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座防变形组合修复工装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533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座防变形组合修复工装的修复方法,属于轴承座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轴承座防变形组合修复工装的修复方法,包括防变形工装和弧形弯制工装,所述防变形工装包括支撑环和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沿所述支撑环径向穿出所述支撑环,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环上,所述支撑螺栓穿出的一端与轴承座内表面接触;使用弧形弯制工装出与所述轴承座水槽弧形轮廓相贴合的弧形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焊接在所述轴承座外围时,将所述防变形工装同心装入所述轴承座内部,使得所述轴承座在450~850℃高温焊接时,所述轴承座变形量控制在0.1mm以下,从而有效的提高轴承座的形位公差精度,以实现两种工装组合修复轴承座的目的。

A repair method of combined repair tooling for bearing pedestal deformation preven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pairing method of a bearing seat anti deformation combined repairing tool,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earing seat repair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epairing method of a combined anti deformation repairing tool for a bearing seat, which comprises a anti deformation tool and an arc bending tool. The anti deformation tool comprises a support ring and a support bolt. The support bolt penetrates the support ring radially along the support ring, and is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support ring. One end of the support bolt penetrates is in contact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bearing seat; the arc is used When the sealing plate is weld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bearing seat, the anti deformation tooling is installed in the bearing seat concentrically, so that when the bearing seat is welded at 450-850 \u2103, the deformation of the bearing seat is controlled below 0.1mm,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olerance accuracy of the bearing sea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pairing the bearing seat with two kinds of tooling comb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座防变形组合修复工装的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座修复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轴承座防变形组合修复工装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连铸辊水冷轴承座修复加工的重要的一步是将轴承座密封挡板与冷却水槽边缘相焊接,形成焊缝,使挡板与水槽之间形成外侧封闭的冷却水通道。但是在用氩弧焊接过程中焊接温度高达450~850℃,氩弧焊焊接高温产生的热量使轴承座本身发生变形,变形量可达1mm以上,使原本规则的圆形柱面变成不规则的椭圆形面,严重影响连铸辊轴承的使用寿命;另外,轴承座水槽外边缘轮廓为弧形,为了更好地提高焊接性能,提高冷却水通道的密封性能,必须使焊缝更好地与轴承座外圆轮廓相贴合,因此需要在轴承座焊接修复前将轴承座密封板弯制成弧形,传统的手工弯制不能有效的使密封板与水槽弧形轮廓相贴合,导致焊接后密封性能不好,而且弯制成型效率低下严重影响轴承座修复进度。授权公告号为CN207756742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8月24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钢板弯曲模,包括上模座板和下模座板,所述上模座板上开设有模柄固定槽,所述模柄固定槽内嵌入有模柄,所述上模座板的下方安装有垫块,所述垫块的下方安装有凹模固定板,所述凹模固定板上开设有凹模固定槽,所述凹模固定槽内安装有凹模,所述上模座板的下方外壁安装有导柱套,所述下模座板的上方安装有凸模固定板,所述凸模固定板上开设有凸模固定槽,所述凸模固定槽内安装有凸模,该设备设置有限位销,其是由弹簧和销钉组成,当有工件放入时因有限位销的存在其位置不会改变,但是对于冲压不同贴合度的弯板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凹模与凸模,而模具设计一般比较复杂,且制造周期长、成本较高。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773889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8月28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塔筒防变形工装,包括支撑结构,至少两组所述支撑结分别连接至连接件,并且沿着所述连接件的外周等间距地分布,其中,每组支撑结构包括弧形支撑板和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连接件,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至对应的所述弧形支撑板。该技术的塔筒防变形工装可在塔筒运输及存放期间实现对塔筒的同轴度及圆度的保护,有效地防止塔筒变形,但是该技术应用范围比较受限,仅仅针对塔筒存放、运输等过程,针对实际生产中的圆筒形设备受热、受外力情况,不能起到很好的支撑防变形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氩弧焊焊接高温产生的热量使轴承座本身发生变形以及现有技术中难以有效使封板与水槽弧形轮廓相贴合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轴承座防变形组合修复工装的修复方法,使用弧形弯制工装将密封板弯制成与所述轴承座水槽弧形轮廓相贴合的弧形,并焊接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防变形工装从内部支撑所述轴承座,以防止焊接过程中轴承座热变形。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承座防变形组合修复工装的修复方法,包括弧形弯制工装和防变形工装,所述弧形弯制工装包括底板、固定凸台和移动凸台,所述底板与基础固定,所述固定凸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防变形工装包括支撑环和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沿所述支撑环径向穿出所述支撑环,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环上,所述支撑螺栓穿出的一端与轴承座内表面接触,所述轴承座外围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按照与所述轴承座水槽弧形轮廓相贴合的弧形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座上,其步骤如下:步骤一、安装防变形工装:将所述防变形工装同心放入轴承座内部,所述支撑螺栓外端与轴承座内壁接触,以达到支撑轴承座内圈作用;步骤二、弯制密封板:使用弧形弯制工装将长条形的密封板弯制成与所述轴承座水槽弧形轮廓相贴合的弧形;步骤三、焊接密封板:将弯制后的密封板按照所述轴承座水槽弧形轮廓,贴合地放在所述轴承座外围,并将所述密封板焊接在所述轴承座上,焊接过程中,所述防变形工装从内部支撑所述轴承座,以防止所述轴承座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变形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二中,弧形弯制工装的底板上还固定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移动凸台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板和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板的头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其尾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以便于转动所述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板侧面与移动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凸台在弯制成型过程中能够跟随旋转机构同时运动,所述移动凸台的侧面为圆柱的侧面,因此能够使弯制的密封板有效贴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板头部与固定凸台侧面预留间隙,待弯制的密封板通过所述预留间隙放置在所述弧形弯制工装上待弯制成型,弯制步骤如下:步骤一、放置密封板:将待弯制的密封板穿过所述旋转机构与固定凸台间的空隙,使得弯制成型的密封板一端在所述间隙之间,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凸台侧面接触,因此两端均不需夹具夹持就可实现弯制,避免密封板表面因夹具夹持所出现的表面缺陷;步骤二、转动旋转机构:转动所述旋转机构,使得所述旋转机构上固定安装的移动凸台侧面接触密封板;步骤三、弯制成型密封板:随着所述旋转机构的转动,所述移动凸台逐渐靠近并贴合所述固定凸台,旋转过程中的扭矩使原本长条状密封板变形,弯制出与轴承座弧形轮廓相贴合的密封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板头部开有通孔Ⅰ,所述旋转板通过所述通孔Ⅰ和所述调距孔的配合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板上,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通孔Ⅰ和所述调距孔,使得所述旋转机构能够以所述通孔Ⅰ为圆心在所述底板上转动,以起到灵活弯制密封板的目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板尾部开有通孔Ⅱ;所述旋转把手前部开有通孔Ⅲ,通过连杆连接所述通孔Ⅲ和通孔Ⅱ并将所述旋转把手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板上,由于旋转机构在长期的弯制成型过程中会产生变形,设计一种旋转把手与旋转板可拆卸连接的旋转机构能够避免更换旋转机构时的浪费,只需要将其前部的旋转板更换即可,而旋转把手部分由于其上力臂较短,经长期使用不会有太大的变形,因此不会对弯制过程的尺寸有影响;另外,还能够通过加长所述旋转板长度以减轻机械强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竖向均匀开有固定孔,所述底板通过固定孔与基础固定,以实现整个弧形弯制工装的固定,保证弯制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环上沿其周向对称且均匀开有通孔Ⅳ,所述支撑螺栓同轴穿出所述通孔Ⅳ,以保证所述支撑螺栓能够顺利穿出所述支撑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螺栓对称分布在所述支撑环上,使得所述轴承座内壁受到均匀的挤压力,从而抵抗所述轴承座焊接过程中的受热变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环的外表面上,对应所述通孔Ⅳ位置同轴固定安装有外螺母,如果需要加大挤压力时,仅需调节所述支撑螺栓即可,不用松动所述外螺母,使得防变形工装调节简便,所述防变形工装的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安装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同轴穿过所述通孔Ⅳ后随即拧入所述外螺母;步骤二、压紧轴承座内壁:所述支撑螺栓对称分布在所述支撑环上,所述支撑螺栓端部与所述轴承座内壁接触;步骤三、调节支撑螺栓:每个所述支撑螺栓每次拧入所述外螺母的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座防变形组合修复工装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弯制焊接于轴承座(7)外壁密封板(6)的弧形弯制工装和焊接密封板(6)时用于支撑轴承座(7)环形内壁的防变形工装,所述密封板(6)为与所述轴承座(7)的水槽弧形轮廓相贴合的弧形板;/n所述弧形弯制工装包括底板(1)、固定凸台(2)和移动凸台(3),所述底板(1)与基础固定,所述固定凸台(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n所述防变形工装包括支撑环(8)和支撑螺栓(9),所述支撑螺栓(9)沿所述支撑环(8)径向穿出所述支撑环(8),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环(8)上,所述支撑螺栓(9)穿出的一端与轴承座(7)内表面接触,所述轴承座(7)外围固定连接有密封板(6),所述密封板(6)按照与所述轴承座(7)水槽弧形轮廓相贴合的弧形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座(7)上,其步骤如下:/n步骤一、安装防变形工装:将所述防变形工装同心放入轴承座(7)内部,所述支撑螺栓(9)外端与轴承座(7)内壁接触;/n步骤二、弯制密封板(6):使用弧形弯制工装将长条形的密封板(6)弯制成与所述轴承座(7)水槽弧形轮廓相贴合的弧形;/n步骤三、焊接密封板(6):将弯制后的密封板(6)按照所述轴承座(7)水槽弧形轮廓,贴合地放在所述轴承座(7)外围,并将所述密封板(6)焊接在所述轴承座(7)上,焊接过程中,所述防变形工装从内部支撑所述轴承座(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座防变形组合修复工装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弯制焊接于轴承座(7)外壁密封板(6)的弧形弯制工装和焊接密封板(6)时用于支撑轴承座(7)环形内壁的防变形工装,所述密封板(6)为与所述轴承座(7)的水槽弧形轮廓相贴合的弧形板;
所述弧形弯制工装包括底板(1)、固定凸台(2)和移动凸台(3),所述底板(1)与基础固定,所述固定凸台(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
所述防变形工装包括支撑环(8)和支撑螺栓(9),所述支撑螺栓(9)沿所述支撑环(8)径向穿出所述支撑环(8),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环(8)上,所述支撑螺栓(9)穿出的一端与轴承座(7)内表面接触,所述轴承座(7)外围固定连接有密封板(6),所述密封板(6)按照与所述轴承座(7)水槽弧形轮廓相贴合的弧形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座(7)上,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安装防变形工装:将所述防变形工装同心放入轴承座(7)内部,所述支撑螺栓(9)外端与轴承座(7)内壁接触;
步骤二、弯制密封板(6):使用弧形弯制工装将长条形的密封板(6)弯制成与所述轴承座(7)水槽弧形轮廓相贴合的弧形;
步骤三、焊接密封板(6):将弯制后的密封板(6)按照所述轴承座(7)水槽弧形轮廓,贴合地放在所述轴承座(7)外围,并将所述密封板(6)焊接在所述轴承座(7)上,焊接过程中,所述防变形工装从内部支撑所述轴承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座防变形组合修复工装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弧形弯制工装的底板(1)上还固定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移动凸台(3)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座防变形组合修复工装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板(4)和旋转把手(5),所述旋转板(4)的头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其尾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5),其侧面与移动凸台(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座防变形组合修复工装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4)头部与固定凸台(2)侧面预留间隙,待弯制的密封板(6)通过所述预留间隙放置在所述弧形弯制工装上待弯制成型,弯制步骤如下:
步骤一、放置密封板(6):将待弯制的密封板(6)穿过所述旋转机构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宁张硕邢学强王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马钢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