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频隔振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09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频隔振座椅,包括椅面及设于椅面下方的隔振平台,所述隔振平台的前后两侧设有连接导杆,所述连接导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隔振平台上,下端通过传导机构连接至弹簧阻尼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低频隔振座椅,结构简单紧凑、低频隔振效果好,满足车辆在恶劣路况或者非铺装路面对座椅隔振的需求,同时座椅成本低、可靠性及舒适性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A low frequency vibration isolation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频隔振座椅
本技术属于汽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负刚度的低频隔振座椅。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是汽车中乘员、驾驶员乘座的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乘员、驾驶员的质量,同时缓解由路面不平传给人体的冲击和衰减引起的振动。汽车座椅作为衰减车辆振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整车的舒适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以及在非铺装路面行驶的车辆,由于工作环境的限制和恶劣路况的影响,低频振动对司乘人员伤害越来越受到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可知,近年来,低频振动易造成的颈椎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等,如果长期暴露在振动环境中,可能会引起人的胃下垂,腰椎盘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等。因此,提高座椅的低频隔振性能,对避免人体内脏器官遭受冲击损伤及驾驶疾病的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车辆用座椅各有优缺点,具有隔振性能的车辆用座椅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可控悬架座椅,此种座椅是基于控制理论对座椅悬架系统进行设计和控制,因而需要配备相应的控制单元和可控悬架系统。虽然其隔振效果较好,但其成本高、可靠性差,电液、电气动主动减振系统的执行机构的控制,随着座椅运动状态的改变,进而做出相应的变化。由于座椅主动悬架系统要求座椅悬架系统的驱动机构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就必然将导致主动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系统能量消耗大,抗干扰能力差,如果在主动控制失效的情况下,整个主动悬架系统控制就形同虚设,相当于被动悬架,甚至可能导致减振效果还不如被动悬架,这些情况就使得主动、半主动座椅悬架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制约了其在车辆上应用的普及性,仅应用在少数车辆上。第二种是线性隔振座椅,一般为传统的被动隔振线性悬架座椅,此种座椅具有线性悬架系统,成本低、应用广泛,但很难在不同道路情况下提供给乘坐人员较好的舒适性,且其低频隔振效果较差;第三种是非线性隔振座椅,此种座椅隔振效果较好,但限于座椅领域研究人员周知,仅将剪式机构作为座椅垂向运动导向机构,而需额外根据非线性隔振理论对座椅的隔振机构进行单独设计,导向机构与隔振机构相互独立,致使悬架系统结构复杂、不紧凑、占用空间大,不便于安装,而且需要的精密零部件多,成本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差,导致尚无成熟的高性能低频隔振座椅面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可靠性及舒适性高的低频隔振座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低频隔振座椅,包括椅面及设于椅面下方的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平台的前后两侧设有连接导杆,所述连接导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隔振平台上,下端通过传导机构连接至弹簧阻尼器。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技术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所述椅面的下方设有连接至地板上的底面,所述传导机构对称布置在所述底面的前后两侧。所述传导机构包括导向轮及连接至所述弹簧阻尼器的水平导杆,所述导向轮通过连接轴连接在导向槽内可在所述导向槽内沿前后方向运动。所述连接导杆倾斜布置在所述椅面两侧,所述连接导杆包括导杆本体及连接在所述导杆本体下端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弹簧阻尼器包括弹簧阻尼器外壳及设于所述弹簧阻尼器外壳内沿前后水平方向布置的阻尼弹簧。所述弹簧阻尼器外壳内设有弹簧阻尼器底板,所述弹簧阻尼器底板上设有安装所述阻尼弹簧的弹簧导杆,所述弹簧导杆上端穿过压紧挡板,压紧螺母连接在所述弹簧导杆上端固定压紧所述阻尼弹簧。所述导向槽的一侧与所述底面连接另一侧连接所述弹簧阻尼器外壳。所述隔振平台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称倾斜支撑连接在所述底面上的弹簧减震器。所述弹簧减震器的上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隔振平台上,下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底面上。所述隔振平台与所述底面之间设有竖直布置的垂向减震弹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低频隔振座椅,结构简单紧凑、低频隔振效果好,满足车辆在恶劣路况或者非铺装路面对座椅隔振的需求,同时座椅成本低、可靠性及舒适性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隔振座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隔振系统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阻尼器及传导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传导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连接导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阻尼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椅面,2、底面,3、垂向减震弹簧,4、弹簧减震器,5、连接导杆,51、导杆本体,52、第一连接段,53、连接孔,54、调节螺母,6、弹簧阻尼器,61、弹簧阻尼器外壳,62、弹簧阻尼器底板,63、阻尼弹簧,64、压紧挡板,65、弹簧导杆,66、压紧螺母,67、水平导杆连接耳,7、传导机构,71、导向轮,72、连接轴,73、第二连接段,74、水平导杆,75、导向槽,8、隔振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这种低频隔振座椅,如图1、2、3所示,包括椅面1及设于椅面1下方的隔振平台8,隔振平台8的前后两侧设有连接导杆5,连接导杆5的上端连接在隔振平台8上,下端通过传导机构7连接至弹簧阻尼器6。本技术中通过连接导杆5,传导机构7,弹簧阻尼器6共同构建成基于连杆弹簧的负刚度结构,并且此负刚度结构与隔振平台8左右两侧倾斜布置的正刚度弹簧减振器4并联,形成正负刚度并联机构的主隔振系统。当座椅受到一般负载时,来自车身的激励振动先通过在座椅的椅面1传至隔振平台8,通过与隔振平台8连接的前后连接导杆5把负载所产生的力传给传导机构7,通过传导机构将振动激励传至弹簧阻尼器6,以起到隔振作用。本技术中,如图1所示,椅面1的下方设有连接至地板上的底面2,传导机构7对称布置在底面2的前后两侧。本技术中,如图3、4所示,传导机构7包括导向轮71及连接至弹簧阻尼器6的水平导杆74,导向轮71通过连接轴72连接在导向槽75内,导向轮71可在导向槽75内沿前后方向运动。水平导杆74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段73连接在连接轴72上,另一端连接至设于压紧挡板64上的水平导杆连接耳67上。本技术中,如图1、2、3所示,连接导杆5倾斜布置在椅面1两侧,如图5所示,连接导杆5包括导杆本体51及连接在导杆本体下端的第一连接段52,第一连接段52连接在连接轴72上,其中第一连接段52连接段为两平行间隔布置的连接卡爪,导向轮位于两连接卡爪之间,在连接卡爪上设有连接在连接轴上的连接孔53。此种结构布置以保证稳定的传导过程。本技术中,如图6所示,弹簧阻尼器6包括弹簧阻尼器外壳61及设于弹簧阻尼器外壳61内沿前后水平方向布置的阻尼弹簧63。弹簧阻尼器外壳61内设有弹簧阻尼器底板62,弹簧阻尼器底板62上设有安装阻尼弹簧63的弹簧导杆65,弹簧导杆65上端穿过压紧挡板64,压紧螺母66连接在弹簧导杆65上端以固定压紧阻尼弹簧63。本技术中,优选的,弹簧阻尼器外壳61内设有间隔平行布置的两组弹簧导杆65。即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实施例中,弹簧阻尼器6包括一对阻尼弹簧63,外部的弹簧阻尼器外壳61,两个用于安装阻尼弹簧663的弹簧导向杆65,压紧挡板64及压紧螺母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频隔振座椅,包括椅面及设于椅面下方的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平台的前后两侧设有连接导杆,所述连接导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隔振平台上,下端通过传导机构连接至弹簧阻尼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频隔振座椅,包括椅面及设于椅面下方的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平台的前后两侧设有连接导杆,所述连接导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隔振平台上,下端通过传导机构连接至弹簧阻尼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隔振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面的下方设有连接至地板上的底面,所述传导机构对称布置在所述底面的前后两侧。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频隔振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机构包括导向轮及连接至所述弹簧阻尼器的水平导杆,所述导向轮通过连接轴连接在导向槽内可在所述导向槽内沿前后方向运动。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频隔振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杆倾斜布置在所述椅面两侧,所述连接导杆包括导杆本体及连接在所述导杆本体下端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频隔振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阻尼器包括弹簧阻尼器外壳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龙时培成刘光中张征宇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