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枝纳米炭的医药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129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接枝纳米炭在制备用于淋巴示踪的靶向药物中的用途或用于直接杀死淋巴结内转移癌细胞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接枝纳米炭是纳米炭经过表面改性,接上亲水性基团的纳米炭,它可以直接在水中分散成接枝纳米炭混悬液,不需要分散助悬辅料,也不需要使用高剪切力研磨分散设备,具有比纳米炭混悬液更好的淋巴示踪和淋巴靶向治疗效果,同时可以直接杀死淋巴结内的转移癌细胞,可以作为淋巴靶向化疗药物使用。且表面活性基团增多,可与化疗药物共价键结合,为接枝纳米炭进一步开发成淋巴靶向化疗药物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枝纳米炭的医药用途,特别是接枝纳米炭混悬液在制备用于淋巴示踪(诊断)或淋巴靶向治疗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尚没有直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局部淋巴转移的靶向化疗药物,用于示踪恶性肿瘤局部淋巴结走向和分布的淋巴示踪剂,有美国的锝99同位素纳米微粒和国内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北美的阿霉素脂质体,具有一定的淋巴系统靶向性,但静脉给药后,主要聚积在肝脏和脾脏,不能有效到达恶性肿瘤的局部引流淋巴结。专利号ZL02113731.5,专利技术名称一种纳米炭混悬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用于示踪恶性肿瘤的区域引流淋巴结的纳米炭混悬液的制备方法。该技术的特点是由于纳米炭表面结构为疏水性质,不能直接在水溶液中分散形成纳米炭混悬液,因此必须加入分散助悬辅料,在高剪切力研磨分散设备的机械作用下,才能形成纳米炭混悬液。纳米炭混悬液注射到局部组织后,能够选择性进入局部组织的引流淋巴结,将这些淋巴结染黑,帮助医生肉眼辨别淋巴结,达到淋巴示踪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清扫这些淋巴结。但是,其中的分散助悬辅料导致混悬液的稠度变大,有碍于进一步提高淋巴示踪速度,而且,根据美国FDA的资料,作为分散助悬辅料的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接枝纳米炭在制备用于淋巴趋向性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4-3-26 200410022133.51.接枝纳米炭在制备用于淋巴趋向性药物中的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是指接枝纳米炭用于活体肿瘤手术中的淋巴示踪剂或用于直接杀死淋巴结内转移癌细胞的药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纳米炭是指纳米炭经过表面改性,接上亲水性基团COOH基、酚羟基和/或弱酸基团的纳米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纳米炭的粒径为5~250n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纳米炭的粒径为50~150n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纳米炭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混悬液,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不含助悬辅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每1000ml接枝纳米炭混悬液中含接枝纳米炭2.5-200克,混悬液pH值为6.0~8.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每1000ml接枝纳米炭混悬液中含接枝纳米炭50g,混悬液的pH值为6.7~7.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悬液是由下列方法制备a、制备接枝纳米炭;b、将接枝纳米炭分散于生理盐水中,用pH调节剂调节接枝纳米炭混悬液的pH值为6.0-8.0;c、将调节pH值后的接枝纳米炭混悬液通过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接枝纳米炭混悬液。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接枝纳米炭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纳米炭的氧化接枝反应将由炭黑纯化得到的纳米炭置于耐酸容器中,加入60-80%w/w浓HNO3,80~120℃回流;b、分离提取接枝纳米炭反应后的炭黑硝酸溶液降温到常温,分离,取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海邱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药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