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禹专利>正文

自动排气止水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30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热装置的自动排气止水控制阀,它有排气孔、阀盖、密封垫、内盖、浮桶、阀体和进气孔组成,该结构具有当供热系统出现气体时,控制阀能自动开启,排出气体而不漏水,当气体排出后,排气孔自动关闭之效果。(*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供热系统排气控制阀,特别涉及一种供热装置的自动排气止水控制阀。目前,安装在供热装置的排气控制阀是有阀门和阀芯组成,当取暖系统存留气体时,需人手拧动阀芯至气体从阀门排气孔中排出。这种做法一是造成漏水问题,二是浪费供热能源,严重时威胁锅炉的正常运行。给供热单位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供热系统中出现气体时,该阀能自动开启,排出气体,当气体排出后,排气孔自动关闭的供热装置的自动排气止水控制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有排气孔(1)、阀盖(2)、密封垫(3)、内盖(4)、浮桶(5)、阀体(6)、进气孔(7)组成,阀盖内制有带排气孔(1)的圆锥台,内盖(4)上部制有与圆锥台位置相对应的凸槽,将密封垫(3)装入槽内,浮桶(5)的柱面上制有均匀分布的凸起,内盖(4)盖在浮桶(5)上,阀体内孔底部中制有圆锥台,侧部制有带进气孔的阀芯,并将浮桶装入阀体内孔中,将阀盖与阀体连接构成一整体结构。材料可采用高强度尼龙塑料。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实用的优点。并经过5公斤水压试验,12公斤破坏性水压试验,90℃抗热能力试验可达到不变形,强度不变,并排出气体而不漏水的理想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中1排气孔、2阀盖、3密封垫、4内盖、5浮桶、6阀体、7进气孔。首先将密封垫(4)装入与阀盖内制有带排气孔(1)的圆锥台位置相对应的内盖凸槽中,浮桶(5)的柱面上制有与内盖(4)外径相等,与阀体(6)内径为滑配合均匀分布的凸起,将内盖(4)盖在浮桶(5)上,为轻便浮桶上升,阀体(6)内孔底部制有圆锥台,在侧部制有与原供热装置阀门孔相配合带进气孔(7)的阀芯,将浮桶装入阀体(6)内圆锥台上,并可在阀体内孔中上下自由移动,阀盖(2)的内螺纹孔与底座外螺纹联接构成一整体结构,即可安装在原供热装置的阀门上,代替现有手动排气阀。其工作原理为当供热系统中无气体时,浮桶(5)靠水的浮力工作,此时浮力最大,浮桶(5)上浮至阀盖(2)圆锥台上排气孔尖端与内盖(4)凸台中的橡胶密封垫(3)线接触密封住排气孔而不漏水状态,当阀中气体逐渐增多时,阀体(6)内的水面也随之逐渐下降,致使浮桶底面与阀体中的凸台接触,此时来自供热系统中的气体沿空心桶柱面上的凸起间缝至排气孔(1)中排出。即可达到自动排气止水之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供热装置的自动排气止水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它有排气孔(1)、阀盖(2)、密封垫(3)、内盖(4)、浮桶(5)、阀体(6)、进气孔(7)组成,阀盖内制有带排气孔(1)的圆锥台,内盖(4)上部制有与圆锥台位置相对应的凸槽,将密封垫(3)装入槽内,浮桶(5)的柱面上制有均匀分布的凸起,内盖(4)盖在浮桶(5)上,阀体内孔底部中间制有圆锥台,侧部制有带进气孔的阀芯,并将浮桶装入阀体内孔中,将阀盖与阀体连接构成一整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气止水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控制阀可采用高强度尼龙塑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热装置的自动排气止水控制阀,它有排气孔、阀盖、密封垫、内盖、浮桶、阀体和进气孔组成,该结构具有当供热系统出现气体时,控制阀能自动开启,排出气体而不漏水,当气体排出后,排气孔自动关闭之效果。文档编号F16K31/22GK2230847SQ95222688公开日1996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陈禹 申请人:陈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热装置的自动排气止水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它有排气孔(1)、阀盖(2)、密封垫(3)、内盖(4)、浮桶(5)、阀体(6)、进气孔(7)组成,阀盖内制有带排气孔(1)的圆锥台,内盖(4)上部制有与圆锥台位置相对应的凸槽,将密封垫(3)装入槽内,浮桶(5)的柱面上制有均匀分布的凸起,内盖(4)盖在浮桶(5)上,阀体内孔底部中间制有圆锥台,侧部制有带进气孔的阀芯,并将浮桶装入阀体内孔中,将阀盖与阀体连接构成一整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禹
申请(专利权)人:陈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