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衬套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86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9:29
一种开口衬套装配设备包括:振动盘、直振、机座、夹爪结构、气缸、压头结构、导杆、门铰链结构和底座,振动盘与直振一端连接,直振另一端与机座连接,夹爪结构与机座下端一侧连接,气缸与机座顶部一侧连接,压头结构与气缸下端连接,压头结构的下方设有衬套,夹爪结构与衬套外圆连接,导杆和门铰链结构设于衬套下方,导杆上端与门铰链结构连接,导杆与底座顶部连接。其中,压头结构包括:固定板、弹簧、固定座、活动座、连接螺母、顶杆和螺栓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铰链衬套自动上料功能、衬套压装过程中的整形功能和导杆的保护功能、衬套压装前后防漏装检测功能,以此来减少衬套工序异常停机现象,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

A kind of assembly equipment for opening bu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口衬套装配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门铰链开口衬套自动化装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开口衬套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门铰链衬套的装配方法普遍采用人工上料、气缸压装的装配方式,人工将衬套放入铰链孔上方,然后其上方的压头在气缸作用力下顶住衬套端面,强行将衬套压入铰链孔;而衬套外圆与铰链内孔属于过盈配合,由于挤压应力作用而发生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当配合间隙较大的时候,变形使配合质量变坏;当配合间隙较小的时候,销轴卡死,转动困难。故在压装时经常出现衬套压瘪、销轴转动困难或转动不灵活、出现滞涩以及漏压衬套等不良现象,导致设备频繁异常停机,产品的报废率高,物料浪费也比较大;而且手工装配效率太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产量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口衬套装配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开口衬套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盘、直振、机座、夹爪结构、气缸、压头结构、导杆、门铰链结构和底座,所述振动盘与直振一端连接,所述直振另一端与机座连接,所述夹爪结构与机座下端一侧连接,所述气缸与机座顶部一侧连接,所述压头结构与气缸下端连接,所述压头结构的下方设有衬套,所述夹爪结构与衬套外圆连接,所述导杆和门铰链结构设于衬套下方,所述导杆上端与门铰链结构连接,所述导杆与底座顶部连接;其中,所述压头结构包括:固定板、弹簧、固定座、活动座、连接螺母、顶杆和螺栓组件,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组件与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板上方通过连接螺母与气缸连接,所述活动座与固定座内壁连接,所述顶杆穿过活动座与活动座内部连接,所述弹簧与顶杆两侧连接。进一步,所述夹爪结构包括:夹爪本体、通孔、对射传感器和高度传感器,所述通孔设于夹爪本体两侧上,所述对射传感器通过通孔与夹爪本体连接,所述夹爪本体通过高度传感器与机座连接。进一步,所述门铰链结构包括:车门件、轴销和车身件,所述车门件通过轴销与车身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铰链衬套自动上料功能、衬套压装过程中的整形功能和导杆的保护功能、衬套压装前后防漏装检测功能,以此来减少衬套工序异常停机现象,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压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夹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门铰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振动盘100、直振200、机座300、夹爪结构400、夹爪本体410、通孔420、对射传感器430、高度传感器440和气缸500。压头结构600、固定板610、弹簧620、固定座630、活动座640、连接螺母650、顶杆660和螺栓组件670。导杆700、门铰链结构800、车门件810、轴销820、车身件830、底座900和衬套10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压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夹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门铰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开口衬套装配设备包括:振动盘100、直振200、机座300、夹爪结构400、气缸500、压头结构600、导杆700、门铰链结构800和底座900,振动盘100与直振200一端连接,直振200另一端与机座300连接,夹爪结构400与机座300下端一侧连接,气缸500与机座300顶部一侧连接,压头结构600与气缸500下端连接,压头结构600的下方设有衬套1000,夹爪结构400与衬套1000外圆连接,导杆700和门铰链结构800设于衬套1000下方,导杆700上端与门铰链结构800连接,导杆700与底座900顶部连接。其中,压头结构600包括:固定板610、弹簧620、固定座630、活动座640、连接螺母650、顶杆660和螺栓组件670,固定板610通过螺栓组件670与固定座630连接,固定板610上方通过连接螺母650与气缸500连接,活动座640与固定座630内壁连接,顶杆660穿过活动座640与活动座640内部连接,弹簧620与顶杆660两侧连接。如图3所示,夹爪结构400包括:夹爪本体410、通孔420、对射传感器430和高度传感器440,通孔420设于夹爪本体410两侧上,对射传感器430通过通孔420与夹爪本体410连接,夹爪本体410通过高度传感器440与机座300连接。如图4所示,门铰链结构800包括:车门件810、轴销820和车身件830,车门件810通过轴销820与车身件830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衬套1000由振动盘100上料,经直振200及气缸500分料后,再由夹爪结构400取料,夹爪结构400取料即抱紧衬套1000外圆及紧贴衬套1000上端面;夹爪结构400取料后,移动至压头结构600下方;夹爪结构400抱住衬套1000外圆时,上方的压头结构600下压,顶杆660穿过衬套1000的内孔,压头结构600端面贴紧衬套1000端面,即完成整形过程;夹爪结构400松开衬套1000后移开,衬套1000套在顶杆660上,下方正对着门铰链结构800,铰链下方有导杆700;衬套1000下方导杆700向上伸出,穿过衬套1000内孔,导杆700端部凹坑与上方顶杆660端部顶尖部位咬合;在气缸500作用力下,压头结构600和导杆700一同下压,将衬套1000压进门铰链结构800的孔内。在衬套1000压装到位后,压头结构600回升、导杆700向下收回即完成一个装配流程。本技术通过增设铰链衬套自动上料功能、衬套压装过程中的整形功能、压装过程导杆的保护功能,以及衬套压装前后防漏装检测功能,明显减少衬套工序异常停机现象,同时提高改善了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本技术还可以有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口衬套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盘(100)、直振(200)、机座(300)、夹爪结构(400)、气缸(500)、压头结构(600)、导杆(700)、门铰链结构(800)和底座(900),所述振动盘(100)与直振(200)一端连接,所述直振(200)另一端与机座(300)连接,所述夹爪结构(400)与机座(300)下端一侧连接,所述气缸(500)与机座(300)顶部一侧连接,所述压头结构(600)与气缸(500)下端连接,所述压头结构(600)的下方设有衬套(1000),所述夹爪结构(400)与衬套(1000)外圆连接,所述导杆(700)和门铰链结构(800)设于衬套(1000)下方,所述导杆(700)上端与门铰链结构(800)连接,所述导杆(700)与底座(900)顶部连接;其中,所述压头结构(600)包括:固定板(610)、弹簧(620)、固定座(630)、活动座(640)、连接螺母(650)、顶杆(660)和螺栓组件(670),所述固定板(610)通过螺栓组件(670)与固定座(630)连接,所述固定板(610)上方通过连接螺母(650)与气缸(500)连接,所述活动座(640)与固定座(630)内壁连接,所述顶杆(660)穿过活动座(640)与活动座(640)内部连接,所述弹簧(620)与顶杆(660)两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衬套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盘(100)、直振(200)、机座(300)、夹爪结构(400)、气缸(500)、压头结构(600)、导杆(700)、门铰链结构(800)和底座(900),所述振动盘(100)与直振(200)一端连接,所述直振(200)另一端与机座(300)连接,所述夹爪结构(400)与机座(300)下端一侧连接,所述气缸(500)与机座(300)顶部一侧连接,所述压头结构(600)与气缸(500)下端连接,所述压头结构(600)的下方设有衬套(1000),所述夹爪结构(400)与衬套(1000)外圆连接,所述导杆(700)和门铰链结构(800)设于衬套(1000)下方,所述导杆(700)上端与门铰链结构(800)连接,所述导杆(700)与底座(900)顶部连接;其中,所述压头结构(600)包括:固定板(610)、弹簧(620)、固定座(630)、活动座(640)、连接螺母(650)、顶杆(660)和螺栓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伟胡英凯梁大伟庞正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钜岭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