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497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8:1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该图像处理系统包括:图像传感器通过曝光产生并输出第一图像信号,第一图像信号是根据第一预设曝光产生的图像信号,所述第一预设曝光为多次曝光中的任意一次曝光;补光装置,用于以频闪方式进行近红外补光,具体为:所述补光装置在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图像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第一图像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生成第一目标图像;智能分析装置,用于将第一目标图像确定为待分析图像,对待分析图像进行智能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图像对应的智能分析结果。因此,通过本方案可以提升用于输出或者智能分析的待分析图像的质量。

A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The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es: the image sensor generates and outputs the first image signal through exposure, the first image signal is the image signal generated according to the first preset exposure, the first preset exposure is any one of multiple exposures; the light compensation device is used for near-infrared light compensation in the way of frequency flash, specifically: the light compensation device in the first preset exposure In the exposure period, the near-infrared light compensation is carried out; the image processor is used to receive the first image signal output by the image sensor, and generate the first target image according to the first image signal; the intelligent analysis device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irst target image as the image to be analyzed, carry out the intelligent analysis of the image to be analyzed, and obtain the corresponding intelligent analysis of the image to be analyzed Result. Therefore, the quality of the image to be analyzed for output or intelligent analysis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this sche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更好的获得环境中的信息,通常可以基于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来认知环境中的信息,但是采用现有的图像处理技术获得的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不能适用于所有环境,光线具有多变性,摄像机难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光均输出高质量的图像,总会存在光线好的时候图像质量好,光线差的时候图像质量差,这导致环境的信息感知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以提升用于输出或者智能分析的待分析图像的质量。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包括:图像传感器,用于通过曝光产生并输出第一图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图像信号是根据第一预设曝光产生的图像信号,所述第一预设曝光为多次曝光中的任意一次曝光;补光装置,用于以频闪方式进行近红外补光,具体为:所述补光装置在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图像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第一图像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生成第一目标图像;智能分析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为待分析图像,对所述待分析图像进行智能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图像对应的智能分析结果。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获得图像传感器输出的第一图像信号,其中,所述图像传感器通过曝光产生并输出第一图像信号,所述第一图像信号是根据第一预设曝光产生的图像信号,所述第一预设曝光为多次曝光中的任意一次曝光;由补光装置在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生成第一目标图像;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为待分析图像;对所述待分析图像进行智能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图像对应的智能分析结果。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信号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图像传感器输出的第一图像信号,其中,所述图像传感器通过曝光产生并输出第一图像信号,所述第一图像信号是根据第一预设曝光产生的图像信号,所述第一预设曝光为多次曝光中的任意一次曝光;由补光装置在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生成第一目标图像;图像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为待分析图像;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待分析图像进行智能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图像对应的智能分析结果。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可见,本方案采用对目标场景进行近红外补光的方式,来对目标场景的光线环境进行调控,这样,图像传感器所感光的图像信号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进而可以保证用于输出或智能分析的图像的图像质量。因此,通过本方案可以提升用于输出或者智能分析的待分析图像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多个单元共同完成图像处理时的原理示意图;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多个单元共同完成图像处理时的另一原理示意图;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多个单元共同完成图像处理时的另一原理示意图;图3(d)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多个单元共同完成图像处理时的另一原理示意图;图4为RGBIR图像传感器所对应的阵列示意图;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体现曝光与近红外补光关系的示意图;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另一种体现曝光与近红外补光关系的示意图;图6为光谱阻挡的原理示意图;图7为一种近红外光源的光谱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9为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对本申请文件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简单介绍。可见光,是人眼可以感知的电磁波,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60nm(纳米)之间,但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780nm之间的电磁波。近红外光,是指波长在780~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可见光图像,是指仅感知可见光信号的色彩图像,该色彩图像仅对可见光波段感光。感红外图像,是指感知近红外光信号的亮度图像。需要注意的是,感红外图像并不限于仅感知近红外光信号的亮度图像,其还可以是感知近红外光信号以及其他波段光信号的亮度图像。第一方面,为了提升用于输出或者智能分析的待分析图像的质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可以包括:图像传感器110,用于通过曝光产生并输出第一图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图像信号是根据第一预设曝光产生的图像信号,所述第一预设曝光为多次曝光中的任意一次曝光;补光装置120,用于以频闪方式进行近红外补光,具体为:所述补光装置在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图像处理器130,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第一图像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生成第一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为感红外图像;智能分析装置140,用于将第一目标图像确定为待分析图像,对所述待分析图像进行智能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图像对应的智能分析结果。其中,所述补光装置120可以在每次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在此曝光与补光控制下,根据第一预设曝光产生的第一图像信号生成第一目标图像时,可以是对第一图像信号进行插值处理,插值处理后的图像为感红外图像,将感红外图像或者进行图像增强之后的感红外图像作为第一目标图像。每一次曝光都有近红外补光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本申请并不限于每次曝光都有补光,也可以在某一些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图像传感器,用于通过曝光产生并输出第一图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图像信号是根据第一预设曝光产生的图像信号,所述第一预设曝光为多次曝光中的任意一次曝光;/n补光装置,用于以频闪方式进行近红外补光,具体为:所述补光装置在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n图像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第一图像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生成第一目标图像;/n智能分析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为待分析图像,对所述待分析图像进行智能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图像对应的智能分析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传感器,用于通过曝光产生并输出第一图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图像信号是根据第一预设曝光产生的图像信号,所述第一预设曝光为多次曝光中的任意一次曝光;
补光装置,用于以频闪方式进行近红外补光,具体为:所述补光装置在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
图像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第一图像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生成第一目标图像;
智能分析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为待分析图像,对所述待分析图像进行智能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图像对应的智能分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生成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目标图像;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和所述第二目标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第三目标图像;
所述智能分析装置,用于至少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和所述第三目标图像中获取待分析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和所述第三目标图像中获取待分析图像,包括:
获取所述第三目标图像,将所述第三目标图像确定为待分析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和所述第三目标图像中获取待分析图像,包括:
当接收到的选择信号切换为第一选择信号时,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和所述第三目标图像中选取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为待分析图像;
当接收到的选择信号切换为第二选择信号时,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和所述第三目标图像中选取所述第三目标图像,将所述第三目标图像确定为待分析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和所述第三目标图像中获取待分析图像,包括:
当接收到的选择信号切换为第三选择信号时,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所述第二目标图像和所述第三目标图像中选取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为待分析图像;
当接收到的选择信号切换为第四选择信号时,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所述第二目标图像和所述第三目标图像中选取所述第二目标图像,将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确定为待分析图像;
当接收到的选择信号切换为第五选择信号时,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所述第二目标图像和所述第三目标图像中选取所述第三目标图像,将所述第三目标图像确定为待分析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多个感光通道,所述多个感光通道包括IR感光通道,还包括R感光通道、G感光通道、B感光通道和W感光通道中的至少两种,所述多个感光通道通过曝光产生并输出所述第一图像信号;
其中,R感光通道,用于感应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光,G感光通道,用于感应绿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光,B感光通道,用于感应蓝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光,IR表示红外感光通道,用于感应近红外波段的光,W表示全通感光通道,用于感应全波段的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为RGBIR传感器、RGBWIR传感器、RWBIR传感器、RWGIR传感器或BWGIR传感器;
其中,R表示R感光通道,G表示G感光通道,B表示B感光通道,IR表示IR感光通道,W表示全通感光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装置在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的开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开始时刻,进行近红外补光的结束时刻不晚于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结束时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曝光具体为:所述图像传感器根据第一曝光参数进行曝光;所述补光装置在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具体为:所述补光装置根据第一补光参数,在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分析图像对应的亮度信息,根据所述待分析图像对应的亮度信息,将所述第一补光参数调整为第二补光参数,将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调整为第二曝光参数;并向所述补光装置发送所述第二补光参数,同步向所述图像传感器发送所述第二曝光参数;
所述补光装置在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具体为:所述补光装置接收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第二补光参数,根据所述第二补光参数,在所述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
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曝光具体为: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第二曝光参数,根据所述第二曝光参数进行曝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分析图像对应的亮度信息,包括:
当所述待分析图像对应的智能分析结果包括所述待分析图像中包括的兴趣目标的位置信息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分析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目标区域;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平均亮度,确定为所述待分析图像对应的亮度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分析图像对应的亮度信息,将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调整为第二曝光参数,包括:
当所述亮度信息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时,调低所述第一曝光参数,得到所述第二曝光参数;
当所述亮度信息低于第二预定阈值时,调高所述第一曝光参数,得到所述第二曝光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定阈值高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所述第一曝光参数的参数类型包括曝光时间和曝光增益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分析图像对应的亮度信息,将所述第一补光参数调整为第二补光参数,包括:
当所述亮度信息高于第三预定阈值时,调低所述第一补光参数,得到所述第二补光参数;
当所述亮度信息低于第四预定阈值时,调高所述第一补光参数,得到所述第二补光参数;
其中,所述第三预定阈值高于所述第四预定阈值,所述第一补光参数的参数类型包括补光强度和补光集中度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生成第一目标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的每个像素的邻域所包含的多个像素的通道值,以求平均的方式插值处理,根据差值处理后的图像,得到第一目标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差值处理后的图像,得到第一目标图像,包括:
将所述差值处理后的图像确定为第一目标图像;或者,
将所述差值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将图像增强处理之后的图像确定为第一目标图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的每个像素的邻域所包含的多个像素的通道值,以求平均的方式插值处理,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的每个感光通道的各个通道值分别进行插值,得到所述第一图像信号中每个像素分别对应的每个感光通道插值处理后的各个通道值;
对每个像素对应的各个感光通道插值处理后的各个通道值求取平均值,得到差值处理后的图像。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生成第二目标图像,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蒙俞海浦世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