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3497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油发动机,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本燃油发动机包括开设在缸体上的进气歧孔和排气岐孔,缸体的顶部开口处具有一转动连接在缸体上的转子,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传动齿轮,缸体上转动连接有一进气增压轴和一排气增压轴,进气增压轴和排气增压轴上均连接有一与传动齿轮啮合的增压齿轮,进气增压轴上设置有能够在进气增压轴与传动齿轮转动方向相反时驱使进气岐孔内气流向燃烧室方向流动的进气涡轮;排气增压轴上设置有能够在排气增压轴与传动齿轮转动方向相反时驱使排气岐孔内气流向背离燃烧室方向流动的排气涡轮;缸体上设置有位于进气岐孔和排气岐孔之间的废气再循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综合性能优良等优点。

A fuel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uel eng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The fuel engine comprises an intake manifold hole and an exhaust manifold hole arranged on the cylinder block. The top opening of the cylinder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rotor which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block. A transmission gear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An intake booster shaft and an exhaust booster shaft ar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block. The intake booster shaft and the exhaust booster shaft are both connected with a booster gear which is mesh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gear. The intake booster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haust booster shaft The supercharg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n intake turbine which can drive the gas in the intake manifold hole to flow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direction when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intake supercharging shaft and the transmission gear is opposite; the exhaust supercharg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turbine which can drive the gas in the exhaust manifold hole to flow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direction when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exhaust supercharging shaft and the transmission gear is opposite; the cylinder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n intake manifold hole And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tructure between exhaust manifold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发动机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燃油发动机。
技术介绍
燃油发动机普遍应用于汽车等交通设备上,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燃油发动机(特别是汽油发动机)的燃油供给量根据喷油嘴附近的进气量决定的,进气量大,发动机的扭矩增大,现有技术中采用涡轮增压的方式在适当时候或全工况对进气压力进行提升,从而增大发动机扭矩,涡轮增压器采用废气排气压力为动力源,在废气排气管处设置的废气涡轮与设置在进气歧管处的进气涡轮连轴,使其同步,利用废气压力驱动进气涡轮旋转使进气歧管处进气压力增大,这种做法虽然技术成熟,但是也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和缺陷,比如废气排气阻力增大,导致废气排气不彻底,废气在燃烧室内的残留较多,燃烧室内的进气负压受影响,燃烧残留较多,积碳较多,虽然说废气再循环有利于染料的彻底燃烧,但是,通过增大排气阻力的方式显然不是理想的结构,因为其影响到废气排出频率和对排气门的背压作用,而且,涡轮增压器作用时一般为发动机高速运转工况,该工况下废气再循环的必要性较低;废气高温对废气涡轮与进气涡轮之间的连轴转动要求极高,使涡轮增压器造价极高,且使用寿命较短。现有的常规发动机采用排气门、进气门的方式对燃烧室与排气歧管和进气歧管进行间歇性交替连通和截止,气门与缸体之间敲击频率极大,且敲击过程中造成的磨损会改变燃烧室空间大小和影响气密性,气门漏气是发动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常规性故障,燃烧室高温影响气门润滑和气门的可靠使用寿命,这也是目前常规发动机的缺陷和弊病。基于此,本申请旨在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现有技术的缺陷和现有发动机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燃油发动机,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增大进气压力和排气压力,促使废气再循环,提高发动机的综合性能。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燃油发动机,燃油发动机包括缸体、滑动连接在缸体内的活塞和与活塞铰接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本燃油发动机包括开设在缸体上的进气歧孔和排气岐孔,所述缸体的顶部开口,所述缸体的顶部开口处具有一转动连接在缸体上的转子,所述缸体内壁面、活塞顶部表面和转子底面形成发动机的燃烧室,所述转子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与曲轴同步,所述转子上开设有一贯穿转子底部壁面的缺口,所述缺口能够连通进气岐孔与燃烧室或出气岐孔与燃烧室,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传动齿轮,所述缸体上转动连接有一进气增压轴和一排气增压轴,所述进气增压轴和排气增压轴上均连接有一与传动齿轮啮合的增压齿轮,所述进气增压轴上设置有位于进气岐孔内、且能够在进气增压轴与传动齿轮转动方向相反时驱使进气岐孔内气流向燃烧室方向流动的进气涡轮;所述排气增压轴上设置有位于排气岐孔内、且能够在排气增压轴与传动齿轮转动方向相反时驱使排气岐孔内气流向背离燃烧室方向流动的排气涡轮;所述缸体上开设有一环形的循环槽,所述循环槽位于进气岐孔和排气岐孔的上方,所述循环槽与进气岐孔相交处互通,所述循环槽与排气岐孔相交处互通,所述转子上固定设置有一转动连接在缸体上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下表面周向均匀固定有若干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上通过一扭簧转动连接有一辐板,所述扭簧驱使辐板与转盘的径线平行,所述循环槽靠近进气岐孔处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凸块,所述辐板能够受到凸块的限位而绕对应的安装轴旋转。传统发动机的进气门和排气门由转子和开设在转子上的缺口代替,缺口交替性使进气岐孔和出气岐孔与燃烧室的连通,实现择一进气或排气,使发动机进排气部位的活动件减少,且不存在撞击,降低发动机噪音和活动件之间的磨损。废气在排气岐管处受到转盘旋转,相邻辐板之间形成存储废气的空间,将废气部分携带至进气岐孔处,在新鲜空气的进气负压下被吸入燃烧室内,为了避免新鲜空气进入排气岐管,在循环槽的侧壁上靠近进气岐管的部位设置若干凸起,辐板受到凸起的作用而摆动,使位于进气岐孔附近的辐板呈倾斜状,即对进气岐孔上方的气流阻力较小,一方面用于释放废气至进气岐孔,另一方面防止新鲜空气被辐板“驱赶”至循环槽内。废气再循环有利于废气中未完全燃烧的物质在燃烧,也能够将废气中的余热进行再利用,降低发动机的尾气有害物质含量,提高发动机的性能。转子旋转,使进气涡轮旋转,使进气岐孔处向燃烧室方向的进气负压增大,从而增大进气量,使燃油供给量增大,进而增大发动机的排量;转子旋转,使排气涡轮旋转,使排气岐孔处背离燃烧室方向的排气压力增大,从而提高排气效率,间接的增大进气量,使燃油供给量增大,进而增大发动机的排量传统发动机的进气门和排气门由转子和开设在转子上的缺口代替,缺口交替性使进气岐孔和出气岐孔与燃烧室的连通,实现择一进气或排气,使发动机进排气部位的活动件减少,且不存在撞击,降低发动机噪音和活动件之间的磨损。转子的旋转,还可以驱使燃烧室内混合气体的匀化,缺口的存在使燃烧室内气流受缺口的阻力作用而成螺旋状流通,实现混合气体的混合,在燃烧室内形成涡流,增大燃烧彻底的可能性,增大进气负压,提高排气压力,进气岐孔和排气岐孔也可以呈螺旋状分布在缸体的外侧,使其附和转子带来的涡流,使上述效果更加显著,涡流的存在还能够缩短由点火至全面燃烧的时间,降低爆燃的可能性,使燃烧更彻底,提高废气质量。进气增压轴和排气增压轴均匀分布在转子外,用于对转子的转动平稳性有提高,使其转动过程中应力被分担和相互抵消,提高可靠性。在上述的一种燃油发动机中,所述进气增压轴与增压齿轮之间、排气增压轴与增压齿轮之间均设置有一限速离合器,所述限速离合器包括与进气增压轴固连的内圈、套设在内圈外且与内圈固连的型架、套设在型架外的限位套、转动连接在限位套外的内离合圈和套设在内离合圈外的外离合圈,所述型架外侧壁具有若干限位凹口,所述限位凹口内转动连接有传动滚柱,所述内离合圈上沿径向滑动连接有与传动滚柱一一对应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一根销轴和两根导向轴,所述销轴上转动连接有卡设在两个传动滚柱之间的限位滚柱,所述内离合圈上开设有与导向轴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轴沿内圈径线方向滑动连接在导向孔内,所述销轴固定在两根导向轴的内端之间,同一安装架的两根导向轴的外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结合片,所述结合片能够抵靠在外离合圈的内壁上,所述导向轴与内离合圈之间连接有处于压缩状态下的预紧弹簧;所述增压齿轮固定在外离合圈上。进气涡轮在发动机低速工况下不适合开启,传统发动机中涡轮增压器在低速状况下不开启的原因,一方面是低速工况下废气压力较小,无法驱动进气歧管处的涡轮高速旋转,另一方面是低速工况下主要考虑发动机的节油性,进气量增大会增大进油量,从而影响发动机的节油性。基于此,本申请中,在进气增压轴与增压齿轮之间连接有一限速离合器,该离合器工作原理如下:转轴低速转动时,传动滚柱对限位滚柱的作用力较小,不能够驱使预紧弹簧压缩并使导向轴向外滑动,而且安装架的离心力较小,对预紧弹簧的压紧力较小,结合片不能抵靠在外离合圈内壁上,使内圈和内离合圈相对外离合圈之间分离,即增压齿轮旋转而进气增压轴不旋转,实现在发动机低速工况下不对进气量进行干涉;在转轴高速转动时,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油发动机,燃油发动机包括缸体(1)、滑动连接在缸体(1)内的活塞(2)和与活塞(2)铰接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本燃油发动机包括开设在缸体(1)上的进气歧孔(21)和排气岐孔(22),所述缸体(1)的顶部开口,所述缸体(1)的顶部开口处具有一转动连接在缸体(1)上的转子(3),所述缸体(1)内壁面、活塞(2)顶部表面和转子(3)底面形成发动机的燃烧室,所述转子(3)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一转轴(31),所述转轴(31)与曲轴同步,所述转子(3)上开设有一贯穿转子(3)底部壁面的缺口(32),所述缺口(32)能够连通进气岐孔与燃烧室或出气岐孔与燃烧室,所述转轴(31)上固定设置有一传动齿轮(41),所述缸体(1)上转动连接有一进气增压轴(42)和一排气增压轴(44),所述进气增压轴(42)和排气增压轴(44)上均连接有一与传动齿轮(41)啮合的增压齿轮(45),所述进气增压轴(42)上设置有位于进气岐孔内、且能够在进气增压轴(42)与传动齿轮(41)转动方向相反时驱使进气岐孔内气流向燃烧室方向流动的进气涡轮(43);所述排气增压轴(44)上设置有位于排气岐孔(22)内、且能够在排气增压轴(44)与传动齿轮(41)转动方向相反时驱使排气岐孔(22)内气流向背离燃烧室方向流动的排气涡轮(46);/n所述缸体(1)上开设有一环形的循环槽(51),所述循环槽(51)位于进气岐孔和排气岐孔(22)的上方,所述循环槽(51)与进气岐孔相交处互通,所述循环槽(51)与排气岐孔(22)相交处互通,所述转子(3)上固定设置有一转动连接在缸体(1)上的转盘(52),所述转盘(52)的下表面周向均匀固定有若干安装轴(53),所述安装轴(53)上通过一扭簧转动连接有一辐板(54),所述扭簧驱使辐板(54)与转盘(52)的径线平行,所述循环槽(51)靠近进气岐孔处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凸块(55),所述辐板(54)能够受到凸块(55)的限位而绕对应的安装轴(53)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发动机,燃油发动机包括缸体(1)、滑动连接在缸体(1)内的活塞(2)和与活塞(2)铰接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本燃油发动机包括开设在缸体(1)上的进气歧孔(21)和排气岐孔(22),所述缸体(1)的顶部开口,所述缸体(1)的顶部开口处具有一转动连接在缸体(1)上的转子(3),所述缸体(1)内壁面、活塞(2)顶部表面和转子(3)底面形成发动机的燃烧室,所述转子(3)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一转轴(31),所述转轴(31)与曲轴同步,所述转子(3)上开设有一贯穿转子(3)底部壁面的缺口(32),所述缺口(32)能够连通进气岐孔与燃烧室或出气岐孔与燃烧室,所述转轴(31)上固定设置有一传动齿轮(41),所述缸体(1)上转动连接有一进气增压轴(42)和一排气增压轴(44),所述进气增压轴(42)和排气增压轴(44)上均连接有一与传动齿轮(41)啮合的增压齿轮(45),所述进气增压轴(42)上设置有位于进气岐孔内、且能够在进气增压轴(42)与传动齿轮(41)转动方向相反时驱使进气岐孔内气流向燃烧室方向流动的进气涡轮(43);所述排气增压轴(44)上设置有位于排气岐孔(22)内、且能够在排气增压轴(44)与传动齿轮(41)转动方向相反时驱使排气岐孔(22)内气流向背离燃烧室方向流动的排气涡轮(46);
所述缸体(1)上开设有一环形的循环槽(51),所述循环槽(51)位于进气岐孔和排气岐孔(22)的上方,所述循环槽(51)与进气岐孔相交处互通,所述循环槽(51)与排气岐孔(22)相交处互通,所述转子(3)上固定设置有一转动连接在缸体(1)上的转盘(52),所述转盘(52)的下表面周向均匀固定有若干安装轴(53),所述安装轴(53)上通过一扭簧转动连接有一辐板(54),所述扭簧驱使辐板(54)与转盘(52)的径线平行,所述循环槽(51)靠近进气岐孔处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凸块(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涛刘皓邓树文王电化卢社阶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