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水利水电用管道安装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414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水利水电用管道安装支撑结构,包括行走轮和推拉把手,所述行走轮安装在底板的下端面,且底板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杆,并且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托板相连接,同时第一托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层,所述第一托板的边侧设置有第二托板,且第二托板位于底板的上方,并且底板的内部安装有水平分布的丝杆,所述推拉把手固定在底板的端头处,且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伸缩杆,并且底板右端的凹槽内设置有转筒,同时转筒的表面固定有操作杆。该便于固定的水利水电用管道安装支撑结构,不仅能够对管道进行稳定的支撑,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管道进行水平方向的位移拼装操作,设计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

A support structure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ipelin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 installation support structure for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fixing, including a walking wheel and a push-pull handle. The walking wheel is installed o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base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base plate is fixed with a support rod, and the top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at the same time,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tiskid layer, and the side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is arranged,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is located above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in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installed with a screw rod horizontally distributed, the push-pull handle is fixed at the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expansion rod, and the groove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cylinder, and the surface of the rotary cylinder is fixed with an operating rod at the same time.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ipelines is convenient for fixing. It can not only support the pipelines stably, but also assemble the pipelines horizontal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The design is more reasonable and the function is more per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的水利水电用管道安装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相关
,具体为一种便于固定的水利水电用管道安装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水利水电是社会基础建设的基础工程,决定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能够持续进行,在进行该工程的建设操作时,需要对相应的管道进行,由于该类管道的体积与重量都比较大,所以当其位于预设地坑中时,需要使用到相应的安装支撑结构对管道进行辅助的支撑安装,现有的该类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着大多只能起到支撑的作用,安装动力来源依然来自人手直接推动,设计不合理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管道安装支撑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水利水电用管道安装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大多只能起到支撑的作用,安装动力来源依然来自人手直接推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的水利水电用管道安装支撑结构,包括行走轮和推拉把手,所述行走轮安装在底板的下端面,且底板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杆,并且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托板相连接,同时第一托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层,所述第一托板的边侧设置有第二托板,且第二托板位于底板的上方,并且底板的内部安装有水平分布的丝杆,所述推拉把手固定在底板的端头处,且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伸缩杆,并且底板右端的凹槽内设置有转筒,同时转筒的表面固定有操作杆。优选的,所述第二托板与第一托板均为弧形结构,两者的圆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且第二托板的底端通过竖杆和套环固定连接,并且套环螺纹安装在丝杆上。>优选的,所述第二托板的上端面镶嵌有支撑滚珠,第二托板的两侧连接有延伸板,且弹性材料的延伸板上端面固定有第二防滑层,且橡胶材料的第二防滑层与第一防滑层厚度相同。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顶端通过铰接座转动连接在延伸板下端面,伸缩杆的底端吻合在滑槽内部,且滑槽开设在底板的上端面。优选的,所述转筒包裹在丝杆的外围,水平分布的转筒转动连接在底板上,且转筒的内壁等间距转动连接有棘爪,棘爪的尾端与棘齿相吻合,棘齿固定在丝杆右端的光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固定的水利水电用管道安装支撑结构,不仅能够对管道进行稳定的支撑,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管道进行水平方向的位移拼装操作,设计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1.第二托板自身的结构设计,配合第一托板的使用,便于该装置在预设地坑的底端对管道进行支撑操作,同时丝杆等结构的使用,便于调整第二托板的位置;2.伸缩杆等结构的配合使用,便于通过其在底板上的滑动,对第二托板整体起到很好的承托作用,同时可通过自身的伸缩对延伸板的状态进行改变,从而实现夹持管道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托板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托板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转筒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行走轮;3、支撑杆;4、第一托板;5、第一防滑层;6、第二托板;61、竖杆;62、套环;63、滚珠;64、延伸板;65、第二防滑层;7、丝杆;8、推拉把手;9、伸缩杆;91、铰接座;92、滑槽;10、操作杆;11、转筒;111、棘爪;112、棘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的水利水电用管道安装支撑结构,包括底板1、行走轮2、支撑杆3、第一托板4、第一防滑层5、第二托板6、竖杆61、套环62、滚珠63、延伸板64、第二防滑层65、丝杆7、推拉把手8、伸缩杆9、铰接座91、滑槽92、操作杆10、转筒11、棘爪111和棘齿112,行走轮2安装在底板1的下端面,且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杆3,并且支撑杆3的顶端与第一托板4相连接,同时第一托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层5,第一托板4的边侧设置有第二托板6,且第二托板6位于底板1的上方,并且底板1的内部安装有水平分布的丝杆7,推拉把手8固定在底板1的端头处,且底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伸缩杆9,并且底板1右端的凹槽内设置有转筒11,同时转筒11的表面固定有操作杆10。第二托板6与第一托板4均为弧形结构,两者的圆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且第二托板6的底端通过竖杆61和套环62固定连接,并且套环62螺纹安装在丝杆7上,第二托板6的上端面镶嵌有支撑滚珠63,第二托板6的两侧连接有延伸板64,且弹性材料的延伸板64上端面固定有第二防滑层65,且橡胶材料的第二防滑层65与第一防滑层5厚度相同,伸缩杆9的顶端通过铰接座91转动连接在延伸板64下端面,伸缩杆9的底端吻合在滑槽92内部,且滑槽92开设在底板1的上端面,在螺纹传动作用下,丝杆7的转动会带动套环62在底板1中移动,继而通过竖杆61带动第二托板6同步水平移动,从而通过调节第二托板6位置的方式、对管道的承接位置进行调整,当第二托板6在移动时会带动伸缩杆9同步的在底板1上滑动;相应的,使用者可通过使伸缩杆9向上伸长的方式,使延伸板64能够被向上托起,并通过橡胶材料的第二防滑层65将待安装管道夹持在第二托板6上,此时再通过转动丝杆7的方式带动第二托板6移动时,第二托板6便会通过延伸板64带动着管道一同移动。转筒11包裹在丝杆7的外围,水平分布的转筒11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且转筒11的内壁等间距转动连接有棘爪111,棘爪111的尾端与棘齿112相吻合,棘齿112固定在丝杆7右端的光面上,当转筒11逆时针转动时,转动中的棘爪111与棘齿112不卡合,当转筒11顺时针转动时,棘爪111便会通过棘齿112带动丝杆7同步顺时针转动,确保使用者在靠近坑洞地面的区域、对丝杆7进行便捷的转动操作。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可通过吊装机械将待安装的管道放置在第二托板6上,在此之前,工作人员首先可通过行走轮2的使用,将该装置的第一托板4部分移动至已安装完成的管道下方,使用者可通过转动操作杆10的方式、带动转筒11在底板1上同步转动,当转筒11在操作杆10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时,在棘爪111和棘齿112的传动作用下,丝杆7会同步的跟随转筒11在底板1中转动,在螺纹传动作用下,丝杆7的转动会带动套环62在底板1中移动,继而通过竖杆61带动第二托板6同步水平移动,从而通过调节第二托板6位置的方式、对管道的承接位置进行调整,当第二托板6在移动时会带动伸缩杆9同步的在底板1上滑动;相应的,使用者可通过使伸缩杆9向上伸长的方式,使延伸板64能够被向上托起,并通过橡胶材料的第二防滑层65将待安装管道夹持在第二托板6上,此时再通过转动丝杆7的方式带动第二托板6移动时,第二托板6便会通过延伸板64带动着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固定的水利水电用管道安装支撑结构,包括行走轮(2)和推拉把手(8),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安装在底板(1)的下端面,且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杆(3),并且支撑杆(3)的顶端与第一托板(4)相连接,同时第一托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层(5),所述第一托板(4)的边侧设置有第二托板(6),且第二托板(6)位于底板(1)的上方,并且底板(1)的内部安装有水平分布的丝杆(7),所述推拉把手(8)固定在底板(1)的端头处,且底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伸缩杆(9),并且底板(1)右端的凹槽内设置有转筒(11),同时转筒(11)的表面固定有操作杆(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的水利水电用管道安装支撑结构,包括行走轮(2)和推拉把手(8),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安装在底板(1)的下端面,且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杆(3),并且支撑杆(3)的顶端与第一托板(4)相连接,同时第一托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层(5),所述第一托板(4)的边侧设置有第二托板(6),且第二托板(6)位于底板(1)的上方,并且底板(1)的内部安装有水平分布的丝杆(7),所述推拉把手(8)固定在底板(1)的端头处,且底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伸缩杆(9),并且底板(1)右端的凹槽内设置有转筒(11),同时转筒(11)的表面固定有操作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水利水电用管道安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板(6)与第一托板(4)均为弧形结构,两者的圆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且第二托板(6)的底端通过竖杆(61)和套环(62)固定连接,并且套环(62)螺纹安装在丝杆(7)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一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