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去水口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81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型去水口一体机,所述成型去水口一体机包括一压铸装置、一去水口装置、一上料装置以及一喷雾装置,所述压铸装置用以成型一铸件,所述去水口装置用以去除所述铸件的水口,所述上料装置用以将所述铸件从所述压铸装置上料至所述去水口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对所述压铸装置的压铸模具进行喷雾。上料装置的设置使得压铸装置和去水口装置实现了无缝对接,中间无运输、搬运工序,节约了成本,也不会出现待机和堆料的状况,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去水口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压铸成型领域所用的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成型去水口一体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生产制造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及物质支撑,从而加速了生产制造行业的发展步伐。而在压铸行业中,离不开压铸机的使用。且众所周知,压铸机就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压铸模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的金属的压铸件之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其最初用于压铸铅字。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从而使得压铸机得到广泛的普及。经压铸机形成的铸件需要去水口,水口是指工厂在浇制模型时形成的框架与零件的结合部位。亦称为″汤口″(浇口),意思就是热化液态流动的进出口,去水口就是去除并平整在零件上的水口。随着工业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航空、航天、仪器仪表领域中,对机械零件制造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压铸和去水口是两个独立的工序,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去实现两个工序的对接,如搬运、上下料等,还存在工作效率不一致而出现的待机或堆压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去水口一体机,可无缝对接成型和去水口,效率高,节约了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型去水口一体机,所述成型去水口一体机包括一压铸装置、一去水口装置、一上料装置以及一喷雾装置,所述压铸装置用以成型一铸件,所述去水口装置用以去除所述铸件的水口,所述上料装置用以将所述铸件从所述压铸装置上料至所述去水口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对所述压铸装置的压铸模具进行喷雾。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装置及所述喷雾装置均设于一第一安装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去水口一体机还包括一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去水口一体机还包括一底座,所述第二安装架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喷雾装置包括一喷雾杆以及一喷雾头,所述喷雾杆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喷雾头设于所述喷雾杆的另一端上。进一步地,所述喷雾杆沿第一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一抓取杆以及一抓取头,所述抓取杆的一端通过一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抓取头设于所述抓取杆的另一端上。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一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抓取杆设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转轴上。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一直线驱动机构以及一驱动片,所述驱动片的一侧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片的另一侧枢接,藉由所述驱动片所述直线驱动机构驱使所述转轴及其上的抓取杆及抓取头旋转。进一步地,所述压铸装置设于所述上料装置的第一方向,所述去水口装置设于所述上料装置的第二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型去水口一体机,所述成型去水口一体机包括一压铸装置、一去水口装置、一上料装置以及一喷雾装置,所述压铸装置用以成型一铸件,所述去水口装置用以去除所述铸件的水口,所述上料装置用以将所述铸件从所述压铸装置上料至所述去水口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对所述压铸装置的压铸模具进行喷雾。上料装置的设置使得压铸装置和去水口装置实现了无缝对接,中间无运输、搬运工序,节约了成本,也不会出现待机和堆料的状况,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成型去水口一体机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成型去水口一体机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成型去水口一体机的上料装置及喷雾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成型去水口一体机的上料装置及喷雾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型去水口一体机1,可无缝对接成型和去水口,效率高,节约了成本。如图1~2所示,成型去水口一体机1包括一压铸装置10、一去水口装置20、一上料装置30以及一喷雾装置40,压铸装置10用以成型一铸件,去水口装置20用以去除铸件的水口,上料装置30用以将铸件从压铸装置10上料至去水口装置20,喷雾装置40对压铸装置10的压铸模具进行喷雾。压铸装置10设于上料装置30的第一方向,去水口装置20设于上料装置30的第二方向。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下面介绍上料装置30和喷雾装置40的结构。上料装置30及喷雾装置40均设于一第一安装架51上,成型去水口一体机1还包括一第二安装架52以及一底座53,第一安装架51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第二安装架52上,第二安装架52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设于底座53上。具体地,第二安装架52的上表面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54,第一安装架51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滑轨54配合的第一滑槽55,第二安装架52的上表面还设有一第一电机61及与第一电机61的输出轴相连的一第一丝杆62,第一安装架51还设有与第一丝杆62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63,第一电机61启动,藉由该第一丝杆62和第一螺母63,第一安装架51沿第一滑轨54的方向相对第二安装架52滑动;第二安装架52的下表面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56,底座53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滑轨56配合的第二滑槽57,第二安装架52的下表面还设有一第二电机(图未示)及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一第二丝杆64,底座53还设有与第二丝杆64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母65,第二电机启动,藉由该第二丝杆64和第二螺母65,第二安装架52沿第二滑轨56的方向相对底座53滑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55和第一滑轨54、第二滑槽57和第二滑轨56、第一丝杆62和第一螺母63以及第二丝杆64和第二螺母65的设置位置均可置换而不影响其功能。喷雾装置40包括一喷雾杆41以及一喷雾头42,喷雾杆41的一端设于第一安装架51上,喷雾头42设于喷雾杆41的另一端上,喷雾杆41沿第一方向设置。当压铸装置10的压铸模具需要喷雾时,第一电机61启动,驱使第一安装架51及其上的喷雾装置4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喷雾装置40位于压铸模具的中间,喷雾完成后,第一电机61反向驱动使第一安装架51及其上的喷雾装置40沿第一方向的反向退回至初始位置。上料装置30包括一旋转驱动机构31、一抓取杆32以及一抓取头33,抓取杆32的一端与旋转驱动机构31的输出轴相连,抓取头33设于抓取杆32的另一端上,旋转驱动机构31通过一转轴34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安装架51上。上料装置30还包括一直线驱动机构35以及一驱动片36,驱动片36的一侧与转轴34固定连接,直线驱动机构35与驱动片36的另一侧枢接,藉由驱动片36直线驱动机构35驱使转轴34及其上的抓取杆32及抓取头33旋转。当压铸装置10压铸完成时,抓取杆32沿第一方向延伸处于初始位置,第一电机61启动,驱使第一安装架51及其上的上料装置3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上料装置30的抓取头33抓住铸件;第一电机61反向驱使使第一安装架51及其上的上料装置30沿第一方向的反向退回至初始位置;直线驱动机构35驱动抓取杆32及抓取头33旋转至第二方向,第二电机启动,驱使第二安装架52、第一安装架51及其上的上料装置30沿第二方向移动至上料装置30的抓取头33位于去水口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去水口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去水口一体机包括:一压铸装置,所述压铸装置用以成型一铸件;一去水口装置,所述去水口装置用以去除所述铸件的水口;一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用以将所述铸件从所述压铸装置上料至所述去水口装置;以及一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对所述压铸装置的压铸模具进行喷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去水口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去水口一体机包括:一压铸装置,所述压铸装置用以成型一铸件;一去水口装置,所述去水口装置用以去除所述铸件的水口;一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用以将所述铸件从所述压铸装置上料至所述去水口装置;以及一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对所述压铸装置的压铸模具进行喷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去水口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及所述喷雾装置均设于一第一安装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去水口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去水口一体机还包括一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去水口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去水口一体机还包括一底座,所述第二安装架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去水口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装置包括一喷雾杆以及一喷雾头,所述喷雾杆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喷雾头设于所述喷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辉成飞谢文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辉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