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家博专利>正文

结构改进的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3029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结构改进的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其特征是在混合阀匣体底墙的冷、热水进水孔上方设一凹的圆型平衡阀下座坑,且在其平衡阀盖板的下表面的冷、热水进水孔部位设一内凹的圆型平衡阀上座坑,并在出水孔及平衡阀上座坑的周缘设置密封凹沟;藉由平衡阀密封凹沟和该匣体底墙的压迫,使匣体的平衡阀下座坑及盖板的平衡阀上座坑共同形成一止漏空间,而将该平衡阀体固定并密封在其中,组装时各构件均可准确定位,因而获至操作简易、组装迅速的效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热水混合阀,特别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尤指一种将冷热水调控单元与水压平衡阀结合成一体的组装装置。按本技术创作人先前在中国申请的申请号为98206166.8号“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专利案的追加再改进,该原创作案是藉于混合阀匣体底墙设一凹部,且在该凹部中的冷、热水进水孔上方设一下凹的平衡阀下座坑,并在该凹部中且沿着该底墙上预设的出水孔及该平衡阀下座坑的周缘而设置一密封凹沟;另外,还设有一具有与前述匣体的凹部对称外型的平衡阀盖板,且该平衡阀盖板上亦对称于前述匣体底墙而在该冷、热水进水孔下方设一凹入的平衡阀上座坑;据此,使该平衡阀盖板可被套置固定于该匣体凹部之内,并利用将一密封套置于该匣体底墙的密封凹沟中,使匣体的平衡阀下座坑及盖板的平衡阀上座坑共同形成一止漏空间,而可将一平衡阀体固定在其中,以达构件组装操作简易、迅速,以及组合后的构造坚定稳固不易松动的目的。虽原创作案确能达成原先所设定的创作目的,而深受业界及一般使用者所赞许,惟鉴于业界对相关技术的研发日新月异、不馀遗力,故申请人并不以此自满,乃更再尽力投入原母案的研究改进,其使致于完美实用;尤其在原创作中,该混合阀匣体底墙的凹部以及与该凹部对称外型的平衡阀盖板,是被设计成“凸”字状的外型,因其呈现多棱多角、稍嫌复杂的外型,而不利于套嵌组合,更因该等构件的组配位置处于长筒型的匣体底部,导致平衡阀体、密封圈及平衡阀上盖等构件置入的对位及组装操作困难,固有生产效率难以提高的困扰,为此乃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其主要是将平衡阀盖板以及据以搭配组合的混合阀匣体底墙的凹部空间,皆简化设计成圆型,因而使两者更便于嵌套组合,另外根据此一设计而将进出水孔、平衡阀座坑的位置作出适宜的调整,尤其将该平衡阀盖板的平衡阀上座坑深度增加,以及将密封凹沟设置于该平衡阀盖板的底表面,椐此使组合装配时,该平衡阀体可预先套结于密封圈上,利用密封圈嵌入定位于平衡阀盖板的密封凹沟以及平衡阀体嵌入该平衡阀上座中而暂时定位,再藉将混合阀匣体倒置而将该平衡阀盖板连同密封圈及平衡阀体一同推至该匣体底墙而组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其包含一匣体盖套,一组由摇杆、摇杆座、转接套帽、密封组成的摇杆控制装置、一活动碟片、一固定碟片、一碟片密封、一平衡阀盖板、一平衡阀密封、一平衡阀体以及一匣体,且将上述构件依序由上而下套组合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匣体的底墙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冷、热水进水孔及混合水的出水孔,而在该冷、热水进水孔上面设一下凹的圆型平衡阀下座坑;呈圆板状的平衡阀盖板上亦对称于前述匣体而设有贯穿的冷、热水进水孔及混合水的出水孔,且在该平衡阀盖板的下表面的冷、热水进水孔部位设一内凹的圆型平衡阀上座坑,并在该平衡阀盖板的下表面且沿着前述出水孔及该平衡阀上座坑的周缘而设置密封凹沟;当该平衡阀盖板套置固定于该匣体底墙上表面时,藉由平衡阀密封置于密封凹沟中且受该匣体底墙的压迫,使匣体的平衡阀下座坑及盖板的平衡阀上座坑共同形成一止漏空间,而将该平衡阀体固定并密封在其中。该平衡阀盖板上的圆型平衡阀上座坑深度略大于该平衡阀体外径的半径。该平衡阀盖板上的密封凹沟的深度亦略大于该平衡阀密封的圈条的半径。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组装时各构件均可准确定位,因而获致操作简易、组装迅速的效能。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构件分离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组合时的剖示图,显示各构件之间的组合关系;图3是本技术的匣体构件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全剖面视图;图5是图3的A-A剖面线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匣体构件的仰视图;图7是本技术平衡阀盖板构件的俯视图;图8是图7的全剖面视图;图9是图7的B-B剖面线的侧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平衡阀盖板构件的仰视图;图11是图10的C-C剖面线的部分剖视图。本技术主要是针对平衡阀组装结构再加改进,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大体上是包含一匣体盖套1,一组由摇杆、摇杆座、转接套帽、密封组成的摇杆控制装置2、一活动碟片3、一固定碟片4、一碟片密封5、一平衡阀盖板6、平衡阀密封7、一平衡阀体8以及一匣体9;如图3至图6所示,该匣体9上方周缘设扣孔91用来与匣体盖套1上的扣勾11搭配扣合;在该匣体9的底墙92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冷、热水进水孔94、95及混合水的出水孔96,而在该冷、热进水孔94、95上面设一下凹的圆型平衡阀下座坑97,再于匣体9的周墙面分别自底墙92向上延伸而设有导轨991。如图7至图11所示,该平衡阀盖板6呈圆板状,在该盖板周缘预设的导沟61恰可与前述匣体9的导轨991搭配,而将平衡阀盖板6套置固定于该匣体底墙92的上表面;该平衡阀盖板6上亦对称于前述匣体9而设有贯穿的冷、热水进水孔62、63及混合水的出水孔64,在该平衡阀盖板6的上表面沿着前述各贯穿水孔62、63、64的周缘与孔口的周缘保持适当距离而开设密封凹沟65,以及在盖板周缘的上表面分别向上延伸而设有导轨611。另外,在该平衡阀盖板6的下表面的冷、热水进水孔62、63部位设一内凹的圆型平衡阀上座坑66,并在该平衡阀盖板6的下表面且沿着前述出水孔64及该平衡阀上座坑66的周缘而设置密封凹沟67;尤其,当该平衡阀盖板6上的平衡阀上座坑66深度略大于该平衡阀体8外径的半径,以及该密封凹沟67的深度亦略大于该平衡阀密封7的圈条的半径,据此组合时使该平衡阀密封7及平衡阀体8得以预先嵌合定位于该凹沟67及上座坑66上,使构件组立时可准确定位而便于组装操作。当上述构件组立时,首先将该平衡阀密封7以其环圈71串套于该平衡阀体8的筒体中段部位而组合,再将该平衡阀密封7及平衡阀体8嵌置于该平衡阀盖板6下表面的密封凹沟67及平衡阀上座坑66中,以及在该盖板上表面的密封凹沟65中套设碟片密封5,然后将混合阀匣体9倒置而将该平衡阀盖板6连同碟片密封5、平衡阀密封7及平衡阀体8一同推至该匣体底墙92,使该平衡阀体8下半嵌入该匣体底墙92的平衡阀下座坑97之中而定位,之后该固定碟片4藉其导沟41与前述匣体9及平衡阀盖板6的导轨991、611搭配,而套入该匣体9之内定位压制于前述碟片密封5;该活动碟片3密接于固定碟片4上且上端面套置于该摇杆装置控制2的下方,而该摇杆装置控制2以其摇杆座轴套于匣体盖套1上,且该匣体盖套1扣接于匣体9上端而完成整体构件的组合。其中,当该平衡阀盖板6套置固定于该匣体底墙92上表面时,藉由平衡阀密封7置于密封凹沟67中且受该匣体底墙92的压迫,使匣体的平衡阀下座坑97及盖板的平衡阀上座坑66共同形成一止漏空间,而将该平衡阀体8固定并密封在其中。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改进的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其包含一匣体盖套,一组由摇杆、摇杆座、转接套帽、密封组成的摇杆控制装置、一活动碟片、一固定碟片、一碟片密封、一平衡阀盖板、一平衡阀密封、一平衡阀体以及一匣体,且将上述构件依序由上而下套组合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匣体的底墙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冷、热水进水孔及混合水的出水孔,而在该冷、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进的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其包含一匣体盖套,一组由摇杆、摇杆座、转接套帽、密封组成的摇杆控制装置、一活动碟片、一固定碟片、一碟片密封、一平衡阀盖板、一平衡阀密封、一平衡阀体以及一匣体,且将上述构件依序由上而下套组合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匣体的底墙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冷、热水进水孔及混合水的出水孔,而在该冷、热水进水孔上面设一下凹的圆型平衡阀下座坑;呈圆板状的平衡阀盖板上亦对称于前述匣体而设有贯穿的冷、热水进水孔及混合水的出水孔,且在该平衡阀盖板的下表面的 冷、热水进水孔部位设一内凹的圆型平衡阀上座坑,并在该平衡阀盖板的下表面且沿着前述出水孔及该平衡阀上座坑的周缘而设置密封凹沟;当该平衡阀盖板套置固定于该匣体底墙上表面时,藉由平衡阀密封置于密封凹沟中且受该匣体底墙的压迫,使匣体的平衡阀下座坑及盖板的平衡阀上座坑共同形成一止漏空间,而将该平衡阀体固定并密封在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博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