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萘系减水剂节能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33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萘系减水剂节能反应装置;解决了在萘系减水剂生产过程中各阶段反应不易控制,耗能高的问题;包括反应釜、水解釜、缩合釜、中和釜和热交换装置,反应釜与热交换装置入口相连接,同时水解釜和缩合釜分别与热交换装置通过管路相并联,并使反应液最终经过热交换装置进入中和釜进行中和反应,各管路分别通过温度控制阀和流量阀进行控制;本装置将各个反应过程分别独立在不同的反应釜进行,可更为精准的控制各个反应阶段的温度,其次,将各个反应釜的进出口与热交换装置连接,整个装置的热量根据各个反应的要求配置同时将热量回收利用,更为节能环保。

A naphthalene series water reducing agent energy saving re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萘系减水剂节能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萘系减水剂的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萘系减水剂节能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萘系减水剂的生产工艺主要涉及四个基本反应步骤:磺化反应,水解反应,缩合反应和中和反应,传统生产萘系减水剂生产线使用的两个反应釜进行反应,及磺化反应与水解缩合反应在同一反应釜内进行,然而磺化反应和缩合反应过程所需的温度不同,因此需多次重复升温降温进行反应,升、降温的过程浪费时间,耗汽又耗电,与此同时,不同工艺反应温度难以控制恒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萘系减水剂节能反应装置。解决了在萘系减水剂生产过程中各阶段反应不易控制,耗能高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萘系减水剂节能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水解釜、缩合釜、中和釜和热交换装置,所述的反应釜的出料口通过第一出料管与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入口相连接,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的出口通过第二入料管与所述的水解釜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的水解釜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出料管与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的出料口通过第三入料管与所述的缩合釜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的缩合釜的出料口通过第三出料管与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的出口通过第四入料管与所述的中和釜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出料管设置有流量泵,所述的第二入料管、第三入料管、第四入料管上均设置有温度控制阀,所述的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上均设置有流量阀。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通过三通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入料管、第三入料管、第四入料管上均设置有入料泵。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水解釜和缩合釜的上部均设有泄压阀、压力表和温度计。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在萘系减水剂的生产过程中,磺化反应,水解反应,缩合反应和中和反应依次发生,各个阶段所需的温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才有利于反应的顺利进行,而从磺化反应开始到中和反应,所需要的温度在逐步下降,这就造成很大一部分能量的消耗和浪费。本装置将各个反应过程分别独立在不同的反应釜进行,可更为精准的控制各个反应阶段的温度,其次,将各个反应釜的进出口与热交换装置连接,先经过热交换装置换热当温度达到需要的值时,通过温度控制阀将反应液放入下一级反应釜进行反应。整个装置的热量根据各个反应的要求配置同时将热量回收利用,更为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反应釜,2为水解釜,3为缩合釜,4为中和釜,5为热交换装置,6为第一出料管,7为第二入料管,8为第二出料管,9为第三入料管,10为第三出料管,11为第四入料管,12为流量泵,13为温度控制阀,14为流量阀,15为三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萘系减水剂节能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1、水解釜2、缩合釜3、中和釜4和热交换装置5,反应釜1的出料口通过第一出料管6与热交换装置5入口相连接,热交换装置5的出口通过第二入料管7与水解釜2的进料口相连接,水解釜2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出料管8与热交换装置5的入口相连接,热交换装置5的出料口通过第三入料管9与缩合釜3的进料口相连接,缩合釜的出料口通过第三出料管10与热交换装置5的入口相连接,热交换装置5的出口通过第四入料管11与中和釜4的进料口相连接,第一出料管6设置有流量泵12,第二入料管7、第三入料管9、第四入料管11上均设置有温度控制阀13,第二出料管8和第三出料管10上均设置有流量阀14。第一出料管6、第二出料管8和第三出料管10通过三通15相连接。第二入料管7、第三入料管9、第四入料管11上均设置有入料泵。反应釜1、水解釜2和缩合釜3的上部均设有泄压阀、压力表和温度计。热交换装置5为表面式热交换器。本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在生产的过程中,在反应釜1中进行磺化反应,将温度控制在160-165℃,反应结束后,开启流量泵12,反应液通过第一出料管6进入热交换装置5,经过热量交换,当温度下降至120℃,开启第二入料管7上的温度控制阀13,使反应液进入水解釜2进行水解反应,反应结束后,打开第二出料管8上的流量阀14,进行第二次热交换,当温度降至105-108℃时,开启第三入料管9上的温度控制阀13,使反应液进入缩合釜3进行缩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开启第三出料管10上的流量阀14进行第三次热交换,将温度上升,防止缩合物凝固变稠,之后开启第四入料管11上的温度控制阀13,反应液进入中和釜4进行中和反应,最终得到萘系减水剂。本装置将各个反应过程分别独立在不同的反应釜进行,可更为精准的控制各个反应阶段的温度,其次,将各个反应釜的进出口与热交换装置连接,先经过热交换装置换热当温度达到需要的值时,通过温度控制阀将反应液放入下一级反应釜进行反应。整个装置的热量根据各个反应的要求配置同时将热量回收利用,更为节能环保。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萘系减水剂节能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水解釜(2)、缩合釜(3)、中和釜(4)和热交换装置(5),所述的反应釜(1)的出料口通过第一出料管(6)与所述的热交换装置(5)入口相连接,所述的热交换装置(5)的出口通过第二入料管(7)与所述的水解釜(2)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的水解釜(2)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出料管(8)与所述的热交换装置(5)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的热交换装置(5)的出料口通过第三入料管(9)与所述的缩合釜(3)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的缩合釜(3)的出料口通过第三出料管(10)与所述的热交换装置(5)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的热交换装置(5)的出口通过第四入料管(11)与所述的中和釜(4)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出料管(6)设置有流量泵(12),所述的第二入料管(7)、第三入料管(9)、第四入料管(11)上均设置有温度控制阀(13),所述的第二出料管(8)和第三出料管(10)上均设置有流量阀(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萘系减水剂节能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水解釜(2)、缩合釜(3)、中和釜(4)和热交换装置(5),所述的反应釜(1)的出料口通过第一出料管(6)与所述的热交换装置(5)入口相连接,所述的热交换装置(5)的出口通过第二入料管(7)与所述的水解釜(2)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的水解釜(2)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出料管(8)与所述的热交换装置(5)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的热交换装置(5)的出料口通过第三入料管(9)与所述的缩合釜(3)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的缩合釜(3)的出料口通过第三出料管(10)与所述的热交换装置(5)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的热交换装置(5)的出口通过第四入料管(11)与所述的中和釜(4)的进料口相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英刚高敏旭高敏栋竹阳博陈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永红建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