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03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烷储存装置,硅烷储存装置包括:罐体、进气阀、出气阀、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支撑板、底板和减震弹簧;罐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进气阀设置在罐体的一端开口处;出气阀设置在罐体的另一端开口处;第一支撑架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罐体相适配,且至少部分罐体嵌入第一凹槽中;第二支撑架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罐体相适配,且至少部分罐体嵌入第二凹槽中;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固定在支撑板上;底板位于支撑板的下方;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板相连接,且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相连接;其中,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为弹性体。

Silane stora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ilane stora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an air inlet valve, an air outlet valve, a first support frame, a second support frame, a first fixed belt, a second fixed belt, a support plate, a bottom plate and a shock absorption spring; the tank body is a hollow cavity with openings at both ends; the air inlet valve is arranged at the opening at one end of the tank body; the air outlet valve is arranged at the opening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tank body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the first groove is matched with the tank body, and at least part of the tank body is embedded in the first groove; the second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groove, the second groove is matched with the tank body, and at least part of the tank body is embedded in the second groove;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frame are fixed on the support plate; the bottom plate is located under the support plate; the shock absorption spring On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damping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plate, wherein the first fixing belt and the second fixing belt are elastic bod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烷储存装置
本技术涉及硅烷储存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硅烷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硅烷在储存的过程中,由于其储存罐体为圆柱形,在放置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滚动而造成碰撞,因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从而降低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提出一种硅烷储存装置。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烷储存装置,硅烷储存装置包括:罐体、进气阀、出气阀、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支撑板、底板和减震弹簧;罐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进气阀设置在罐体的一端开口处;出气阀设置在罐体的另一端开口处;第一支撑架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罐体相适配,且至少部分罐体嵌入第一凹槽中;第二支撑架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罐体相适配,且至少部分罐体嵌入第二凹槽中;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架的一端,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且第一固定带绕设在罐体的外侧;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架的一端,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且第二固定带绕设在罐体的外侧;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固定在支撑板上;底板位于支撑板的下方;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板相连接,且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相连接;其中,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为弹性体。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罐体设置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并将进气阀设置在罐体的一端开口处,将出气阀设置在罐体的另一端开口处,不仅实现了将罐体封闭,还实现罐体可充入硅烷,并使罐体内的硅烷流出,从而实现了对硅烷的储存;再次,通过将第一支撑架设置有第一凹槽,使第一凹槽与罐体相适配,并将至少部分罐体嵌入第一凹槽中,以实现对罐体的支撑及定位;同时,通过将第二支撑架设置有第二凹槽,使第二凹槽与罐体相适配,并将至少部分罐体嵌入第二凹槽中,以实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对罐体的多点支撑及定位,从而提高了罐体的稳定性,以避免因罐体发生滚动而造成碰撞,进而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再次,通过将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架的一端,并将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以实现将第一固定带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同时,将第一固定带绕设在罐体的外侧,以实现通过第一固定带将罐体固定在第一支撑架内;再次,通过将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架的一端,并将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以实现将第二固定带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同时,将第二固定带绕设在罐体的外侧,以实现通过第二固定带将罐体固定在第二支撑架内,从而实现对罐体的多点固定,以提高罐体的稳定性,进一步避免因罐体发生滚动而造成碰撞,进而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再次,通过将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固定在支撑板上,以提高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底板位于支撑板的下方,将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板相连接,并将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相连接,以实现在移动硅烷储存装置时,实现对硅烷储存装置的减振效果,从而使移动硅烷储存装置更加平稳,并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由于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为弹性体,因此可实现使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与罐体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提高罐体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提高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适用性,使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可固定不同规格的罐体,进而拓展产品的适用范围,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硅烷储存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硅烷储存装置还包括: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第一减震垫为弹性体,第一减震垫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罐体之间;第二减震垫为弹性体,第二减震垫设置在第二凹槽和罐体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设置弹性体,并将第一减震垫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罐体之间,同时将第二减震垫设置在第二凹槽和罐体之间,以实现通过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吸收震动,以避免罐体发生晃动而发生安全事故,进而提高硅烷储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硅烷储存装置还包括:垫块;垫块为长方形方管,至少两个垫块与底板的底部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垫块设置为长方形方管,并使至少两个垫块与底板的底板相连接,以实现底板与地面间留有间隙,从而实现叉车可伸入硅烷储存装置的底部,并移动硅烷储存装置,进而提高了硅烷储存装置的灵活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硅烷储存装置还包括: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第一挡杆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且第一挡杆与罐体的一端相贴合;第二挡杆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且第二挡杆与罐体的另一端相贴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挡杆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并将第二挡杆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以实现提高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将第一挡杆与罐体的一端相贴合,并第二挡杆与罐体的另一端相贴合,以防止罐体沿罐体的轴向发生位移,进一步提高了罐体的稳定性,避免因罐体发生移动而造成碰撞,进而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硅烷储存装置还包括: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第一螺纹孔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一端;第二螺纹孔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带的一端,且第一螺栓固定在第一螺纹孔内;第二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且第一螺栓固定在第二螺纹孔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螺纹孔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一端,并将第二螺纹孔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通过将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并将第一螺栓固定在第一螺纹孔内,以实现将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座上;通过将第二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并将第二螺栓固定在第二螺纹孔内,以实现将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座上;通过此种结构,可实现将罐体固定在第一支撑座内,从而提高罐体的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硅烷储存装置还包括:第三螺纹孔、第四螺纹孔、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所述第三螺纹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四螺纹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且所述第三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三螺纹孔内;所述第四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第四螺纹孔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三螺纹孔设置在第二支撑架的一端,并将第四螺纹孔设置在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通过将第三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并将第三螺栓固定在第三螺纹孔内,以实现将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座上;通过将第四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并将第四螺栓固定在第四螺纹孔内,以实现将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座上;通过此种结构,可实现将罐体固定在第一支撑座内,从而提高罐体的稳定性。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烷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储存装置包括:/n罐体,所述罐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n进气阀,所述进气阀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一端开口处;/n出气阀,所述出气阀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另一端开口处;/n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罐体相适配,且至少部分所述罐体嵌入所述第一凹槽中;/n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罐体相适配,且至少部分所述罐体嵌入所述第二凹槽中;/n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固定带绕设在所述罐体的外侧;/n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固定带绕设在所述罐体的外侧;/n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n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n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且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接;/n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为弹性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烷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储存装置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
进气阀,所述进气阀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一端开口处;
出气阀,所述出气阀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另一端开口处;
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罐体相适配,且至少部分所述罐体嵌入所述第一凹槽中;
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罐体相适配,且至少部分所述罐体嵌入所述第二凹槽中;
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固定带绕设在所述罐体的外侧;
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固定带绕设在所述罐体的外侧;
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
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且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为弹性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烷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储存装置还包括:
第一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为弹性体,所述第一减震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罐体之间;
第二减震垫,所述第二减震垫为弹性体,所述第二减震垫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强周莹莹张玲刘春辉陈亮勋
申请(专利权)人:艾佩科上海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