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位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40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位电路,复位电路包括线缆连接器、线缆状态检测器和复位芯片;复位芯片与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连接,用于控制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与线缆连接器连接,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出端与复位芯片的复位端口连接,用于根据线缆连接器接入线缆的个数,控制复位端口执行复位操作。复位端口执行复位操作后,复位芯片可以根据线缆接口接入线缆的个数,调整复位端口的数据带宽,从而保证复位端口提供的数据带宽和线缆总带宽的一致性。该复位电路通过硬件设备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复位端口的复位操作,硬件电路不受网络信号的影响,提升了端口复位的稳定性。

A reset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位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端口复位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位电路。
技术介绍
复位电路是一种用来使电路恢复到起始状态的电路设备,它的操作原理与计算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启动原理和手段有所不同。复位电路,就是利用它把电路恢复到起始状态。就像计算器的清零按钮的作用一样,以便回到原始状态,重新进行计算。非透明桥接(Non-transparentBridging,NTB)的功能和透明桥很相似,其主要差别只有一点,即在非透明桥的两边都有智能设备或处理器,并且他们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而且非透明桥一边的主机不能看到桥另一边的完整地址或I/O空间。每个处理器把非透明桥的另一边看做一个端点(endpoint),并把它映射到自己的地址空间。通常一颗PCIEswitch芯片包含多个NTB端口,每个端口都有自己的复位引脚。现有的技术大多采用软件检测各个端口的状态,在检测到线缆数量变化或端口异常时通过软件控制端口复位。软件控制端口复位的稳定性较差。可见,如何提升端口复位的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位电路,可以提升端口复位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位电路,包括线缆连接器、线缆状态检测器和复位芯片;所述复位芯片与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线缆连接器连接,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复位芯片的复位端口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线缆连接器接入线缆的个数,控制所述复位端口执行复位操作。可选的,所述线缆连接器包括四个线缆接口;所述复位芯片的第一复位端口与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连接;所述复位芯片的第二复位端口与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连接。可选的,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包括第一线缆状态检测器和第二线缆状态检测器;所述复位芯片分别与第一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以及第二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连接,用于在第一复位模式下,控制第一线缆状态检测器以及第二线缆状态检测器使能;第一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连接,第一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复位芯片的第一复位端口连接,用于在第一复位模式下当所述第一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接口插入线缆时,控制所述第一复位端口复位;第二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连接,第二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复位芯片的第二复位端口连接,用于在第一复位模式下当所述第三接口以及所述第四接口插入线缆时,控制所述第二复位端口复位。可选的,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还包括第三线缆状态检测器;所述复位芯片与所述第三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连接,用于在第一复位模式下,禁止所述第三线缆状态检测器使能;在第二复位模式下,禁止所述第一线缆状态检测器和所述第二线缆状态检测器使能,并控制所述第三线缆状态检测器使能;所述复位芯片的第一复位端口与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连接;第三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连接,第三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复位芯片的第一复位端口连接,用于在第二复位模式下当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以及所述第四接口均插入线缆时,控制所述第一复位端口复位。可选的,所述线缆连接器通过或门芯片与各线缆状态检测器连接;第一或门芯片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或门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以及第三或门芯片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或门芯片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或门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以及第三或门芯片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三或门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三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连接。可选的,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包括触发器和电平转换器。可选的,所述复位芯片的GPIO端口通过电平转换器分别与各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连接;第一电平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复位芯片的GPIO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平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平转换器的输入端、第一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以及第二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连接;第二电平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连接。可选的,所述电平转换器为NMOS晶体管。可选的,所述触发器为TRIGGER触发器;所述TRIGGER触发器用于检测到输入端下降沿时输出预设时间的高电平。可选的,所述复位芯片为PCIEswitch芯片。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复位电路包括线缆连接器、线缆状态检测器和复位芯片;复位芯片与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连接,用于控制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与线缆连接器连接,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出端与复位芯片的复位端口连接,用于根据线缆连接器接入线缆的个数,控制复位端口执行复位操作。复位端口执行复位操作后,复位芯片可以根据线缆接口接入线缆的个数,调整复位端口的数据带宽,从而保证复位端口提供的数据带宽和线缆总带宽的一致性。该复位电路通过硬件设备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复位端口的复位操作,硬件电路不受网络信号的影响,提升了端口复位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位电路的硬件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接下来,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复位电路。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线缆连接器11、线缆状态检测器12和复位芯片13。线缆连接器11上提供了用于插入线缆的线缆接口。复位芯片13上包括有复位端口,当线缆连接器11有线缆插入时,为了保证复位端口的数据带宽和线缆总带宽的一致,需要对复位端口进行复位操作。复位芯片13的复位端口与线缆连接器11的线缆接口连接,当复位端口执行复位操作后,根据线缆接口接入线缆的个数,调整复位端口的数据带宽。复位芯片13与线缆状态检测器12的使能端连接,用于控制线缆状态检测器12的使能。线缆状态检测器12只有在使能状态下功能才被开启。线缆状态检测器12的输入端与线缆连接器11连接,线缆状态检测器12的输出端与复位芯片13的复位端口连接,用于根据线缆连接器11接入线缆的个数,控制复位端口执行复位操作。在实际应用中,一条线缆对应4个通道(lane),每个复位端口默认状态下可以提供4个lane。当有新的一条线缆插入时,相应的复位端口需要执行复位操作,从而根据连接的线缆个数提供8个lane。常规的复位芯片13对应有2个复位端口,为了便于区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连接器、线缆状态检测器和复位芯片;所述复位芯片与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线缆连接器连接,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复位芯片的复位端口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线缆连接器接入线缆的个数,控制所述复位端口执行复位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连接器、线缆状态检测器和复位芯片;所述复位芯片与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线缆连接器连接,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复位芯片的复位端口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线缆连接器接入线缆的个数,控制所述复位端口执行复位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包括四个线缆接口;所述复位芯片的第一复位端口与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连接;所述复位芯片的第二复位端口与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包括第一线缆状态检测器和第二线缆状态检测器;所述复位芯片分别与第一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以及第二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连接,用于在第一复位模式下,控制第一线缆状态检测器以及第二线缆状态检测器使能;第一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连接,第一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复位芯片的第一复位端口连接,用于在第一复位模式下当所述第一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接口插入线缆时,控制所述第一复位端口复位;第二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连接,第二线缆状态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复位芯片的第二复位端口连接,用于在第一复位模式下当所述第三接口以及所述第四接口插入线缆时,控制所述第二复位端口复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状态检测器还包括第三线缆状态检测器;所述复位芯片与所述第三线缆状态检测器的使能端连接,用于在第一复位模式下,禁止所述第三线缆状态检测器使能;在第二复位模式下,禁止所述第一线缆状态检测器和所述第二线缆状态检测器使能,并控制所述第三线缆状态检测器使能;所述复位芯片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