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053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双工位铣床,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机座及安装架,机座与底座滑动连接,机座上设有一个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机构;安装架设置有两个,安装架对称设置于底座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架上滑动连接有一个用于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工件固定机构,加工机构位于工件固定工位后侧,其输出端向前延伸到两个工件固定工位之间并对工件进行加工;其中工件固定机构的滑动方向与加工机构的滑动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工件固定机构相对于底座的位置及工件相对于工件固定机构的位置均可调整,便于在加工时随时调整工件与铣刀的相对位置;采用该种铣床配置成一条生产线时只需采用一条输送带,减小输送带的数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输送带的利用率。

Double station mil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ouble position mill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 organic base and a mounting frame are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base and the base are slidably connected, and a processing mechanism for processing the workpiec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mounting frame is arranged with two, the mounting frame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ase, and each mounting frame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a workpiece fixing machine for fixing the workpiece The processing mechanism is located at the back side of the fixed position of the workpiece, the output end of which extends forward between the two fixed positions of the workpiece and processes the workpiece, wherein the sliding direction of the fixed mechanism of the workpiec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sliding direction of the processing mechanism.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position of the workpiece fixing mechanism relative to the bas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workpiece relative to the workpiece fixing mechanism can be adjusted, so that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workpiece and the milling cutter can be adjusted at any time during the processing; when the milling machine is configured as a production line, only one conveyor belt needs to be used, which reduces the number of conveyor belts and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conveyor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工位铣床
本技术涉及加工机床领域,尤其涉及双工位铣床。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利用铣床来铣削工件。现有的铣床采输送带进行工件运输,并配合光电开关及夹紧机构对工件进行夹紧定位,此种方式在工件固定机构对工件夹紧后便无法调整,工件定位有误差时,无法矫正到正确位置,会导致加工出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此外,现有技术中生产线均采用呈直线排列的单工位铣床,每条生产线均需单独配置一条输送带,车间存在多条生产线时,该种结构对不利于对车间空间的充分利用,也需要配置多条输送带,各输送带的利用率也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布了双工位铣床,通过设置的位置可调整的工件固定机构和加工机构来调整工件与铣刀的相对位置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铣床在加工时工件定位出现误差时,位置无法矫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双工位铣床,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机座及安装架,机座与底座滑动连接,机座上设有一个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机构;安装架设置有两个,安装架对称设置于底座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架上滑动连接有一个用于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工件固定机构,加工机构位于工件固定工位后侧,其输出端向前延伸到两个工件固定工位之间并对工件进行加工;其中工件固定机构的滑动方向与加工机构的滑动方向垂直。作为优选,工件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为一块底板及两个相对的安装块围成的U形结构,两个安装块上分别设有顶针与夹爪,顶针与夹爪的端部伸入到固定架的开口内将工件固定于开口内。作为优选,夹爪与安装块旋转连接且该处的安装块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伸入到安装块内与夹爪连接,伺服电机驱动夹爪转动,从而驱动夹爪夹持的工件转动,以实现对工件进行旋转加工。作为优选,顶针与安装块滑动连接且该处的安装块上设有第一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推杆伸入到安装块内与顶针连接,推杆对顶针施加压力用于顶牢工件。作为优选,安装架的中部设有滑槽,底板上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安装架上设有第二推杆电机,第二推杆电机的推杆与滑块连接用于带动伸入到滑槽内的滑块沿滑槽滑动,从而调整工件的位置。作为优选,固定架开口一侧的底板上还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台及设置于安装台上的夹持臂,安装台的中部设有V形槽,夹持臂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安装台上且其自由端为弧形,两个夹持臂的自由端内壁配合V形槽对工件进行限位。作为优选,加工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座上的驱动电机和铣刀轴,驱动电机驱动铣刀轴转动,铣刀轴上设有至少一个铣刀且使得铣刀构成加工机构的输出端。作为优选,铣刀轴设有一个,其通过一个驱动电机驱动;或铣刀轴设有两个,其通过两个驱动电机独立驱动;或铣刀轴设有两个,其通过一个驱动电机驱动,两个铣刀轴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驱动电机同时驱动两个铣刀轴转动,两个铣刀轴的间距与两个工件固定机构上工件的间距相同。作为优选,底座上设有滑轨,机座的底部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动板,底座上设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推杆与滑动板或机座连接用于推动机座沿滑轨移动。作为优选,滑动板上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拧紧后抵靠于底座顶面对滑动板及其上方的机座起到稳固作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双工位铣床中的工件固定机构相对于底座的位置及工件相对于工件固定机构的位置均可调整,便于在加工时随时调整工件与铣刀的相对位置;可进行单工位加工、双工位同时加工及双工位独立加工三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客户的加工选择,且采用该种铣床配置成一条生产线时只需采用一条输送带,减小输送带的数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输送带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限位机构的主视图。图5为限位机构的俯视图。图中:1—工件、2—加工形成的铣槽、10—工件固定机构、11a,11b—固定架、12—安装块、13—安装台、4—工件加工端、15—底板、16—V形槽、17—夹持臂、18—紧固螺栓、19a,19b—旋转轴线、20—加工机构、21—夹爪、22—伺服电机、24a,24b—铣刀轴、26a,26b—铣刀、27—机座、28—驱动电机、30—传动齿轮、35—滑动板、36—滑轨、37—底座、38a,38b—安装架、39—第二推杆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双工位铣床,如图2、图3所示,其包括底座37,底座37上设有机座27及安装架38a,38b,机座27与底座37滑动连接,其上设有底座37上设有一个用于对工件1进行加工的加工机构20;安装架38a,38b设置有两个,安装架38a,38b对称设置于底座37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架38a,38b上滑动连接有一个用于对工件1进行固定的工件固定机构10,加工机构20位于工件1固定工位后侧,其输出端向前延伸到两个工件1固定工位之间并对工件1进行加工;工件固定机构10的滑动方向与加工机构20的滑动方向垂直,优选的,工件固定机构10沿竖直方向滑动,加工机构20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的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均参照地平面而言。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工件固定机构10包括设置于安装架38a,38b上的固定架11a,11b,固定架11a,11b为一块底板15及两个相对的安装块12围成的U形结构,两个安装块12上分别设有顶针与夹爪21,顶针与夹爪21的端部伸入到固定架11a,11b的开口内将工件1固定于开口内。作为优选,如图2、图3所示,夹爪21与安装块12旋转连接且该处的安装块12上设有伺服电机22,伺服电机22的旋转轴伸入到安装块12内与夹爪21连接,伺服电机22驱动夹爪21转动,旋转轴线为19a,19b,从而驱动夹爪21夹持的工件1转动,以实现对工件1进行旋转加工。顶针与安装块12滑动连接且该处的安装块12上设有第一推杆电机,第一推杆电机的推杆伸入到安装块12内与顶针14连接,推杆对顶针14施加压力用于顶牢工件1。其中夹爪21与顶针14与工件1两端的连接。其中第一推杆电机未在图中示出。作为优选,如图2、图3所示,固定架11a,11b的中部设有滑槽,底板15上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安装架38a,38b上设有第二推杆电机39,第二推杆电机39的推杆与滑块连接用于带动伸入到滑槽内的滑块沿滑槽滑动,从而调整工件1的位置。其中滑槽与滑块未示出。作为优选,如图2、图4、图5所示,固定架11a,11b开口一侧的底板15上还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台13及设置于安装台13上的夹持臂17,安装台13的中部设有V形槽16,夹持臂17通过紧固螺栓18固定于安装台13上且其自由端为弧形,两个夹持臂17的自由端内壁配合V形槽16对工件1进行限位。先进行定位,在拧紧紧固螺栓18将夹持臂17固定。作为优选,如图2、图3所示,加工机构20包括设置于机座27上的驱动电机28和铣刀轴24a,24b,驱动电机28驱动铣刀轴24a,24b转动,铣刀轴24a,24b上设有至少一个铣刀26a,26b且使得铣刀26a,26b构成加工机构的输出端。作为优选,如图2、图3所示,铣刀轴24a,24b设有一个,其通过一个驱动电机28驱动;或铣刀轴24a,24b设有两个,其通过两个驱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工位铣床,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机座及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机座与底座滑动连接,机座上设有一个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机构;安装架设置有两个,安装架对称设置于底座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架上滑动连接有一个用于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工件固定机构,加工机构位于工件固定工位后侧,其输出端向前延伸到两个工件固定工位之间并对工件进行加工;其中工件固定机构的滑动方向与加工机构滑动方向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工位铣床,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机座及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机座与底座滑动连接,机座上设有一个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机构;安装架设置有两个,安装架对称设置于底座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架上滑动连接有一个用于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工件固定机构,加工机构位于工件固定工位后侧,其输出端向前延伸到两个工件固定工位之间并对工件进行加工;其中工件固定机构的滑动方向与加工机构滑动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铣床,其特征在于:工件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为一块底板及两个相对的安装块围成的U形结构,两个安装块上分别设有顶针与夹爪,顶针与夹爪的端部伸入到固定架的开口内将工件固定于开口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铣床,其特征在于:夹爪与安装块旋转连接且该处的安装块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与夹爪的端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工位铣床,其特征在于:顶针与安装块滑动连接且该处的安装块上设有第一推杆电机,第一推杆电机的推杆与顶针的端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位铣床,其特征在于:安装架的中部设有滑槽,底板上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安装架上设有第二推杆电机,第二推杆电机的推杆与滑块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丹杨兆平刘先翔
申请(专利权)人:宜都市博胜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