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粒切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03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胶粒切粒机,其包括机架、挤出机头、水冷装置、以及空冷装置;所述挤出机头呈圆柱体状且中轴线与地面相水平,所述挤出机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与挤出机的挤出口相连接;所述切粒组件朝向所述挤出机头的挤出口且与所述挤出机头在所述机架上的两侧相对设置;所述水冷装置一部分包裹在所述挤出机头上,且与所述挤出机头的出料口相远离,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挤出机头下方且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空冷装置沿所述切粒组件的外周周向设置且朝向所述挤出机头的挤出口吹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塑胶粒的合格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胶粒切粒机
本技术涉及塑胶粒切粒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胶粒切粒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塑胶粒切粒机与挤出机相连接,挤出机将塑胶挤出后,通过塑胶粒切粒机上的挤出机头将塑胶挤出,配合旋转的刀具将挤出机头挤出的塑胶切成塑胶粒或塑胶条。但是挤出机对挤出的塑胶进行简单的冷却处理,使塑胶存在得不到充分的冷却处理的可能,进而会影响到塑胶在切割过程,因塑胶未得到充分的冷却硬度不高,在刀具旋转切割时产生一定的形变,使塑胶粒达不到使用要求,从而降低塑胶粒的合格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塑胶存在得不到充分的冷却处理的可能,进而会影响到塑胶在切割过程,因塑胶未得到充分的冷却硬度不高,在刀具旋转切割时产生较大的形变,使塑胶粒达不到使用要求,从而降低塑胶粒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塑胶粒的合格率的塑胶粒切粒机。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塑胶粒切粒机,包括机架、挤出机头、水冷装置、空冷装置;所述挤出机头呈圆柱体状且中轴线与地面相水平,所述挤出机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与挤出机的挤出口相连接,所述切粒组件朝向所述挤出机头的挤出口且与所述挤出机头在所述机架上的两侧相对设置,所述水冷装置一部分包裹在所述挤出机头上,且与所述挤出机头的出料口相远离,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挤出机头下方且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空冷装置沿所述切粒组件的外周周向设置且朝向所述挤出机头的挤出口吹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塑胶经挤出机挤出后,通过塑胶粒切粒机的挤出机头的过程中,在水冷装置的作用下,对经过塑胶挤出机头中的塑胶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在塑胶从挤出机头的挤出口挤出之后,在风冷装置的作用下,对塑胶进行再次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水冷装置以及空冷装置的共同作用下,使塑胶能够得到较充分地冷却,进而提升挤出后的塑胶的硬度,从而在切粒组件作用时,不会产生较大地形变,切割后的塑胶粒能够达到使用能够使用要求,进而提高塑胶粒的合格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冷装置包括水箱、进水管、套筒以及喷头;水箱位于所述挤出机头中轴线下方的所述机架上,所述套筒呈圆柱体状且内部中空,所述套筒中轴线的两端开口且所述套筒的侧壁中空,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所述水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套筒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套筒外表面上与地面最远离的顶点,所述套筒与所述挤出机头的中轴线重合且通过两端的开口套设在所述挤出机头上,多个所述喷头设于所述套筒内壁上且朝向所述挤出机头外表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从水箱中经由进水管进入到套筒中,由套筒上的喷头,朝向挤出机头表面进行喷水,间接地对经过挤出机头的塑胶进行冷却,实现对塑胶的间接降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头共四组,每组四个,四组喷头在所述套筒的两端开口之间均匀间隔布置;每组的四个喷头沿所述套筒内壁周向均匀布置,且每组中的两个在所述套筒内壁的竖向最大直径的两侧相对设置,另两个在所述套筒内壁纵向最大直径的两侧相对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喷头喷出的水能够尽可能地覆盖挤出机头表面,进而间接地增强对塑胶经过挤出机头时的冷却作用,最后使塑胶在切割之前硬度能够得到提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冷装置还设有出水管;述出水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套筒壁,另一端与所述水箱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以个循环的水冷装置,在实现对塑胶进行冷却的同时,实现对水的循环使用,使一次添加水资源便可得到多次的重复使用,达到对水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头到所述挤出机头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挤出机头直径的一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水通过喷头喷出后能够尽可能的覆盖挤出机头的表面,达到较佳的冷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与所述挤出机头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挤出机头上;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套筒相接处设为凹槽形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水冷处理的过程中,提高套筒在与挤出机头的连接处的密封性,限制水从套筒在与挤出机头的连接处渗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长度设置为所述挤出机头长度的三分之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水冷装置能够在塑胶经过挤出机头时,对其进行较充分的冷却,进而更进一步地提升塑胶的硬度,提升后续切粒所得的塑胶粒的合格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冷装置为风扇;所述风扇沿所述切粒组件的周向均匀布置,朝向所述挤出机头挤出口吹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合水冷装置的共同使用,通过吹风对塑胶在切粒之前进行充分地冷却,使塑胶在切粒之前的冷却更为充分。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在塑胶经挤出机挤出后,通过塑胶粒切粒机的挤出机头的过程中,在水冷装置的作用下,对经过塑胶挤出机头中的塑胶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在塑胶从挤出机头的挤出口挤出之后,在风冷装置的作用下,对塑胶进行再次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水冷装置以及空冷装置的共同作用下,使塑胶能够得到较充分地冷却,进而提升挤出后的塑胶的硬度,从而在切粒组件作用时,不会产生较大地形变,切割后的塑胶粒能够达到使用能够使用要求,进而提高塑胶粒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挤出机头;3、水冷装置;31、水箱;32、进水管;33、套筒;34、喷头;35、出水管;4、空冷装置;41、风扇;5、切粒组件;51、电机;52、传动轮;53、转轴;54、扇叶刀;6、气冷装置;61、吹风机;62、干冰箱;63、吹风管;64、送风管;7、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塑胶粒切粒机,包括机架1、挤出机头2、水冷装置3、空冷装置4。挤出机头2呈圆柱体状且中轴线与地面相水平,挤出机头2安装在机架1上,与挤出机的挤出口相连接;切粒组件5朝向挤出机头2的挤出口且与挤出机头2在机架1上的两侧相对设置;水冷装置3一部分包裹在挤出机头2上,且与挤出机头2的出料口相远离,另一部分位于挤出机头2下方且设于机架1上;空冷装置4沿切粒组件5的外周周向设置且朝向挤出机头2的挤出口吹风。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塑胶经挤出机挤出后,通过塑胶粒切粒机的挤出机头2的过程中,在水冷装置3的作用下,对经过塑胶挤出机头2中的塑胶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在塑胶从挤出机头2的挤出口挤出之后,在风冷装置的作用下,对塑胶进行再次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水冷装置3以及空冷装置4的共同作用下,使塑胶能够得到较充分地冷却,进而提升挤出后的塑胶的硬度,从而在切粒组件5作用时,不会产生较大地形变,切割后的塑胶粒能够达到使用能够使用要求,进而提高塑胶粒的合格率。参照图2,空冷装置4包括水箱31、进水管32、套筒33以及喷头34。水箱31位于挤出机头2中轴线下方的机架1上;套筒33呈圆柱体状且内部中空,套筒33中轴线的两端开口且套筒33的侧壁中空;进水管32一端与水箱31连接,另一端与套筒33连接;进水管32与套筒33的连接处位于套筒33外表面上与地面最远离的顶点;套筒33与挤出机头2的中轴线重合且通过两端的开口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粒切粒机,包括切粒组件(5),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挤出机头(2)、水冷装置(3)、以及空冷装置(4);所述挤出机头(2)呈圆柱体状且中轴线与地面相水平,所述挤出机头(2)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与挤出机的挤出口相连接,所述切粒组件(5)朝向所述挤出机头(2)的挤出口且与所述挤出机头(2)在所述机架(1)上的两侧相对设置,所述水冷装置(3)一部分包裹在所述挤出机头(2)上,且与所述挤出机头(2)的出料口相远离,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挤出机头(2)下方且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空冷装置(4)沿所述切粒组件(5)的外周周向设置且朝向所述挤出机头(2)的挤出口吹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粒切粒机,包括切粒组件(5),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挤出机头(2)、水冷装置(3)、以及空冷装置(4);所述挤出机头(2)呈圆柱体状且中轴线与地面相水平,所述挤出机头(2)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与挤出机的挤出口相连接,所述切粒组件(5)朝向所述挤出机头(2)的挤出口且与所述挤出机头(2)在所述机架(1)上的两侧相对设置,所述水冷装置(3)一部分包裹在所述挤出机头(2)上,且与所述挤出机头(2)的出料口相远离,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挤出机头(2)下方且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空冷装置(4)沿所述切粒组件(5)的外周周向设置且朝向所述挤出机头(2)的挤出口吹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粒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装置(4)包括水箱(31)、进水管(32)、套筒(33)以及喷头(34);水箱(31)位于所述挤出机头(2)中轴线下方的所述机架(1)上,所述套筒(33)呈圆柱体状且内部中空,所述套筒(33)中轴线的两端开口且所述套筒(33)的侧壁中空,所述进水管(32)一端与所述水箱(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33)连接,所述进水管(32)与所述套筒(33)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套筒(33)外表面上与地面最远离的顶点,所述套筒(33)与所述挤出机头(2)的中轴线重合且通过两端的开口套设在所述挤出机头(2)上,多个所述喷头(34)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荣
申请(专利权)人:日彩复合塑料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