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地震诱发土体大变形的地下防护结构及防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472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地震诱发土体大变形的地下防护结构及防护方法,包括防护层、弧形内衬、伸缩件、防护盖、转轴、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在地震作用下晃动伸缩件,使第一活动板垂直和水平方向同步往复活动分摊坍塌的土体的疏通组件;用于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端部活动连接的连接组件,地震时,弧形内衬晃动,使套杆和套筒做配合的伸缩的同时,沿着防护盖做一定角度的转动,从而使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活动,其中第一活动板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活动幅度大,从而保证使土体均匀的分散到四周,同时配合晃动的弧形内衬作用分散的土体,减少土体大变形影响弧形内衬,避免弧形内衬位置固定,在地震持续余震作用下,导致弧形内衬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防护结构,具体为适用于地震诱发土体大变形的地下防护结构及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地下工程建设规模大、发展快,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形势,这是由于由于地下工程的建设相对于地上结构起步较晚,且一直为经历大地震的考验,导致人们在很长时间内都认为地下结构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制约了其地震响应机理的发展,尤其处于大地震活动带之间的地下工程,地下结构对周围土体大变形的承受力决定着它能否安全运行,因此,开展地震诱发大变形土体与地下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具有明确的国家需求背景,对于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抗震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现有的适用于地震下的地下防护结构一般通过在地下设置弧形内衬,并通过工字钢、土锚对拉进行加固,从而完成防护的同时,形成人防通道,但该方式对于地震下大变形的土体来说不适应,由于土体的大变形,坍塌处土体集中挤压作用弧形内衬,导致局部弧形内衬受压力集中,容易造成固定的弧形内衬受损,从而从中封堵弧形内衬形成的通道,造成人员安全隐患。

3、为此,我们提出适用于地震诱发土体大变形的地下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地震诱发土体大变形的地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震诱发土体大变形的地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包括通过活动嵌设的连接球与所述弧形内衬(2)活动连接的套杆(7),所述套杆(7)上套设有与所述防护盖(3)抵压配合的套管(8),所述套管(8)和所述套杆(7)之间抵压配合有压簧(9),两个所述转轴(4)分别与所述套杆(7)和所述套管(8)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地震诱发土体大变形的地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组件包括与所述套杆(7)连接固定的滑柱(10),所述套管(8)内壁上开设有封闭的圆形槽...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地震诱发土体大变形的地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震诱发土体大变形的地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包括通过活动嵌设的连接球与所述弧形内衬(2)活动连接的套杆(7),所述套杆(7)上套设有与所述防护盖(3)抵压配合的套管(8),所述套管(8)和所述套杆(7)之间抵压配合有压簧(9),两个所述转轴(4)分别与所述套杆(7)和所述套管(8)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地震诱发土体大变形的地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组件包括与所述套杆(7)连接固定的滑柱(10),所述套管(8)内壁上开设有封闭的圆形槽(11),所述滑柱(10)于所述圆形槽(11)内滑动,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板(5)铰接配合,两个所述第二活动板(6)铰接配合,所述防护层(1)上放置有抵压板(12),两个所述抵压板(12)之间设有弹性钢筋网片(13),所述抵压板(12)与所述弧形内衬(2)之间挂接有多个弹性件(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地震诱发土体大变形的地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内衬(2)上方设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两端呈l形状并与所述弧形内衬(2)活动配合,所述防护盖(3)通过弹性杆与所述活动板(15)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地震诱发土体大变形的地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套筒(16),所述转动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彬张文斌张健代登辉刘凌霄周秋月嵇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