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783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结构,属于电机冷却结构领域,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结构,包括副机壳,基座的上侧设有主机壳,主机壳内连接有机芯,基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副机壳,副机壳与主机壳之间形成冷却腔,主机壳与副机壳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连接板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副机壳的上端设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与副机壳之间连接有进液管,冷却水箱的上端盖有密封盖,副机壳的下端连接有排液管,且冷却水箱的内部、冷却腔和排液管依次连通,冷却水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对主滴液管,且一对主滴液管分别位于进液管的两侧,通过液体冷却的同时还可利用液体蒸发吸热的原理散热,易于提升冷却效果。

A structure of motor cool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ucture of motor cooling system,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motor cooling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of motor cooling system includes a auxiliary casing, the upper sid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casing, the main casing is connected with a movement,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auxiliary casing, a cool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auxiliary casing and the main casing, and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plates are fixed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main casing and the auxiliary casing A plurality of evenly distributed through holes are chiseled on the connecting plate, a cooling water tank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auxiliary casing, a liquid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cooling water tank and the auxiliary casing, a sealing cover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ooling water tank, a liquid discharge pipe is connect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auxiliary casing,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cooling water tank, the cooling cavity and the liquid discharge pipe are connected in turn, and a pair of main drip pipes are fixedly connect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ooling water tank, and The main drip pipe i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iquid inlet pipe. The principle of liquid evaporation and heat absorption can be used for heat dissipation while the liquid is cooled, which is easy to improve the coo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冷却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结构。
技术介绍
我们通常见到的各类电机,内部都是有铁芯和绕组线圈的。绕组有电阻,通电会产生损耗,损耗大小与电阻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铜损,如果电流不是标准的直流或正弦波,还会产生谐波损耗;铁心有磁滞涡流效应,在交变磁场中也会产生损耗,其大小与材料,电流,频率,电压有关,这叫铁损。铜损和铁损都会以发热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影响电机的效率。步进电机一般追求定位精度和力矩输出,效率比较低,电流一般比较大,且谐波成分高,电流交变的频率也随转速而变化,因而步进电机普遍存在发热情况,且情况比一般交流电机严重。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都会加重电机的发热效果,如室温过高、散热不良、过载、过压欠压或电压不平衡、频繁起停或频繁正反转、缺相、风扇坏或进出风口堵、轴承缺油、机械卡住堵转、负载转动惯量过大启动时间过长等各类的情况。公开号为CN20260246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液体冷却电机,包括机芯、机壳、基座、冷却水箱,通过机壳采用的中空结构,进行液体冷却,无需在机壳外部添加散热片,机壳下部装有与中间空腔相通的排液管,虽然该方案通过液体冷却实现了较好的散热效果,但是,该方案并未记载对冷却液的处理和利用,冷却液通过排液管排出,会导致冷却液无法回收,浪费资源,不利于环保,而且温度过高时,仅仅单一的液体冷却效果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结构,它通过液体冷却的同时还可利用液体蒸发吸热的原理散热,易于提升冷却效果。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结构,包括副机壳和基座,所述基座的上侧设有主机壳,所述主机壳内连接有机芯,所述基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副机壳,所述副机壳与主机壳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主机壳与副机壳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副机壳的上端设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与副机壳之间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冷却水箱的上端盖有密封盖,所述副机壳的下端连接有排液管,且冷却水箱的内部、冷却腔和排液管依次连通,所述冷却水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对主滴液管,且一对主滴液管分别位于进液管的两侧,所述冷却水箱的内部通过主滴液管与外界连通,所述主滴液管上连接有副止水阀,所述主滴液管的下端连接有水平滴液管,所述水平滴液管的下端连接有海绵条,所述副机壳上铺设有与海绵条相匹配的海绵垫,它通过液体冷却的同时还可利用液体蒸发吸热的原理散热,易于提升冷却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箱上开凿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上固定连接有透明亚克力玻璃板,可形成观察窗,冷却水箱内注入冷却液后,便于观察冷却水箱内的液面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副机壳上固定连接有一对与海绵垫相匹配的限流板,当水平滴液管滴落的水过多时,限流板可起到导流的作用,不易造成水的外洒。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水泵,所述排液管与水泵的进液端连接,所述密封盖上固定连接有外部进液管,所述外部进液管与水泵的出液端之间连接有散热软管,通过水泵可使冷却腔内的水进行循环,便于实现水冷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上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包括控制器和警报器,所述控制器与警报器和水泵均电性连接,所述副机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对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可实现根据实际温度的不同,选择是否进行水冷。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液体冷却的同时还可利用液体蒸发吸热的原理散热,易于提升冷却效果。(2)冷却水箱上开凿有观察孔,观察孔上固定连接有透明亚克力玻璃板,可形成观察窗,冷却水箱内注入冷却液后,便于观察冷却水箱内的液面位置。(3)副机壳上固定连接有一对与海绵垫相匹配的限流板,当水平滴液管滴落的水过多时,限流板可起到导流的作用,不易造成水的外洒。(4)基座的一侧设有水泵,排液管与水泵的进液端连接,密封盖上固定连接有外部进液管,外部进液管与水泵的出液端之间连接有散热软管,通过水泵可使冷却腔内的水进行循环,便于实现水冷的效果。(5)水泵上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控制盒包括控制器和警报器,控制器与警报器和水泵均电性连接,副机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对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可实现根据实际温度的不同,选择是否进行水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滴液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冷却系统控制流程框图。图中标号说明:1基座、2副机壳、3主机壳、4机芯、5冷却水箱、6进液管、7密封盖、8透明亚克力玻璃板、9外部进液管、10排液管、11水泵、12控制盒、13主滴液管、14副止水阀、15水平滴液管、16海绵条、17海绵垫、18连接板、19限流板、20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结构,包括副机壳2和基座1,基座1的上侧设有主机壳3,主机壳3内连接有机芯4,基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副机壳2,副机壳2与主机壳3之间形成冷却腔,副机壳2的上端设有冷却水箱5,冷却水箱5与副机壳2之间连接有进液管6,冷却水箱5的上端盖有密封盖7,副机壳2的下端连接有排液管10,且冷却水箱5的内部、冷却腔和排液管10依次连通,冷却水箱5上开凿有观察孔,观察孔上固定连接有透明亚克力玻璃板8,可形成观察窗,冷却水箱5内注入冷却液后,便于观察冷却水箱5内的液面位置。请参阅图2,副机壳2上固定连接有一对与海绵垫17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结构,包括副机壳(2)和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侧设有主机壳(3),所述主机壳(3)内连接有机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副机壳(2),所述副机壳(2)与主机壳(3)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主机壳(3)与副机壳(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副机壳(2)的上端设有冷却水箱(5),所述冷却水箱(5)与副机壳(2)之间连接有进液管(6),所述冷却水箱(5)的上端盖有密封盖(7),所述副机壳(2)的下端连接有排液管(10),且冷却水箱(5)的内部、冷却腔和排液管(10)依次连通,所述冷却水箱(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对主滴液管(13),且一对主滴液管(13)分别位于进液管(6)的两侧,所述冷却水箱(5)的内部通过主滴液管(13)与外界连通,所述主滴液管(13)上连接有副止水阀(14),所述主滴液管(13)的下端连接有水平滴液管(15),所述水平滴液管(15)的下端连接有海绵条(16),所述副机壳(2)上铺设有与海绵条(16)相匹配的海绵垫(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结构,包括副机壳(2)和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侧设有主机壳(3),所述主机壳(3)内连接有机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副机壳(2),所述副机壳(2)与主机壳(3)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主机壳(3)与副机壳(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副机壳(2)的上端设有冷却水箱(5),所述冷却水箱(5)与副机壳(2)之间连接有进液管(6),所述冷却水箱(5)的上端盖有密封盖(7),所述副机壳(2)的下端连接有排液管(10),且冷却水箱(5)的内部、冷却腔和排液管(10)依次连通,所述冷却水箱(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对主滴液管(13),且一对主滴液管(13)分别位于进液管(6)的两侧,所述冷却水箱(5)的内部通过主滴液管(13)与外界连通,所述主滴液管(13)上连接有副止水阀(14),所述主滴液管(13)的下端连接有水平滴液管(15),所述水平滴液管(15)的下端连接有海绵条(16),所述副机壳(2)上铺设有与海绵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锦唐朱世豪汪霜文娟解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耐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