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连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541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连接工装,所述车辆连接工装具体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中间连接框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纵梁;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纵梁;所述中间连接框架包括至少三根连接横梁,所述至少三根连接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纵梁、所述第二连接纵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连接工装可以实现多台车辆的叠放连接,用于测试车辆的车身强度。采用所述车辆连接工装对车辆的车身强度进行测试时,测试后车辆可修复,测试结构简单,测试成本较低,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可以对用户进行再次验证。

A kind of vehicle connection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连接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连接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对于车辆的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车辆的车身强度作为车辆安全中的一项重要安全指标项,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关注。现有的技术中,车辆的车身强度往往通过压力设定试验来测试,具体的操作过程为:采用专用的车身强度测试设备对车辆的车身施加设定的压力,直至将车身完全压溃,然后输出测试数据。也就是说,现有的车身强度测试试验是一种破坏性试验,测试后车身被压溃不可修复,测试设备复杂,测试成本较高,而且,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不能对用户进行再次验证,用户很难直观的体验车辆的车身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连接工装,以解决现有的车辆在车身强度测试时,测试后车身被压溃不可修复,而且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不能对用户进行再次验证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连接工装,所述车辆连接工装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中间连接框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纵梁,所述第一连接纵梁上设有主支撑面以及与所述主支撑面连接的支撑槽,所述主支撑面用于支撑第一车辆底部的车身门槛纵梁,所述支撑槽用于支撑第一车辆底部的车体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纵梁,所述第二连接纵梁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中间连接框架连接,所述第二侧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第二车辆的顶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框架包括至少三根连接横梁,所述至少三根连接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上的第一连接纵梁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上的第二连接纵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纵梁上的所述支撑槽包括:第一支撑槽、第二支撑槽;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槽和所述第二支撑槽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纵梁的两端,分别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车辆底部的前、后车体支撑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纵梁上的所述支撑槽还包括:第三支撑槽;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槽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槽和所述第二支撑槽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二支撑槽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槽上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孔;则所述车辆连接工装还包括:第一螺栓;其中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二支撑槽上的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车辆底部的前、后车体支撑板连接,实现所述第一车辆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之间的预紧定位;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三支撑槽上的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连接纵梁连接,辅助所述第一车辆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之间的预紧定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纵梁上的所述第二侧为曲面结构,所述曲面结构的结构与所述第二车辆顶部的行李架安装槽的结构适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纵梁上的所述第二侧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车辆顶部的行李架安装槽上的行李架安装孔相对;则所述车辆连接工装还包括:第二螺栓;其中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车辆的所述行李架安装孔,以及第所述二连接纵梁上的所述第二螺纹孔,连接所述第二车辆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框架的所述至少三根横梁包括:第一连接横梁、第二连接横梁以及第三连接横梁;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横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梁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车辆、所述第二车辆的A柱位置、C柱位置相对,所述第三连接横梁与所述第一车辆、所述第二车辆的B柱位置相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横梁、所述第二连接横梁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横梁的两端的一侧设有抬高横梁;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横梁、所述第二连接横梁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横梁与所述第一连接纵梁之间通过所述抬高横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横梁的两端与所述抬高横梁相对的另一侧上设有垫块;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横梁与所述第二连接纵梁之间通过所述垫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横梁、所述第二连接横梁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横梁与所述第一连接纵梁、所述第二连接纵梁之间设有加强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连接工装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连接工装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可以用于连接支撑第一车辆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以用于连接固定第二车辆的顶部,这样,就可以实现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的叠放连接。由于所述车辆连接工装可以实现多台车辆的叠放连接,因此,所述车辆连接工装可以用于测试车辆的车身强度。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所述车辆连接工装对车辆的车身强度进行测试时,测试后车辆可修复,测试结构简单,测试成本较低,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可以对用户进行再次验证,使得用户可以较为直观的体验车辆的车身强度,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辆连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辆连接工装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车辆连接工装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第一连接纵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连接纵梁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第二连接纵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第二连接纵梁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第一连接横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第二连接横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第三连接横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连接结构,111-第一连接纵梁,112-主支撑面,113-支撑槽,1131-第一支撑槽,1132-第二支撑槽,1133-第三支撑槽,1134-第一螺纹孔,1135-第一螺栓,114-第一减重孔,115-第一定位销,12-第二连接结构,121-第二连接纵梁,122-第一侧;123-第二侧,124-连接部,125-第二螺纹孔,126-第二螺栓,127-第二减重孔,128-第二定位销,13-中间连接框架,131-第一连接横梁,132-第二连接横梁,133-第三连接横梁,134-抬高横梁,135-垫块,136-加强结构,14-第一车辆,141-车身门槛纵梁,142-车体支撑板,15-第二车辆,151-行李架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是指相对车辆的前进方向,所述车辆的顶部、底部。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连接工装,所述车辆连接工装具体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中间连接框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纵梁,所述第一连接纵梁上设有主支撑面以及与所述主支撑面连接的支撑槽,所述主支撑面可以用于支撑第一车辆底部的车身门槛纵梁,所述支撑槽可以用于支撑第一车辆底部的车体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纵梁,所述第二连接纵梁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中间连接框架连接,所述第二侧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以用于与第二车辆的顶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框架可以包括至少三根连接横梁,所述至少三根连接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连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连接工装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中间连接框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纵梁,所述第一连接纵梁上设有主支撑面以及与所述主支撑面连接的支撑槽,所述主支撑面用于支撑第一车辆底部的车身门槛纵梁,所述支撑槽用于支撑第一车辆底部的车体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纵梁,所述第二连接纵梁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中间连接框架连接,所述第二侧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第二车辆的顶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框架包括至少三根连接横梁,所述至少三根连接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上的第一连接纵梁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上的第二连接纵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连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连接工装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中间连接框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纵梁,所述第一连接纵梁上设有主支撑面以及与所述主支撑面连接的支撑槽,所述主支撑面用于支撑第一车辆底部的车身门槛纵梁,所述支撑槽用于支撑第一车辆底部的车体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纵梁,所述第二连接纵梁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中间连接框架连接,所述第二侧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第二车辆的顶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框架包括至少三根连接横梁,所述至少三根连接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上的第一连接纵梁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上的第二连接纵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连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纵梁上的所述支撑槽包括:第一支撑槽、第二支撑槽;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槽和所述第二支撑槽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纵梁的两端,分别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车辆底部的前、后车体支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连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纵梁上的所述支撑槽还包括:第三支撑槽;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槽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槽和所述第二支撑槽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连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二支撑槽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槽上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孔;则所述车辆连接工装还包括:第一螺栓;其中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二支撑槽上的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车辆底部的前、后车体支撑板连接,实现所述第一车辆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之间的预紧定位;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三支撑槽上的第一螺纹孔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瑞祥郭浩鹏宫瑞伟张书任张印权桑兵兵胡志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