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保压回转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88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回转油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保压回转油缸。包括回转轴、活塞和缸体,活塞设置于回转轴与缸体紧密配合形成的腔体中间并且能够在腔体内来回移动,活塞与回转轴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油室,缸体内壁与活塞之间形成第二油室,回转轴位于第一油室内的侧壁轴向设有保压腔,保压腔由后保压腔和前保压腔组成,后保压腔内设有通往第二油室的第二油道,保压腔内设有保压阀组,保压阀组由后保压阀组和前保压阀组组成,前保压阀组的出油口与第一油室相通,后保压阀组的出油口通过第二油道与第二油室相通。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油道分别通往活塞所在的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在回转轴上设置保压腔,实现了不论是工件的压紧还是撑紧均可以保压。

A two-way pressure maintaining rotary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otary oil cylinder, in particular to a bidirectional pressure maintaining rotary oil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rotary shaft, a piston and a cylinder block. The piston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cavity formed by the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rotary shaft and the cylinder block and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in the cavity. The first oil chamber is formed between the piston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rotary shaft, and the second oil chamber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ylinder block and the piston. The side wall of the rotary shaft located in the first oil chamber is axially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maintaining chamber, which is composed of a rear pressure maintaining chamber and a front pressure maintaining chamber The second oil passage leading to the second oil chamber is set in the rear pressure maintaining chamber, and the pressure maintaining valve group is set in the pressure maintaining chamber. The pressure maintaining valve group is composed of the rear pressure maintaining valve group and the front pressure maintaining valve group. The oil outlet of the front pressure maintaining valve group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il chamber, and the oil outlet of the rear pressure maintaining valve group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oil chamber through the second oil passage. By setting two independent oil passages to the first oil chamber and the second oil chamber where the piston is located, and setting a pressure maintaining chamber on the rotary shaft, the pressure can be maintained no matter whether the workpiece is pressed or bra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保压回转油缸
本技术涉及回转油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保压回转油缸。
技术介绍
液压传动结构一般包括液压泵和液压缸,通过液压泵输出的油压来控制液压缸的运动状态,液压缸输出的运动一般为直线运动和回转运动,在需要执行回转运动的机械传动领域中,就需要用到回转油缸;回转油缸是一个装配紧密的配件,它在很小的空间里运用液压集合了非常高的转矩,通常被应用于机械加工机床上,特别是为机床加工的零件安装提供夹紧力,操作非常方便。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回转油缸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机床突然断电或者是液压泵突然失压的情况,此时回转油缸便会停止工作使零件松脱,安全性较低。2018年09月14日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保压阀功能的回转油缸,公开号为CN108533569,如附图1所示,在筒状本体01a和端盖01b围成的腔体内设有可在腔体内前后移动的大活塞02,大活塞02内设有保压阀03,保压阀03与大活塞02所在的后侧腔室04连通,大活塞02上设有油道一02a,油道一02a与大活塞02所在的前腔室05连通,大活塞02上还设有油道二02b,油道二02b与大活塞02上的环形槽02c连通,环形槽02c与保压阀03中部连通,在保压阀03前侧还设有小活塞06,小活塞06与大活塞02所在的前腔室05连通,小活塞06在前腔室05液压的压力推动下往前移动可以推开保压阀03里的钢球。在正常工作下,往油道二02b通油时,油通过环形槽02c进入到保压阀03的中间部分,并在油压的作用下将保压阀03的钢珠顶开而使保压阀03处于持续打开的状态,使的油道二02b与后侧腔室04一直处于连通状态,在后侧腔室04充油过程中,液压推动大活塞02前移直至到达极限位置,此时工件一直处于被夹紧状态;当在工件的夹紧状态下遇到供油中断或者是车床停电的情况下,保压阀03会因为油道二02b内的油压变小而重新关闭,这样处于后侧腔室04中的油液无法排出,油压不变,便起到了保压的作用,从而使工件依然保持夹紧状态,避免了工件出现松动而影响到工件的后续加工精度;当需要松开工件时,需要往油道一02a中持续供油,油道一02a与小活塞06的后端相连通,通过油压的作用,小活塞06被推动,其前端顶开钢珠,从而打开保压阀03,从而使后侧腔室04中的油通过油道二02b释放出来,从而使大活塞02往后移动,从而将工件松开。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必须保证油道一与油道二不能同时供油,否则有可能导致小活塞的误动作而损坏液压泵;2、同一腔室的供油与排油采用同一油道,有可能导致后腔室油压过大钢球无法打开,油无法排出的情况发生;3、仅能保证单方向的保压,另一个方向无法保持压力,即仅能实现工件的压紧保压功能,无法实现工件的撑紧保压功能。鉴于上述现有的保压回转油缸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双向保压回转油缸,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保压回转油缸,实现回转油缸的双向保压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保压回转油缸,包括回转轴、活塞和缸体,所述活塞设置于回转轴与缸体紧密配合形成的腔体中间并且能够在所述腔体内来回移动,所述活塞与回转轴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油室,所述缸体内壁与活塞之间形成第二油室,所述回转轴位于第一油室内的侧壁轴向设有保压腔,所述保压腔由后保压腔和前保压腔组成,所述后保压腔内设有通往第二油室的第二油道,所述保压腔内设有保压阀组,所述保压阀组由后保压阀组和前保压阀组组成,所述前保压阀组的出油口与第一油室相通,所述后保压阀组的出油口通过第二油道与第二油室相通。进一步地,所述保压阀组的阀体上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将后保压腔隔离为互相密封的前腔室和后腔室,所述阀体的侧壁分别与前腔室和后腔室连通,所述后腔室中的阀体内设有弹簧和密封球,所述前腔室和后腔室通过弹簧和密封球所在通道导通,所述前腔室内设有换向阀芯。进一步地,所述回转轴圆柱壁内设有进油道、出油道和换向油道,所述进油道和出油道与前腔室连通,所述换向油道与换向阀芯远离密封球的一侧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后保压阀组的出油口设置于后腔室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前保压阀组的出油口设置于阀体内弹簧所在的弹簧座上。进一步地,所述保压腔的前腔室所在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油槽,两所述油槽往保压腔外侧突出并且分别与出油道和进油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进油道、出油道和换向油道的起始端的侧壁上设有三个进油槽,三个所述进油槽往所述回转轴的侧壁内侧凹进并且分别与所述进油道、出油道和换向油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保压腔所在的回转轴的壁上设有用于安装保压阀组的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回转轴上还套设有进油环,所述进油环内外侧均设有环形油槽,所述环形油槽上设有进油孔,内侧环形油槽与进油槽相对应。进一步地,进油环两侧还设有润滑孔,所述润滑孔之间设有轴向贯通的润滑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油道分别通往活塞所在的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在回转轴上设置保压腔,实现了不论是工件的压紧还是撑紧均可以保压。通过换向阀芯及换向油道的设置,可以实现任意油室的泄压,灵活方便。通过两独立的进油和出油通道的设置,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
技术介绍
中带有保压功能的回转油缸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双向保压回转油缸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中回转轴、活塞和油缸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回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3中Ⅱ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中回转轴结构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中保压腔与进油道、出油道和换向油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回转轴组件的爆炸图;图10为本技术中进油环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中双向保压回转油缸的整体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01a-筒状本体、01b-端盖、02-大活塞、02a-油道一、02b-油道二、02c-环形槽、03-保压阀、04-后侧腔室、05-腔室、06-小活塞、1-回转轴、2-活塞、3-缸体、4-第一油室、5-第二油室、6-进油环、7-轴承、9-进油壳、10-保压腔、10a-油槽、10b-进油槽、10c-螺纹孔、11-保压腔、11a-保压阀组、11a1-密封结构、11b-前腔室、11c-后腔室、11d-换向阀芯、12-保压腔、12a-保压阀组、12e-弹簧座、13-进油道、14-换向油道、15-出油道、51-第二油道、61-环形油槽、62-进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保压回转油缸,包括回转轴(1)、活塞(2)和缸体(3),所述活塞(2)设置于回转轴(1)与缸体(3)紧密配合形成的腔体之中间并且能够在所述腔体内来回移动,所述活塞(2)与回转轴(1)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油室(4),所述缸体(3)内壁与活塞(2)之间形成第二油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1)位于第一油室(4)内的侧壁轴向设有保压腔(10),所述保压腔(10)由后保压腔(11)和前保压腔(12)组成,所述后保压腔(11)内设有通往第二油室(5)的第二油道(51),所述保压腔(10)内设有保压阀组,所述保压阀组由后保压阀组(11a)和前保压阀组(12a)组成,所述前保压阀组(12a)的出油口与第一油室(4)相通,所述后保压阀组(11a)的出油口通过第二油道(51)与第二油室(5)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保压回转油缸,包括回转轴(1)、活塞(2)和缸体(3),所述活塞(2)设置于回转轴(1)与缸体(3)紧密配合形成的腔体之中间并且能够在所述腔体内来回移动,所述活塞(2)与回转轴(1)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油室(4),所述缸体(3)内壁与活塞(2)之间形成第二油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1)位于第一油室(4)内的侧壁轴向设有保压腔(10),所述保压腔(10)由后保压腔(11)和前保压腔(12)组成,所述后保压腔(11)内设有通往第二油室(5)的第二油道(51),所述保压腔(10)内设有保压阀组,所述保压阀组由后保压阀组(11a)和前保压阀组(12a)组成,所述前保压阀组(12a)的出油口与第一油室(4)相通,所述后保压阀组(11a)的出油口通过第二油道(51)与第二油室(5)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保压回转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阀组的阀体上设有密封结构(11a1),所述密封结构(11a1)将后保压腔(11)隔离为互相密封的前腔室(11b)和后腔室(11c),所述阀体的侧壁分别与前腔室(11b)和后腔室(11c)连通,所述后腔室(11c)中的阀体内设有弹簧和密封球,所述前腔室(11b)和后腔室(11c)通过弹簧和密封球所在通道导通,所述前腔室(11b)内设有换向阀芯(11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保压回转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1)的圆柱壁内设有进油道(13)、出油道(15)和换向油道(14),所述进油道(13)和出油道(15)与前腔室(11b)连通,所述换向油道(14)与换向阀芯(11d)远离密封球的一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贤青孙贤良李传飞刘小成朱通
申请(专利权)人:倍得福机械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