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O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9491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润滑脂性提高的密封装置。密封唇4的顶端,设计成内侧接触角α与大气侧接触角β相等的角度(α=β)的,所谓三角嘴。据此因为防止内部的润滑脂的渗漏,所以提高耐润滑脂性。另外,因为密封唇4的延伸方向在内侧I与大气侧A的中间,所以可以防止内压发生所导致的嘴反转等的麻烦的发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例如车辆用驱动传动轴的传动轴(万向接头)等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专利文献1(特开平11-125338号公报)和专利文献2(特开2002-98163号公报)中公开了作为这种密封装置适用的装置。特别地,如果将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装置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则有图5中显示的装置(参见专利文献2的图2)。图5为现有技术的密封装置101的半剖面图。在图5中,在插嵌十字轴的底部的帽与十字轴的底部之间配置有密封装置101。密封装置101,其安装部102安装在帽上。在安装部102的表面,一体成型有金属环103,该金属环103被压入嵌合到帽中。并且,从安装部102延伸的密封唇104与十字轴的外周滑动自由地密封接触。另外,在密封唇104的大气侧A,双层防尘唇105、106与十字轴的外周滑动自由地接触。这些密封唇104和防尘唇105、106,从安装部102向大气侧A倾斜的同时,向内侧的十字轴延伸。这里,密封唇104的顶端设置成,内侧接触角α为比大气侧接触角β小的角度(α<β)的,所谓向外的嘴。设置成这样的向外的嘴的接触角关系,是为了防止内压发生所导致的嘴反转的发生,和为了将给于内侧I的轴承的润滑脂向大气侧A排出。专利技术的公开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虽然利用润滑脂从密封唇104渗漏可以确认润滑脂的填充,但是也引起润滑脂的保持性(耐润滑脂性)的下降。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而作出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耐润滑脂性提高的密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具备安装部,其安装在相对运动自由地配置的2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密封唇,其从该安装部向另一部件延伸并与另一部件滑动自由地密封接触;防尘唇,其在大气侧从上述安装部比该密封唇更向大气侧倾斜的同时,向另一方部件延伸并与另一部件滑动自由地密封接触;上述密封唇设计成内侧接触角为大于或等于大气侧接触角的角度。因此,由于利用密封唇的剖面形状防止内部润滑脂的渗漏,所以耐润滑脂性提高。这里,所谓内侧接触角是指,嘴剖面的倾斜的内侧侧面与所接触的另一部件延伸出的从内侧向大气侧的轴方向形成的角,所谓大气侧接触角是指,嘴剖面的倾斜的大气侧侧面与所接触的另一部件延伸出的从内侧向大气侧的轴方向形成的角。上述密封唇,优选延伸方向在内侧与大气侧中间或更向大气侧倾斜。据此,因为密封唇的延伸方向在内侧与大气侧中间或更向大气侧倾斜,所以不产生内压发生所导致的嘴反转等的麻烦。这里,所谓密封唇的延伸方向在内侧与大气侧中间是指,垂直于从内侧朝向大气侧的轴方向的方向。上述防尘唇,优选两层重叠的双重密封。据此,可以防止灰尘的侵入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性。上述密封唇优选为,内侧接触角与大气侧接触角基本相等,且从根部延伸的方向在内侧与大气侧的大致中间,相对于该延伸方向的直线为基本对称的剖面形状。据此,可以提高密封唇的刚性,抑制密封唇的变形引起的内侧接触角和大气侧接触角的角度变动,稳定密封性。另外,因为密封唇的刚性提高,所以可以进一步防止内压发生所导致的嘴反转等的麻烦的发生。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密封唇设置成内侧接触角大于或等于大气侧接触角的角度,利用密封唇的剖面形状来防止内部的润滑脂的渗漏,所以耐润滑脂性提高。另外,因为密封唇的延伸方向在内侧与大气侧的中间或倾向于大气侧,所以不发生内压发生所导致的嘴反转等的麻烦。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密封装置和其周围部分的半剖面图。图2为显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密封装置的半剖面图。图3为显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密封装置的半剖面图。图4为显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密封装置的半剖面图。图5为显示现有技术的密封装置的半剖面图。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例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除非特别特定的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方式1)下面使用图1~图2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为显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密封装置1和其周围部分的半剖面图。图2为显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密封装置1的半剖面图。图1的传动轴(万向接头)为,在有底圆筒状的帽11中插嵌有十字轴12的底部。在十字轴12的底部外周与帽11的内周之间配置有可以转动的多个针状的轴承13。在十字轴12上设置通路,在该轴承13中来进行供给润滑脂的供油。而且,将该轴承13侧作为内侧I,密封装置1配置于帽11的开口底部的内周与十字轴12的外周之间的环状间隙中。而所谓密封装置1的轴承13侧的内侧I是指,其相反侧为向装置外开放的大气侧A。密封装置1,安装于帽11上,是各种嘴相对于十字轴12滑动自由地接触的结构。下面对密封装置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密封装置1,实质上为橡胶状弹性体制品或树脂制品,由安装部2、密封唇4、两个防尘唇5,6构成。安装部2,在外周表面和内侧I表面上一体成型有金属环3,金属环3被压入嵌合到帽11的开口底部的内周面上而被安装。金属环3,由沿着帽11的开口底部的内周面的圆筒部3a和从圆筒部3a的内侧端向内径方向延伸出的圆环部3b构成。圆环部3b,引导针状轴承13那样地与轴承13邻接。密封唇4,为密封装置1的最内侧I的嘴,即为靠近轴承13侧的嘴,从安装部2向内侧I与大气侧A的中间方向、即沿垂直于从内侧I向大气侧A的轴方向的方向向十字轴12延伸且与十字轴12滑动自由地密封接触。这里,如图2中放大显示的那样,将密封唇4的顶端设置成内侧接触角α为与大气侧接触角β相等的角(α=β),即三角嘴。内侧接触角α,为密封唇4的嘴剖面的倾斜的内侧I侧面的顶端,与从内侧I向大气侧A的轴方向形成的角度,该内侧I成为十字轴12的延伸方向。另外,大气侧接触角β,为密封唇4的嘴剖面的倾斜的大气侧A侧面的顶端,与从内侧I向大气侧A的轴方向形成的角度,该内侧I成为十字轴12的延伸方向。另外,两个防尘唇5、6,与密封唇4相比在大气侧A从安装部2更向大气侧A倾斜的同时,向十字轴12延伸并与十字轴12滑动自由地接触。这样,防尘唇5、6,为两层重叠的双重密封,可以防止灰尘的侵入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性。上述结构的密封装置1,由于利用顶端形成为三角嘴的密封唇4的剖面形状可防止内部润滑脂的泄漏,因此,耐润滑脂性提高。另外,因为密封唇4的延伸方向为内侧I与大气侧A的中间,所以,不发生内压发生所导致的嘴反转等的麻烦。(实施方式2)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密封唇4为内侧接触角α与大气侧接触角β相等(α=β)的情况,而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此,只要满足内侧接触角α为大于或等于大气侧接触角β的角度(α≥β),就可以发挥同样的效果。即,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作为防止内压发生所导致的嘴反转等的麻烦的装置,只要满足密封唇4的延伸方向在内侧I与大气侧A的中间或更倾斜于大气侧A,就可以发挥同样的效果。作为实施方式2,在图3中示出设置成密封唇4的顶端的内侧接触角α为比大气侧接触角β还大的角度(α>β)的,所谓逆偏置嘴。图3为显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密封装置1的半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对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相同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图3的密封装置1中,密封唇4,从安装部2向大气侧A倾斜并向十字轴12延伸且与十字轴12滑动自由地密封接触。在该图3这样的结构的密封装置1中,由于也也利用顶端形成逆偏置嘴的密封唇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装置,具备:安装部,其安装在相对运动自由地配置的2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密封唇,其从该安装部向另一部件延伸并与另一部件滑动自由地密封接触;防尘唇,其在大气侧从上述安装部比该密封唇更向大气侧倾斜的同时,向另一部 件延伸并与另一部件滑动自由地接触;其中,上述密封唇设置成内侧接触角为大于或等于大气侧接触角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井宏树
申请(专利权)人:NO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