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药物纳米混悬液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4023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药物纳米混悬液的装置,包括反应釜、进药部件和溶剂回收部件;所述反应釜顶部设有加料口、电机、用于连接进药部件的进药口、用于连接溶剂回收部件的溶剂出口,电机与设于反应釜内部的搅拌桨相连,反应釜底部设有出料口,反应釜上还设有加热部件,反应釜内部设有与进药口相连的旋转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装置通过设置反应釜、进药部件和溶剂回收部件,能够均匀地将水和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溶解,并与溶解于有机溶剂的药物充分混合,使药物更好的与表面活性剂接触,而加热搅拌有利于有机溶剂的回收,药物能更有效地形成纳米混悬液。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A device for preparing drug nano suspens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preparing drug nano suspension, which comprises a reaction kettle, a medicine feeding part and a solvent recovery part; the top of the reaction kettle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port, a motor, a medicine feeding port for connecting the medicine feeding part and a solvent outlet for connecting the solvent recovery part;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stirring paddle arranged inside the reaction kettle; the bottom of the reaction kettle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ing port for reacting The kettl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component,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reaction kettl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nozzle connected with the medicine inlet. The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venly mix and dissolve water and surfactant by setting a reaction kettle, a medicine feeding part and a solvent recovery part, and fully mix with the medicine dissolved in the organic solvent, so that the medicine can better contact with the surfactant, and the heating stirring is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the organic solvent, and the medicine can more effectively form a nano suspension.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药物纳米混悬液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纳米药物生产加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制备药物纳米混悬液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在研药物存在水溶性差的问题,这使潜在的优良药品不能上市或者不能充分发挥疗效,因此解决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非常迫切。目前常用的共溶剂增溶、环糊精包合和乳剂等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共溶剂存在有机溶剂毒副作用、配伍时药物析出等问题;环糊精包合对药物分子的大小有特殊要求;乳剂则要求药物在油相中有较高的溶解度。1994年Muller等研发的纳米混悬液可以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纳米混悬液是利用表面活性剂的稳定作用,将药物颗粒分散在水中,通过粉碎或者控制析晶技术形成稳定的纳米胶态分散体。纳米混悬液能有效解决药物的溶解问题,不仅适用于难溶于水而脂溶性强的药物,也适用于既难溶于水也难溶于油的药物。纳米混悬液作为一种中间剂型,可以进一步制备为适合口服、注射或其他给药途径的药物剂型,从而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纳米混悬液能提高制剂中的药物含量,特别适合大剂量、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和注射给药。反溶剂沉淀法是制备药物纳米混悬液的常用方法,研究与之配套使用的药物纳米混悬液制备装置,是纳米药物生产加工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药物纳米混悬液的装置,通过该装置能够成功制得药物纳米混悬液,提高难溶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制备药物纳米混悬液的装置,包括反应釜、进药部件和溶剂回收部件;所述反应釜顶部设有加料口、电机、用于连接进药部件的进药口、用于连接溶剂回收部件的溶剂出口,电机与设于反应釜内部的搅拌桨相连,反应釜底部设有出料口,反应釜上还设有加热部件,反应釜内部设有与进药口相连的旋转喷头。本技术所述装置通过设置反应釜、进药部件和溶剂回收部件,能够均匀地将水和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溶解,并与溶解于有机溶剂的药物充分混合,使药物更好的与表面活性剂接触,而加热搅拌有利于有机溶剂的回收,药物能更有效地形成纳米混悬液,提高难溶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该装置具体运行时,水和表面活性剂通过加料口进入反应釜,电机带动搅拌桨进行转动,对水和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溶解;旋转喷头喷雾均匀,转速可调,可以更好地将溶解于有机溶剂的药物投料于反应釜;加热部件可以调控反应釜的温度,加快表面活性剂的溶解以及加快有机溶剂的蒸发;制备好的药物纳米混悬液可以通过出料口排出。优选地,所述进药部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管和药物溶解器;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与进药口相连。所述药物溶解器是药物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容器。优选地,所述溶剂回收部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导管和溶剂回收器;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与溶剂出口相连。所述溶剂回收器是将有机溶剂进行回收利用的设备,反应釜通过加热和搅拌,有机溶剂挥发,通过溶剂回收器进行回收,适用于回收沸点低于水的有机溶剂。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件为设于反应釜外侧壁上的加热器。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件为设于反应釜夹套中的电热管。优选地,所述进药口与旋转喷头连接处设有滤菌膜,使得进入反应釜中的药物先经过滤菌膜过滤,有效去除细菌等污染物。优选地,所述溶剂出口上设有防止溶剂回流的膜组件,避免停止加热时造成的气压差引起有机溶剂回流的现象。优选地,所述反应釜内壁设有抗菌层。更优选地,所述抗菌层为纳米银抗菌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装置通过设置反应釜、进药部件和溶剂回收部件,能够均匀地将水和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溶解,并与溶解于有机溶剂的药物充分混合,使药物更好的与表面活性剂接触,而加热搅拌有利于有机溶剂的回收,药物能更有效地形成纳米混悬液。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述制备药物纳米混悬液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所述制备药物纳米混悬液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注:1-反应釜;2-进药部件;3-溶剂回收部件;4-出料口;5-加热部件;6-滤菌膜;7-膜组件;11-加料口;12-电机;13-进药口;14-溶剂出口;15-搅拌桨;16-旋转喷头;21-第一导管;22-药物溶解器;31-第二导管;32-溶剂回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但实施例并不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技术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实施例1一种制备药物纳米混悬液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反应釜1、进药部件2和溶剂回收部件3;反应釜1顶部设有加料口11、电机12、用于连接进药部件2的进药口13、用于连接溶剂回收部件3的溶剂出口14,电机12与设于反应釜1内部的搅拌桨15相连,反应釜1底部设有出料口4,反应釜1上还设有加热部件5,加热部件5为设于反应釜1外侧壁上的加热器;反应釜1内部设有与进药口13相连的旋转喷头16,进药口13与旋转喷头16连接处设有滤菌膜6;进药部件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管21和药物溶解器22,第一导管21的另一端与进药口13相连;溶剂回收部件3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导管31和溶剂回收器32,第二导管31的另一端与溶剂出口14相连,溶剂出口14上设有防止溶剂回流的膜组件7;反应釜1内壁设有纳米银抗菌层。本实施例所述装置通过设置反应釜1、进药部件2和溶剂回收部件3,能够均匀地将水和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溶解,并与溶解于有机溶剂的药物充分混合,使药物更好的与表面活性剂接触,而加热搅拌有利于有机溶剂的回收,药物能更有效地形成纳米混悬液,提高难溶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该装置具体运行时,水和表面活性剂通过加料口11进入反应釜1,电机12带动搅拌桨15进行转动,对水和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溶解;药物溶解器22是药物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容器;滤菌膜6使得进入反应釜1中的药物先经过滤菌膜6过滤,有效去除细菌等污染物;旋转喷头16喷雾均匀,转速可调,可以更好地将溶解于有机溶剂的药物投料于反应釜1;加热部件5可以调控反应釜1的温度,加快表面活性剂的溶解以及加快有机溶剂的蒸发;溶剂回收器是32将有机溶剂进行回收利用的设备,反应釜1通过加热和搅拌,有机溶剂挥发,通过溶剂回收器32进行回收,适用于回收沸点低于水的有机溶剂;膜组件7避免停止加热时造成的气压差引起有机溶剂回流的现象;制备好的药物纳米混悬液可以通过出料口4排出。实施例2一种制备药物纳米混悬液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反应釜1、进药部件2和溶剂回收部件3;反应釜1顶部设有加料口11、电机12、用于连接进药部件2的进药口13、用于连接溶剂回收部件3的溶剂出口14,电机12与设于反应釜1内部的搅拌桨15相连,反应釜1底部设有出料口4,反应釜1上还设有加热部件5,加热部件5为设于反应釜夹套中的电热管;反应釜1内部设有与进药口13相连的旋转喷头16,进药口13与旋转喷头16连接处设有滤菌膜6;进药部件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管21和药物溶解器22,第一导管21的另一端与进药口13相连;溶剂回收部件3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导管31和溶剂回收器32,第二导管31的另一端与溶剂出口14相连,溶剂出口14上设有防止溶剂回流的膜组件7;反应釜1内壁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药物纳米混悬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进药部件(2)和溶剂回收部件(3);所述反应釜(1)顶部设有加料口(11)、电机(12)、用于连接进药部件(2)的进药口(13)、用于连接溶剂回收部件(3)的溶剂出口(14),电机(12)与设于反应釜(1)内部的搅拌桨(15)相连,反应釜(1)底部设有出料口(4),反应釜(1)上还设有加热部件(5),反应釜(1)内部设有与进药口(13)相连的旋转喷头(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药物纳米混悬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进药部件(2)和溶剂回收部件(3);所述反应釜(1)顶部设有加料口(11)、电机(12)、用于连接进药部件(2)的进药口(13)、用于连接溶剂回收部件(3)的溶剂出口(14),电机(12)与设于反应釜(1)内部的搅拌桨(15)相连,反应釜(1)底部设有出料口(4),反应釜(1)上还设有加热部件(5),反应釜(1)内部设有与进药口(13)相连的旋转喷头(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药部件(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管(21)和药物溶解器(22);所述第一导管(21)的另一端与进药口(13)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秋华魏海涛赵云李涛林成锋高崇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试特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润华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