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内,使所述承压工质腔体与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连通。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的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成本低、可靠性高、效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可有力推动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的产业化。可有力推动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的产业化。可有力推动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的产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利用特殊工质,例如氢、氦、氩等,开发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是清洁高效发动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泄漏的工质的回送是制约这类动力装置产业化的一大障碍。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方案1: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内,使所述承压工质腔体与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连通。
[0005]方案2: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内,使所述承压工质腔体经单向阀与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连通,所述单向阀的流通指向为所述工质低压区。
[0006]方案3: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内,使所述承压工质腔体经工质回送泵与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连通。
[0007]方案4: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内,使所述承压工质腔体与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一体化设置。
[0008]方案5: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内,将所述承压工质腔体作为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
[0009]方案6:在方案1至5任一所述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设为气缸活塞机构式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或设为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设为叶轮机构式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
[0010]方案7:在方案1至5任一所述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的循环工质设为氢气、氦气或设为氩气,或设氢气、氦气和氩气其二的混合物或其三的混合物。
[0011]方案8:在方案6所述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的循环工质设为氢气、氦气或设为氩气,或设氢气、氦气和氩气其二的混合物或其三的混合物。
[0012]方案9:在方案1至5任一所述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在所述承压工质腔体内、在所述承压工质腔体的工质出口处和/或在所述承压工质腔体与所述工质
低压区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置润滑剂捕捉单元。
[0013]方案10:在方案6所述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在所述承压工质腔体内、在所述承压工质腔体的工质出口处和/或在所述承压工质腔体与所述工质低压区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置润滑剂捕捉单元。
[0014]方案11:在方案7所述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在所述承压工质腔体内、在所述承压工质腔体的工质出口处和/或在所述承压工质腔体与所述工质低压区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置润滑剂捕捉单元。
[0015]方案12:在方案8所述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在所述承压工质腔体内、在所述承压工质腔体的工质出口处和/或在所述承压工质腔体与所述工质低压区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置润滑剂捕捉单元。
[0016]本专利技术中,应根据热能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应用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的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成本低、可靠性高、效率高,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可有力推动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的产业化。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0019]图2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0020]图3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0021]图4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动力装置设为叶轮机构式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0022]图中:1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2承压工质腔体3单向阀
[0023]4工质回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如图1所示,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1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2内,使所述承压工质腔体2与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1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连通。
[0026]实施例2
[0027]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如图2所示,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1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2内,使所述承压工质腔体2经单向阀3与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1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连通,所述单向阀3的流通指向为所述工质低压区。
[0028]实施例3
[0029]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如图3所示,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1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2内,使所述承压工质腔体2经工质回送泵4与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1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连通。
[0030]实施例4
[0031]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内,使所述承压工质腔体与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一体化设置。
[0032]实施例5
[0033]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内,将所述承压工质腔体作为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
[0034]实施例6
[0035]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1所述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设为气缸活塞机构式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参见图1)。
[0036]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设为叶轮机构式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参见图4)。
[0037]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至5任一实施例所述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在具体实施时,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设为气缸活塞机构式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或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设为叶轮机构式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
[0038]实施例7
[0039]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1所述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的循环工质设为氢气。
[0040]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的循环工质设为氦气或设为氩气,或设氢气、氦气和氩气其二的混合物或其三的混合物。
[0041]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至6任一实施例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在具体实施时,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内,使所述承压工质腔体与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连通。2.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内,使所述承压工质腔体经单向阀与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连通,所述单向阀的流通指向为所述工质低压区。3.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内,使所述承压工质腔体经工质回送泵与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连通。4.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内,使所述承压工质腔体与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一体化设置。5.一种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泄漏的工质进入承压工质腔体内,将所述承压工质腔体作为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质低压区。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闭合循环工质回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设为气缸活塞机构式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或设为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动力装置设为叶轮机构式工质闭合循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北彪,
申请(专利权)人: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