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46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和动力透平,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动力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的动力轴与速度型减速器的高速轴机械连接设置,所述速度型减速器包括减速透平、减速压气机和静叶,所述减速透平的单转排量大于所述减速压气机的单转排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联合循环内燃机结构简单、效率高。

A combined 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bined 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piston mechanism and a power turbine, an air inlet and an exhaust port are arranged on the cylinder of the cylinder piston mechanism, a combustion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of the cylinder piston mechanism, the exhaust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medium inlet of the power turbine, the power shaft of the power turbine is mechan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high-speed shaft of the speed reducer The speed reducer includes a reduction turbine, a reduction compressor and a stationary blade. The single rotation displacement of the reduction turbin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reduction compressor. The combined 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isclosed by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涉及联合循环内燃机。
技术介绍
气缸活塞机构内燃机(包括曲柄连杆机构内燃机、自由活塞内燃机、转子活塞内燃机等)膨胀不彻底造成了很大的能量浪费。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内燃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方案1: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和动力透平,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动力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的动力轴与速度型减速器的高速轴机械连接设置,所述速度型减速器包括减速透平、减速压气机和静叶,所述减速透平的单转排量大于所述减速压气机的单转排量。方案2: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压气机和动力透平,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压气机的工质出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对所述压气机输出动力,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动力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的动力轴与速度型减速器的高速轴机械连接设置,所述速度型减速器包括减速透平、减速压气机和静叶,所述减速透平的单转排量大于所述减速压气机的单转排量。方案3: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压气机、增压透平和动力透平,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压气机的工质出口连通,所述增压透平对所述压气机输出动力,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增压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增压透平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动力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的动力轴与速度型减速器的高速轴机械连接设置,所述速度型减速器包括减速透平、减速压气机和静叶,所述减速透平的单转排量大于所述减速压气机的单转排量。方案4: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压气机、增压透平和动力透平,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压气机的工质出口连通,所述增压透平对所述压气机输出动力,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动力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增压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的动力轴与速度型减速器的高速轴机械连接设置,所述速度型减速器包括减速透平、减速压气机和静叶,所述减速透平的单转排量大于所述减速压气机的单转排量。方案5:在方案1至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速度型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动力轴传动设置。方案6:在方案1至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速度型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冷却系统的风扇传动设置。方案7:在方案5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速度型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冷却系统的风扇传动设置。方案8: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和动力透平,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动力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的动力轴与电磁减速装置的高速轴机械连接设置。方案9: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压气机和动力透平,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压气机的工质出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对所述压气机输出动力,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动力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的动力轴与电磁减速装置的高速轴机械连接设置。方案10: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压气机、增压透平和动力透平,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压气机的工质出口连通,所述增压透平对所述压气机输出动力,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增压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增压透平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动力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的动力轴与电磁减速装置的高速轴机械连接设置。方案11: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压气机、增压透平和动力透平,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压气机的工质出口连通,所述增压透平对所述压气机输出动力,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动力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增压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的动力轴与电磁减速装置的高速轴机械连接设置。方案12:在方案8至11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电磁减速装置包括发电机和电动机。方案13:在方案8至11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电磁减速装置包括经受控磁力相互作用的转动结构体A和转动结构体B的电磁调速传动单元;在所述转动结构体A包括电感线圈的结构中所述电感线圈受通断控制装置控制,在所述转动结构体B包括电感线圈的结构中所述电感线圈受通断控制装置控制,在所述转动结构体A和所述转动结构体B均包括电感线圈的结构中至少一个所述电感线圈受通断控制装置控制。方案14:在方案13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通断控制装置设为断续通断控制装置。方案15:在方案8至11和1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电磁减速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冷却系统的风扇传动设置。方案15:在方案1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电磁减速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冷却系统的风扇传动设置。方案17:在方案13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电磁减速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冷却系统的风扇传动设置。本专利技术中,减速装置所包括的透平称为减速透平。本专利技术中,减速装置所包括的压气机称为减速压气机。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机械连接设置”是指一切通过机械方式的联动设置,可选择性选择固定连接设置、一体化设置和传动设置。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A与B传动设置”是指A和/或A的机械连接设置件与B和/或B的机械连接设置件传动设置。本专利技术中,某个数值以上包括本数,例如两个以上包括两个。本专利技术中,应根据热能和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联合循环内燃机结构简单、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图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图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图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缸活塞机构,2动力透平,3燃烧室,4速度型减速器,5压气机,6增压透平,7电磁减速装置,8风扇,401减速透平,402减速压气机,403静叶,701转动结构体A,702转动结构体B。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和动力透平(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3),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动力透平(2)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2)的动力轴与速度型减速器(4)的高速轴机械连接设置,所述速度型减速器(4)包括减速透平(401)、减速压气机(402)和静叶(403),所述减速透平(401)的单转排量大于所述减速压气机(402)的单转排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29 CN 20171075893071.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和动力透平(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3),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动力透平(2)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2)的动力轴与速度型减速器(4)的高速轴机械连接设置,所述速度型减速器(4)包括减速透平(401)、减速压气机(402)和静叶(403),所述减速透平(401)的单转排量大于所述减速压气机(402)的单转排量。


2.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压气机(5)和动力透平(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3),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压气机(5)的工质出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2)对所述压气机(5)输出动力,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动力透平(2)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2)的动力轴与速度型减速器(4)的高速轴机械连接设置,所述速度型减速器(4)包括减速透平(401)、减速压气机(402)和静叶(403),所述减速透平(401)的单转排量大于所述减速压气机(402)的单转排量。


3.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压气机(5)、增压透平(6)和动力透平(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3),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压气机(5)的工质出口连通,所述增压透平(6)对所述压气机(5)输出动力,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增压透平(6)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增压透平(6)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动力透平(2)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2)的动力轴与速度型减速器(4)的高速轴机械连接设置,所述速度型减速器(4)包括减速透平(401)、减速压气机(402)和静叶(403),所述减速透平(401)的单转排量大于所述减速压气机(402)的单转排量。


4.一种联合循环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压气机(5)、增压透平(6)和动力透平(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3),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压气机(5)的工质出口连通,所述增压透平(6)对所述压气机(5)输出动力,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动力透平(2)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2)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增压透平(6)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透平(2)的动力轴与速度型减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北彪
申请(专利权)人: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