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式透镜模压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33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机械手式透镜模压成型设备,包括:模压成型组件包括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包括底座、下模,底座上安装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模在竖直方向上上或下运动,上模组件包括固定在下模上方的横梁,在所述横梁下端面安装有上模,上模位于所述下模正上方;机械手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上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机械手包括铲柄及铲身,旋转电机设置在底座长度方向的一侧,铲柄上端面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推塞,推塞有柔性耐高温材料制成;机械手组件驱动包括第一直线滑台模组,第一直线滑台模组上滑块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并行,滑块与旋转电机固定连接。

Manipulator lens mold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手式透镜模压成型设备
本技术涉及透镜成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手式透镜模压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透镜模压成型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工序,高温软化—模压成型,在目前工艺中,其处理方式为在设备中高温软化,有操作人员持夹持工具有设备的出料口夹持出软化后的玻璃球,将其置于模压设备的下模中,启动模压机或油压机,上模下压,完成模压工作。在上述的工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人工投入量大,劳动强度大,操作费时费力,导致成本高、效率低。2)现有设备通常为一个上模对应一个下模,上模或下模其中任一个损坏即造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3)上述的模压过程为由上至下模压,这一过程中,上模具向下运动合模的过程中因自身重力、动力等因素力的方向均向下,对下模具产生很大的冲击力,使得上、下模具易损坏,造成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手式透镜模压成型设备,通过机械手组件的设计,在工作时,机械手组件由软化设备中自动取出除软化玻璃球,再将其输送至下模上,再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模向上运动,完成合模动作,这一过程中第一驱动机构需克服下模的重力因素再与上模合模,大大降低上模与下模合模时的冲击力,提高上、下模的使用次数,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利用机械手作业,降低了人力投入成本,且输送效率大于人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机械手式透镜模压成型设备,包括:模压成型组件,模压成型组件包括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包括底座、下模,底座上安装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模在竖直方向上上或下运动,上模组件包括固定在下模上方的横梁,在所述横梁下端面安装有上模,上模位于所述下模正上方;机械手组件,机械手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上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机械手包括铲柄及铲身,旋转电机设置在底座长度方向的一侧,铲柄上端面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推塞,推塞有柔性耐高温材料制成;机械手组件驱动机构,机械手组件驱动包括第一直线滑台模组,第一直线滑台模组上滑块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并行,滑块与旋转电机固定连接。在上述的方案中,通过机械手组件的设计,在工作时,机械手组件由软化设备中自动取出软化玻璃球,再将其输送至下模上,再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模向上运动,完成合模动作,这一过程中第一驱动机构需克服下模的重力因素再与上模合模,大大降低上模与下模合模时的冲击力,提高上、下模的使用次数,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利用机械手作业,降低了人力投入成本,且输送效率大于人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机械手组件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所述的第一直线滑台模组在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垂直的水平向上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滑台模组两端的导轨以及驱动第一直线滑台模组在导轨上运动的驱动装置,导轨与第一直线滑台模组之间滑动配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导轨安装在支架上,第一直线滑台模组两端的下端面均安装有两个轴向并行的齿轮,齿轮包括轮体以及位于所述轮体两端面的椎体,导轨的侧面设置有凹槽,齿轮与位于所述凹槽水平向底部的齿条啮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第一直线滑台模组固定在支撑板上,齿轮固定在齿轮轴上,齿轮轴上套设有轴承,轴承外圈固定在支撑板上,齿轮轴上端突出轴承并伸出至支撑板上方,齿轮轴上端固定有第一齿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撑板上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横梁下端面固定安装第二直线滑台模组,第二直线滑台模组上至少具有两个滑块,且滑块的运动方向与底座长度方向一致,每个滑块上安装一个上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机械手组件的设计,在工作时,机械手组件由软化设备中自动去除软化玻璃球,再将其输送至下模上,再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模向上运动,完成合模动作,这一过程中第一驱动机构需克服下模的重力因素再与上模合模,大大降低上模与下模合模时的冲击力,提高上、下模的使用次数,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利用机械手作业,降低了人力投入成本,且输送效率大于人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中心”、“纵向”、“横向”、“上端”、“下端”、“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出现的如“安装”、“相连”、“连接”的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机械手式透镜模压成型设备,包括:模压成型组件,模压成型组件包括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包括底座10、下模1,底座上安装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模在竖直方向上上或下运动,上模组件包括固定在下模上方的横梁2,在所述横梁下端面安装有上模3,上模位于所述下模正上方;机械手组件,机械手组件包括旋转电机6,旋转电机的输出上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机械手包括铲柄7及铲身8,旋转电机设置在底座长度方向的一侧,铲柄上端面设置有驱动气缸9,驱动气缸的活塞杆11前端设有推塞12,推塞有柔性耐高温材料制成;机械手组件驱动机构,机械手组件驱动包括第一直线滑台模组4,第一直线滑台模组上滑块5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并行,滑块与旋转电机固定连接。在上述的方案中,通过机械手组件的设计,在工作时,机械手组件由软化设备中自动取出软化玻璃球/块,再将其输送至下模上,再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模向上运动,完成合模动作,这一过程中第一驱动机构需克服下模的重力因素再与上模合模,大大降低上模与下模合模时的冲击力,提高上、下模的使用次数,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利用机械手作业,降低了人力投入成本,且输送效率大于人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具体的说,在上述方案中,使用时,高温软化设备位于模压成型组件一侧,机械手位于高温软化设备和模压成型组件之间,第一直线滑台模组的滑块运动至高温软化设备出料口的对齐位置,旋转电机转动,相对于底座长度方向转动90度,铲身伸入高温软化设备的出料口,自软化玻璃球/块下方将软化玻璃球/块铲起,旋转电机再次转动180度,将铲身转动至下模处,驱动气缸动作,将软化玻璃球/块推出至下模具的模腔内,旋转电机转动90度,铲柄复位,下模具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向上运动与上模合模,完成模压后复位,人工取出位于上模腔的半成品透镜。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生产时,因软化玻璃球/块在软化设备的出料口呈矩形状排列,且部分位于出料口侧壁附近,为便于取出软化玻璃块/球,设计了下述方案,机械手组件驱动机构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机械手式透镜模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压成型组件,模压成型组件包括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包括底座、下模,底座上安装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模在竖直方向上上或下运动,上模组件包括固定在下模上方的横梁,在所述横梁下端面安装有上模,上模位于所述下模正上方;机械手组件,机械手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上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机械手包括铲柄及铲身,旋转电机设置在底座长度方向的一侧,铲柄上端面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推塞,推塞有柔性耐高温材料制成;机械手组件驱动机构,机械手组件驱动包括第一直线滑台模组,第一直线滑台模组上滑块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并行,滑块与旋转电机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械手式透镜模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压成型组件,模压成型组件包括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包括底座、下模,底座上安装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模在竖直方向上上或下运动,上模组件包括固定在下模上方的横梁,在所述横梁下端面安装有上模,上模位于所述下模正上方;机械手组件,机械手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上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机械手包括铲柄及铲身,旋转电机设置在底座长度方向的一侧,铲柄上端面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推塞,推塞有柔性耐高温材料制成;机械手组件驱动机构,机械手组件驱动包括第一直线滑台模组,第一直线滑台模组上滑块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并行,滑块与旋转电机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式透镜模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机械手组件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所述的第一直线滑台模组在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垂直的水平向上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祖义李耀春金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永豪光电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