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于充气式产品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291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于充气式产品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其包括有一本体,该本体包含有一进气端、一泄气端与一气道,该进气端设于该充气式产品内;一气密件设于该本体内的气道;一轴心包含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轴心设于该本体内的气道,且第一端顶设于该气密件;一弹性体套设于该轴心第二端;一盖体接设于该本体的气道,同时将该气密件、轴心与弹性体限制于本体的气道,利用该压力自动释放系统可自动判断压力大小,当压力过大时会自动泄压,使该充气式产品可免除充气过量而衍生的爆破,或充气不足,而无法达到预定功效。(*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于充气式产品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技术背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于中国申请的申请号为200510124263.4,名 称为『可收合的充气式泥除』的专利,其包含有一卡固件, 一端接设于 本体,另一端则可拆卸的装设于自行车,同时一挡件结合于该本体,该 挡件并设有一与该本体气嘴相通连的气道。利用充气时该气道可使该挡 件形成展开状态,泄气时,该本体的弹性体可将挡件自动回巻形成收合 状态。该充气式泥除,确实具有容易收藏的优点,但,经由本专利技术人不断 试验后,发现依然存有一个问题,该充气式泥除在进行充气时,当即将 充饱气时,需不断检视充气量是否过大,当充气量过大时,该充气式泥 除容易爆裂,不仅使充气式泥除损毁,且可能发生危险。因此,本专利技术 人着手研发改良,研发出一种可自动判断压力大小,当压力过大时即自 动泄压,而可避免已知充气式泥除充气过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充气式泥 除无法明确判断充气量是否充足或过量,需要使用者一边充气一边检视 充气量,而避免充气不足或充气过多,导致充气式泥除爆破的问题,提 供一种使用于充气式产品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使 用于充气式产品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其包括有一本体、 一气密件、一 轴心、 一弹性体、及一盖体,该本体包含有一进气端、 一泄气端与一气 道,该进气端设于该充气式产品内;该气密件设于该本体内的气道;该 轴心包含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轴心设于该本体内的气道,且第一 端顶设于该 气密件;该弹性体套设于该轴心第二端;该盖体接设于该本 体的气道,同时将该气密件、轴心与弹性体限制于本体的气道。如此,本技术可确实解决已知充气式泥除容易因充气过量而导 致爆破的问题,提高充气效率,亦可应用于任何充气式产品,例如充气 式坐垫、充气式帐棚、充气式笔记型计算机保护袋,而一般的充气汽球 或充气式游泳圈亦可接设本技术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其它目的、优点和本技术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 关的附图更加显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于充气式泥除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结合于气嘴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充气于充气式泥除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延续,表示充气过量而泄气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为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为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io为本技术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为第六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保护 袋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应用于充气式帐棚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手动泄压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应用于充气式坐垫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延续,表示充气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延续,表示泄气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1 压力自动释放系统11进气端12泄气端13气道131第一段132第二段14固定部15进气孔16平面17泄气孔18内螺纹20气密件21凹陷30轴心31笛~"維 先 顺32第二端33凹陷30a轴心31aa屮 果 一顺32a果一顿33a环沟30b轴心31b4山 第一顿32b第一顿33b中间段34b环沟30c轴心31c笛一總 先 顿32c第一端33c环沟30d轴心31d笛__維 弟 顿32d第 一 細33d环沟30e轴心31eA^y 4山 第一桐32e第一辆33e凸部40弹性体50盖体51套部52固定部53穿孔54凹槽2充气式泥除3气嘴301进气端302接设端303保护盖4笔记型计算机保护袋5充气式帐棚6充气式坐垫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 的限制。参照图1,为本技术使用于充气式产品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的示意图。其压力自动释放系统l使用于一充气式泥除2,该充气式泥除 2适处接设一气嘴3,该气嘴3的进气端301凸露于外,该压力自动释 放系统1相接该气嘴3,同时该压力自动释放系统1亦接设于该充气式 泥除2,且同时螺锁于该气嘴3,使该压力自动释放系统1与该气嘴3 呈同一轴线。参照图2与图3,为本技术压力自动释放系统l接设气嘴3的 示意图。该气嘴3—端为进气端301,另一端为接设端302。该压力自 动释放系统1包含有一本体10、 一气密件20、 一轴心30、 一弹性体40 与一盖体50。该本体IO形成有一进气端11与一泄气端12, 一气道13 相通该进气端11与该泄气端12,其中该进气端11还包含有一固定部 14与一进气孔15,该固定部14实施为螺纹式样,而螺锁于该气嘴3 的接设端302 (请同时参照图4)。该进气孔15实施位置在该泄气端12 与该固定部14之间,且该进气孔15相通于该气道13。该泄气端12形 成有两相对的平面16,该平面16上分别设有一泄气孔17,该泄气孔 17同时相通该气道13。利用该平面16的设置,而可藉由工具螺锁该压 力自动释放系统1。该轴心30第一端31设有一气密件20,第二端32 穿设该弹性体40,该盖体50包含有一套部51、 一固定部52、 一穿孔 53与一凹槽54,该固定部52固定结合于该本体10泄气端12,该泄气 端12的末端并设有一内螺纹18,令该固定部52螺锁于该内螺纹18, 该套部51套设该弹性体40,限制该弹性体40不脱落,同时该轴心30 第二端32穿设于该盖体50的穿孔53,该凹槽54呈一字型。参照图4与图5,为本技术压力自动释放系统1使用的动作图。 该本体10的进气端11设于该充气式产品的充气式泥除2内,令该进气 端11的固定部14螺锁于该气嘴3的接设端302。该充气式泥除2充气 时,气体从气嘴3进入该本体10的气道13,该气道13形成二段式,其中第一段131接设该气嘴3的接设端302,且其内孔径较小,第二段 132套设该气密件20、轴心30、弹性体40与盖体50,而其内孔径较大。 当充气式泥除2内的气体未饱和时,气体经由本体10内气道13的第一 段131,而由本体10的进气孔15进入充气式泥除2里,当充气值超过 设定的压力值时,亦即超过弹性体40的弹性系数,气体的压力会压迫 原抵挡于气道13的气密件20与轴心30,使弹性体40被压縮,而轴心 30下降,同时气密件20脱离于阻挡气道13位置,使气体释放而由泄 气孔17与气道13第二段132泄气。本实施例中的气密件20与轴心30的实施结构为第一实施方式。该 气密件20呈片状,该轴心30的第一端31呈一凹陷33,且该凹陷33 的深度小于该气密件20的厚度,令该凹陷33套设该气密件20,使气 密件20凸露于轴心30。参照图6,为本技术压力自动释放系统1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 图。本实施例中的气密件20实施为0形环。该轴心30a第一端31a外 径大于第二端32a外径,且于第一端31a的圆周面设有一环沟33a,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于充气式产品的压力自动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本体、一气密件、一轴心、一弹性体、及一盖体,该本体包含有一进气端、一泄气端与一气道,该进气端设于该充气式产品内;该气密件设于该本体内的气道;该轴心包含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轴心设于该本体内的气道,且第一端顶设于该气密件;该弹性体套设于该轴心第二端;该盖体接设于该本体的气道,同时将该气密件、轴心与弹性体限制于本体的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士文
申请(专利权)人: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