伸出M片上风叶片沿着圆周均匀分布。下端铝环轴向向下伸出N片下风叶片沿着圆周非均匀分布。若干下风叶片分成若干组,每组至少有2片下风叶片,各组下风叶片沿着圆周均匀分布。M片上风叶片与N片下风叶片在圆周方向错开一定角度。M>1.5N。上端铝环轴向向上伸出8片上风叶片,所述的下端铝环轴向向下伸出4片下风叶片。4片下风叶片以2片为一组成圆周对称分布。所述前端盖以第一轴承座为中心,由内向外径向设置若干环形连接筋和若干径向连接筋,环形连接筋和径向连接筋相互交叉形成通风孔。后端盖的底面伸出若干安装脚,安装脚周向均匀分布。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1)本技术的电机包括转轴、圆筒机壳、前端盖、后端盖、定子组件和铸铝转子组件,圆筒机壳的侧壁是密封的,后端盖是密封的,前端盖上设置若干个通风孔,转子铁心上设置轴向通风风道,所述的上端铝环轴向向上伸出M片上风叶片,所述的下端铝环轴向向下伸出N片下风叶片,M和N都是整数,且M>N,改变转子上下两侧通风通道处的压力差,使电机内部产生空气流通,使电机内部的空气从前端盖的通风孔流出进行有效散热效果,结构简单;2)其它优点在具体实施例中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电机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电机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铸铝转子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铸铝转子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铸铝转子的仰视图;图8是本技术铸铝转子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电机内部气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电机结构,包括转轴1、圆筒机壳2、前端盖3、后端盖4、定子组件5和铸铝转子组件6,铸铝转子组件6安装在转轴1上,前端盖3中间凸出有第一轴承座31,第一轴承座31里面安装第一轴承,后端盖4中间凸出有第二轴承座41,第二轴承座41里面安装第二轴承,圆筒机壳2的两端分别安装前端盖3和后端盖4并在中间形成空腔20,所述的定子组件5和铸铝转子组件6安装在空腔20里面,定子组件5的外面套装有圆筒机壳2,铸铝转子组件6外面套有定子组件5,转轴1支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所述的铸铝转子组件6包括转子铁心61、上端铝环62、下端铝环63、导电铝条,上端铝环62、下端铝环63分别贴装在转子铁心61的上端面611和下端面612,导电铝条穿过转子铁心61将上端铝环62和下端铝环63电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圆筒机壳2的侧壁是密封的使外部冷空气不能穿过圆筒机壳2进入空腔20,后端盖4是密封的使外部冷空气不能穿过后端盖4进入空腔20,前端盖3上设置若干个通风孔30,转子铁心61上设置轴向通风风道613,所述的上端铝环62轴向向上伸出M片上风叶片621,所述的下端铝环63轴向向下伸出N片下风叶片631,M和N都是整数,且M>N,改变转子上下两侧通风通道处的压力差,使电机内部产生空气流通,使电机内部的空气从前端盖的通风孔流出进行有效散热效果,结构简单。上述所述的上端铝环62轴向向上伸出M片上风叶片621沿着圆周均匀分布,结构简单,布置合理。上述所述的下端铝环63轴向向下伸出N片下风叶片631沿着圆周非均匀分布,可以改变通风道的压力,实现电机内部空气流通,有效散热。上述所述的若干下风叶片631分成若干组,每组至少有2片下风叶片631,各组下风叶片631沿着圆周均匀分布。上述所述的M片上风叶片621与N片下风叶片631在圆周方向错开一定角度,可以改变压力差。上述所述的M>1.5N。上述所述的上端铝环62轴向向上伸出8片上风叶片621,所述的下端铝环63轴向向下伸出4片下风叶片631,可以有效改变上下的压力差,便于空气流动,加快散热。上述所述的4片下风叶片631以2片为一组成圆周对称分布。所述的前端盖3以第一轴承座31为中心,由内向外径向设置若干环形连接筋32和若干径向连接筋33,环形连接筋32和径向连接筋33相互交叉形成通风孔30,是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上述的后端盖4的底面伸出若干安装脚42,安装脚42周向均匀分布,便于电机安装在负载上。如图9所示,通过压力仿真软件的模拟,转子铁心61上设置轴向通风风道613,两侧轴向通风风道613处的压差明显,不带风叶处的压力较大;上风叶片621与下风叶片631上下有明显的压差产生,从而将在电机内部产生空气流通,通过前端盖的开孔进行有效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结构,包括转轴(1)、圆筒机壳(2)、前端盖(3)、后端盖(4)、定子组件(5)和铸铝转子组件(6),铸铝转子组件(6)安装在转轴(1)上,前端盖(3)中间凸出有第一轴承座(31),第一轴承座(31)里面安装第一轴承,后端盖(4)中间凸出有第二轴承座(41),第二轴承座(41)里面安装第二轴承,圆筒机壳(2)的两端分别安装前端盖(3)和后端盖(4)并在中间形成空腔(20),所述的定子组件(5)和铸铝转子组件(6)安装在空腔(20)里面,定子组件(5)的外面套装有圆筒机壳(2),铸铝转子组件(6)外面套有定子组件(5),转轴(1)支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所述的铸铝转子组件(6)包括转子铁心(61)、上端铝环(62)、下端铝环(63)、导电铝条,上端铝环(62)、下端铝环(63)分别贴装在转子铁心(61)的上端面(611)和下端面(612),导电铝条穿过转子铁心(61)将上端铝环(62)和下端铝环(63)电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圆筒机壳(2)的侧壁是密封的,后端盖(4)是密封的,前端盖(3)上设置若干个通风孔(30),转子铁心(61)上设置轴向通风风道(613),所述的上端铝环(62)轴向向上伸出M片上风叶片(621),所述的下端铝环(63)轴向向下伸出N片下风叶片(631),M和N都是整数,且M>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结构,包括转轴(1)、圆筒机壳(2)、前端盖(3)、后端盖(4)、定子组件(5)和铸铝转子组件(6),铸铝转子组件(6)安装在转轴(1)上,前端盖(3)中间凸出有第一轴承座(31),第一轴承座(31)里面安装第一轴承,后端盖(4)中间凸出有第二轴承座(41),第二轴承座(41)里面安装第二轴承,圆筒机壳(2)的两端分别安装前端盖(3)和后端盖(4)并在中间形成空腔(20),所述的定子组件(5)和铸铝转子组件(6)安装在空腔(20)里面,定子组件(5)的外面套装有圆筒机壳(2),铸铝转子组件(6)外面套有定子组件(5),转轴(1)支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所述的铸铝转子组件(6)包括转子铁心(61)、上端铝环(62)、下端铝环(63)、导电铝条,上端铝环(62)、下端铝环(63)分别贴装在转子铁心(61)的上端面(611)和下端面(612),导电铝条穿过转子铁心(61)将上端铝环(62)和下端铝环(63)电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圆筒机壳(2)的侧壁是密封的,后端盖(4)是密封的,前端盖(3)上设置若干个通风孔(30),转子铁心(61)上设置轴向通风风道(613),所述的上端铝环(62)轴向向上伸出M片上风叶片(621),所述的下端铝环(63)轴向向下伸出N片下风叶片(631),M和N都是整数,且M>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端铝环(62)轴向向上伸出M片上风叶片(621)沿着圆周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师年梁成林李爱霞林炎虎谢绍保林永侯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