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80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属于轨道车辆制动领域。该技术方案的喷砂管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导体、耐高温绝缘管和金属管。电阻丝缠绕在耐高温绝缘管表面,耐高温绝缘管外表面套有金属管,金属管与表面缠有电阻丝的耐高温绝缘管之间填充绝缘填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对电阻丝进行有效固定,可避免匝间短路引起的局部温度过热,提高电阻丝工作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使用金属管进行防护,可有效避免异物打击造成的电阻丝损坏。

Sandblasting pipe with heating func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and blasting pipe with heating func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railway vehicle braking. The surface of the sandblasting pipe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comprises a conductor,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insulating pipe and a metal pipe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The resistance wire is wound on the surface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insulating pip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insulating pipe is covered with a metal pipe, and the insulation filler is filled between the metal pipe and the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insulating pipe with the resistance wire wrapped on the surface. By effectively fixing the resistance wire,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can avoid the local temperature overheating caused by the turn to turn short circuit, improve the working stability of the resistance wire, and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the resistance wire damage caused by the impact of foreign matters can be effectively avoided by using the metal tube for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制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撒砂装置的喷砂管通常安装在车辆轮对踏面的正前方,为避免冬天寒冷的条件下喷砂管结冰堵塞撒砂通道,通常会在喷砂管表面设置加热元件,用来对喷砂管进行加热。目前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喷砂管表面套一层聚四氟乙烯材料,然后在聚四氟乙烯表面缠绕电阻丝。缠绕完成后,将电阻丝表面使用耐高温绝缘胶带对电阻丝进行防护,然后将两个电阻丝缠绕端分别与压接端子进行压接。压接处使用耐高温绝缘胶带进行防护后,对整体表面硫化橡胶。上述喷砂管存在如下缺点:1)胶带与橡胶之间的粘接强度不足导致异物击打后橡胶容易被撕裂。2)每匝电阻丝之间缺少有效的绝缘措施,容易导致电阻丝匝间短路引起喷砂管局部温度过高。3)电阻丝无法有效地在喷砂管表面进行固定,容易导致电阻丝匝间短路引起喷砂管局部温度过高。4)电阻丝与导体之间采用压接端子进行压接的方式,由于电阻丝的直径远小于导体直径,从而容易导致电阻丝与导体之间压接不良,导致虚接。5)耐异物击打能力较差,外来异物容易将喷砂管表面的橡胶打破,进而损伤内部的电阻丝,使喷砂管丧失加热功能。6)压接端子棱角比较锋利,容易刺破耐高温绝缘胶带,与胶带内部的电阻丝接触,从而使电阻丝短路。基于上述情况,专利技术了一种新型的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采用此方案可有效解决原有喷砂管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喷砂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原有喷砂管存在问题的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所述喷砂管的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导体、耐高温绝缘管和金属管,所述耐高温绝缘管表面缠绕有电阻丝,所述金属管与表面缠有电阻丝的耐高温绝缘管之间填充有绝缘填料。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填料为氧化镁或氧化铝。作为优选,围绕所述喷砂管的表面设有两根独立的导体,两根独立的导体设置于耐高温绝缘管的通孔内,所述耐高温绝缘管的表面缠绕有电阻丝,且所述电阻丝的第一电阻丝缠绕端和第二电阻丝缠绕端分别与两根独立的导体端部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电阻丝螺旋状分布在耐高温绝缘管表面。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管通过自动缩管机均匀地缩小到预定尺寸,将绝缘填料、表面缠绕有电阻丝的耐高温绝缘管、导体和喷砂管完全压实。作为优选,所述预定尺寸为喷砂管常用的规格,优选为20-25mm。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管与耐高温绝缘管两端分别用填料进行封堵密封。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填料为可以起到封堵密封作用的填料即可,如硅橡胶等橡胶件。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管表面设置硫化橡胶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配置有所述的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的轨道车辆撒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在金属管与表面缠有电阻丝的耐高温绝缘管之间填充绝缘填料,可有效地对每匝电阻丝的表面进行绝缘,有效避免电阻丝匝间短路引起喷砂管局部温度过高。2)通过挤压金属管,使缠有电阻丝的耐高温绝缘管与喷砂管、金属管形成一个刚性的、整体式的结构,被金属管包围的各个零部件不会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保证电阻丝完全固定,在提高电阻丝工作稳定性的同时,大幅增加电阻丝的使用寿命。3)通过将电阻丝缠绕端缠绕到导体表面,并缩小金属管的同时,使导体与电阻丝充分接触,实现了导体与电阻丝的无缝连接,且避免了压接端子的使用,简化了连接结构。4)电阻丝有金属管的防护,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异物击打导致电阻丝断裂的问题。5)金属与橡胶硫化后的粘接强度比原先采用的胶带与橡胶之间的粘接强度要高,从而可抑制橡胶撕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变型所提供的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喷砂通道;2、喷砂管;3、导体;4、耐高温绝缘管;5,、电阻丝;6、第一电阻丝缠绕端;7、第二电阻丝缠绕端;8、绝缘填料;9、金属管;10、硫化橡胶;11、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详细地介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如图1所示,喷砂管2内侧为喷砂通道1,在喷砂管2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导体3,耐高温绝缘管4,金属管9。首先在耐高温绝缘管4表面螺旋状缠绕电阻丝5,然后将第一电阻丝缠绕端6和第二电阻丝缠绕端7分别在两根独立的导体3表面缠绕若干圈,将两根导体3连同在导体上缠绕的电阻丝分别放入耐高温绝缘管4的两个轴向通孔中,将导体3连同缠有电阻丝的耐高温绝缘管4套到喷砂管2表面,再将金属管9套到耐高温绝缘管4表面。使用填料11将金属管9的一端密封,在金属管9与缠有电阻丝的耐高温绝缘管4的缝隙之间填充粉末状的绝缘填料8,将金属管9的另一端用填料11密封,通过自动缩管机分多次将金属管9均匀地缩小到预定尺寸。在缩小金属管9的同时,粉末状的绝缘填料8受到挤压后会变硬,相应地耐高温绝缘管4也会发生收缩,从而可将导体3、第一电阻丝缠绕端6、第二电阻丝缠绕端7和电阻丝5可靠的固定,避免电阻丝匝间短路。在上述结构的另一变型中,如图2所示,在金属管9外设置硫化橡胶层1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管的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导体、耐高温绝缘管和金属管,所述耐高温绝缘管表面缠绕有电阻丝,所述金属管与表面缠有电阻丝的耐高温绝缘管之间填充有绝缘填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管的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导体、耐高温绝缘管和金属管,所述耐高温绝缘管表面缠绕有电阻丝,所述金属管与表面缠有电阻丝的耐高温绝缘管之间填充有绝缘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喷砂管的表面设有两根独立的导体,两根独立的导体设置于耐高温绝缘管的通孔内,所述耐高温绝缘管的表面缠绕有电阻丝,且所述电阻丝的第一电阻丝缠绕端和第二电阻丝缠绕端分别与两根独立的导体端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加热功能的喷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丝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善方张方亮胡淼王令军董光进赛华松李新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