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共刺激性TNF受体的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18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颖的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其包含(a)至少一个能够特异性结合OX40的模块,和(b)至少一个能够特异性结合生腱蛋白C(TnC)的模块,及生成这些分子的方法和使用它们的方法。

Bispecific antigen binding molecules for costimulatory TNF recep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针对共刺激性TNF受体的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颖的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其包含(a)至少一个能够特异性结合OX40的模块,和(b)至少一个能够特异性结合生腱蛋白C(TnC)的模块。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生成这些分子的方法和使用它们的方法。专利技术背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家族的数个成员在初始T细胞活化后发挥维持T细胞应答的功能且因此在免疫系统的组织和功能中具有关键作用。CD27,4-1BB(CD137),OX40(CD134),HVEM,CD30,和GITR可对T细胞具有共刺激效果,这意味着它们在初始T细胞活化之后维持T细胞应答(WattsT.H.(2005)Annu.Rev.Immunol.23,23-68)。这些共刺激性TNFR家族成员的效果常常可以是与CD28的效果和彼此在功能上,在时间上,或在空间上隔离的。不同共刺激物对T细胞激活/存活信号的顺序和瞬时调节可能发挥功能,容许应答长存同时维持对T细胞存活的紧密控制。取决于疾病条件,经共刺激性TNF家族成员的刺激可加重或减轻疾病。尽管有这些复杂性,刺激或阻断TNFR家族共刺激物显示数种治疗性应用的希望,包括癌症,感染性疾病,移植,和自身免疫。在数种共刺激分子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家族成员OX40(CD134)在效应和记忆T细胞的存活和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CroftM.etal.(2009),ImmunologicalReviews229,173-191)。OX40(CD134)在数种类型的细胞中表达且调节针对感染,肿瘤和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而且已经证明它在T细胞,NKT细胞和NK细胞以及嗜中性粒细胞的表面上的表达(BaumannR.etal.(2004),Eur.J.Immunol.34,2268-2275)且显示出响应多种刺激信号而严格可诱导地或强烈地上调。该分子的功能活性已经在每一种OX40表达性细胞类型中证明,提示在体内OX40介导的活性的复杂调节。与T细胞受体触发组合,T细胞上由其天然配体或激动性抗体实现的OX40啮合引起PI3K和NFκB信号传导途径的协同激活(SongJ.etal.(2008)J.Immunology180(11),7240-7248)。继而,这对活化的T细胞导致增强的增殖,升高的细胞因子受体和细胞因子生成及更好的存活。在它在效应CD4+或CD8+T细胞中的共刺激性活性以外,OX40触发最近显示抑制T调节细胞的发育和免疫抑制性功能。这种效果有可能至少部分对增强OX40对抗肿瘤或抗微生物免疫应答的活性负有责任。鉴于OX40卷入能扩充T细胞群体,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和支持T细胞记忆,激动剂包括抗体和可溶性形式的配体OX40L已经成功用于多种临床前肿瘤模型(Weinbergetal.(2000),J.Immunol.164,2160-2169)。可用的临床前和临床数据清楚地表明,能够诱导和增强有效的针对癌症的内源免疫应答的,共刺激性TNFR家族成员诸如Ox40和4-1BB的有效激动剂的临床需求很高。然而,效果几乎从未限于单一细胞类型或经由单一机制的作用,而且设计用于阐明细胞间和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揭示了水平增长中的复杂性。如此,需要优选作用于单一细胞类型的“靶向”激动剂。本专利技术的抗原结合分子将能够优选地与肿瘤特异性或肿瘤相关靶标结合的模块与能够激动性结合共刺激性TNF受体的模块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抗原结合分子可能能够不仅有效触发TNF受体,而且非常选择性地在期望部位触发TNF受体,由此减轻不想要的副作用。生腱蛋白是在脊椎动物中找到的,较大多聚体细胞外基质(ECM)糖蛋白的一个高度保守的家族。已经在哺乳动物中鉴定出四种生腱蛋白旁系同源物(paralogue),称作生腱蛋白-C(TnC),生腱蛋白-R,生腱蛋白-X和生腱蛋白-W。生腱蛋白家族蛋白质具有共同的一级结构,其包含N端七段重复,表皮生长因子(EGF)样重复,纤连蛋白III型结构域重复和C端纤连蛋白样球状结构域。经由N端寡聚化结构域,亚基个体装配成三聚体,或在生腱蛋白-C的情况中,装配成六聚体。哺乳动物TnC单体通常具有由所有TnC同等型共享的14.5个EGF样重复和8个纤连蛋白III型结构域重复。然而,通过可变剪接,能独立包括或排除多至9个另外的纤连蛋白III型结构域重复(结构域A1至D),产生多种TnC同等型(参见例如HsiaandSchwarzbauer,JBiolChem280,26641-26644(2005))。TnC在发育的胚胎中瞬时表达,但是在成年组织中实际上缺失。然而,它在经历重塑过程的组织中再现,包括某些病理状况,诸如伤口愈合,炎症和癌症(综述Chiquet-Ehrismann&Chiquet,JPathol200,488-499(2003))。重要的是,TnC在大多数恶性实体瘤中高度表达,包括脑,乳房/乳腺,结肠,肺,皮肤和其它器官的肿瘤(综述OrendandChiquet-Ehrismann,CancerLetters244,143-163(2006)),在那里它可以由转化的上皮细胞以及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表达(Yoshidaetal.,JPathol182,421-428(1997),Hanamuraetal.,IntJCancer73,10-15(1997))。特别地,含有可变剪接结构域A1至D的TnC“较大同等型”在侵入性癌瘤中表达,而在健康成年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Borsietal.,IntJCancer52,688-692(1992),Carnemollaetal.,EurJBiochem205,561-567(1992))。它的表达样式使得TnC(特别是它的可变剪接结构域)成为肿瘤靶向应用的一种有希望抗原,而且因此开发了针对该蛋白质中数种结构域的一些抗体(参见例如Bracketal.,ClinCancerRes12,3200-3208(2006)或EP1817345,描述针对TnC的A1结构域的抗体;Silaccietal.,ProtEngDesSel19,471-478(2006)或EP1173766,描述针对TnC的C结构域的抗体;Wangetal.,Hybridoma29,13-16(2010),描述针对TnC的D结构域的抗体;或Balzaetal.,FEBS332,39-43(1993),描述针对人生腱蛋白不同结构域的数种抗体)。最近,还描述了识别人TnC的A2结构域中特定表位的抗体(WO2009/089998和WO2012/020038)。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其包含(a)至少一个能够特异性结合OX40的模块,其包含抗体轻链可变区(VL)和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b)至少一个能够特异性结合生腱蛋白C(TnC)的模块,其包含抗体轻链可变区(VL)和抗体重链可变区(VH)。由于它们针对TnC的结合能力,本专利技术的新颖的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能够在TnC表达的位点处非常选择性地触发OX40。副作用因此可能剧烈降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另外包含(c)由能够稳定联合的第一和第二亚基构成的Fc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能够特异性结合OX40的模块结合包含S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其包含(a)至少一个能够特异性结合OX40的模块,其包含抗体轻链可变区(VL)和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b)至少一个能够特异性结合生腱蛋白C(TnC)的模块,其包含抗体轻链可变区(VL)和抗体重链可变区(VH)。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29 EP 17163561.81.一种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其包含(a)至少一个能够特异性结合OX40的模块,其包含抗体轻链可变区(VL)和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b)至少一个能够特异性结合生腱蛋白C(TnC)的模块,其包含抗体轻链可变区(VL)和抗体重链可变区(VH)。2.权利要求1的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其另外包含(c)由能够稳定联合的第一和第二亚基构成的Fc区。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其中该Fc区包含一处或多处降低抗体对Fc受体的结合亲和力和/或效应器功能的氨基酸替代。4.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其中该能够特异性结合OX40的模块包含包含下述各项的VH:(i)包含选自由SEQIDNO:2和SEQIDNO:3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CDR-H1,(ii)包含选自由SEQIDNO:4和SEQIDNO:5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CDR-H2,和(iii)包含选自由SEQIDNO:6,SEQIDNO:7,SEQIDNO:8,SEQIDNO:9,SEQIDNO:10,SEQIDNO:11和SEQIDNO:12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CDR-H3,和包含下述各项的VL:(iv)包含选自由SEQIDNO:13,SEQIDNO:14和SEQIDNO:15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CDR-L1,(v)包含选自由SEQIDNO:16,SEQIDNO:17和SEQIDNO:18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CDR-L2,和(vi)包含选自由SEQIDNO:19,SEQIDNO:20,SEQIDNO:21,SEQIDNO:22,SEQIDNO:23和SEQIDNO:24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CDR-L3。5.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其中该能够特异性结合OX40的模块包含包含与选自由SEQIDNO:25,SEQIDNO:27,SEQIDNO:29,SEQIDNO:31,SEQIDNO:33,SEQIDNO:35和SEQIDNO:37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至少约95%,96%,97%,98%,99%或100%同一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含与选自由SEQIDNO:26,SEQIDNO:28,SEQIDNO:30,SEQIDNO:32,SEQIDNO:34,SEQIDNO:36和SEQIDNO:38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至少约95%,96%,97%,98%,99%或100%同一的氨基酸序列的VL。6.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的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其中该能够特异性结合OX40的模块包含(i)包含SEQIDNO:25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含SEQIDNO:26的氨基酸序列的VL,(ii)包含SEQIDNO:27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含SEQIDNO:28的氨基酸序列的VL,(iii)包含SEQIDNO:29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含SEQIDNO:30的氨基酸序列的VL,(iv)包含SEQIDNO:31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含SEQIDNO:32的氨基酸序列的VL,(v)包含SEQIDNO:33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含SEQIDNO:34的氨基酸序列的VL,(vi)包含SEQIDNO:35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含SEQIDNO:36的氨基酸序列的VL,或(vii)包含SEQIDNO:37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含SEQIDNO:38的氨基酸序列的VL。7.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的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其中该能够特异性结合TnC的模块包含包含下述各项的VH:(i)包含选自由SEQIDNO:40和SEQIDNO:41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CDR-H1,(ii)包含选自由SEQIDNO:42和SEQIDNO:43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CDR-H2,和(iii)包含选自由SEQIDNO:44和SEQIDNO:45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CDR-H3,和包含下述各项的VL:(iv)包含选自由SEQIDNO:46和SEQIDNO:47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CDR-L1,(v)包含选自由SEQIDNO:48和SEQIDNO:49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CDR-L2,和(vi)包含选自由SEQIDNO:50和SEQIDNO:51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CDR-L3。8.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其中该能够特异性结合TnC的模块包含包含与选自由SEQIDNO:52和SEQIDNO:54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至少约95%,96%,97%,98%,99%或100%同一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含与选自由SEQIDNO:53和SEQIDNO:55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至少约95%,96%,97%,98%,99%或100%同一的氨基酸序列的VL。9.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双特异性抗原结合分子,其包含(i)至少一个能够特异性结合OX40的模块,其包含包含与选自由SEQIDNO:25,SEQIDNO:27,SEQIDNO:29,SEQIDNO:31,SEQIDNO:33,SEQIDNO:35或SEQIDNO:37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至少约95%,96%,97%,98%,99%或100%同一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含与选自由SEQIDNO:26,SEQIDNO:28,SEQIDNO:30,SEQIDNO:32,SEQIDNO:34,SEQIDNO:36或SEQIDNO:38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至少约95%,96%,97%,98%,99%或100%同一的氨基酸序列的VL,和(ii)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阿曼S·格雷理查兹C·克莱恩M·平查P·乌玛娜
申请(专利权)人: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