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面容器印刷机多工位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784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锥面容器印刷机多工位定位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分度器、分度器输出轴、分度头和多个版筒,驱动装置设在分度器上,分度器输出轴设在分度器上,分度头设在分度器输出轴的输出端,各版筒均通过版筒轴连接分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摩擦传动装置,同步摩擦传动装置包括皮带轮、大摩擦轮、至少一个小摩擦轮固定架和与大摩擦轮配合的小摩擦轮,皮带轮设在驱动装置输出端,并通过皮带连接大摩擦轮,大摩擦轮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套设在分度器输出轴的外壳上,小摩擦轮固定架设在分度器上,小摩擦轮固定架设有转轴,小摩擦轮可转动的固定在小摩擦轮固定架的转轴上,大摩擦轮的摩擦面和小摩擦轮的摩擦面滚动接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锥面容器印刷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锥面容器印刷机多工位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锥面容器印刷机由于要对待加工的容器进行印前容器电晕处理、吸尘处理、光固处理,而通常这三个工序的工位是分布分度器上的八个工位中的其中三个,这样就要求设有印前容器电晕处理、吸尘处理、光固处理三个工位的版筒按一定速度的旋转。目前国内外的锥面容器印刷机大多采用这种方案各个工位单独用电机,然后用皮带或链条驱动。这样三个工位就需要三个电机、三套控制系统和三个传动装置来实现,其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效率低,而且不能自动补偿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锥面容器印刷机多工位定位装置,可以只用一个电机来实现多个工位的旋转要求,同时实现了自动磨损补偿,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锥面容器印刷机多工位定位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分度器、分度器输出轴、分度头和多个版筒,驱动装置设在分度器上,分度器输出轴设在分度器上,分度头设在分度器输出轴的输出端,各版筒均通过版筒轴连接分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摩擦传动装置,同步摩擦传动装置包括皮带轮、大摩擦轮、至少一个小摩擦轮固定架和与大摩擦轮配合的小摩擦轮,皮带轮设在驱动装置输出端,并通过皮带连接大摩擦轮,大摩擦轮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套设在分度器输出轴的外壳上,小摩擦轮固定架设在分度器上,小摩擦轮固定架设有转轴,小摩擦轮可转动的固定在小摩擦轮固定架的转轴上,大摩擦轮的摩擦面和小摩擦轮的摩擦面滚动接触。其中,小摩擦轮固定架和小摩擦轮的数目相同。所述大摩擦轮的摩擦面为锥面,小摩擦轮的摩擦面为锥面。大、小摩擦轮配合原理类似于两个锥齿轮的啮合,不同之处在于大、小摩擦轮之间是面的接触,而不是齿轮的啮合,目的同样是将转动变换一个方向。为了使圆锥形小摩擦轮保持紧贴大摩擦轮和版筒轴的状态,从而使传动更有效更稳定,同时也实现了小摩擦轮磨损后的自动补偿,所述小摩擦轮和小摩擦轮固定架的转轴的末端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迫使小摩擦轮远离转轴的末端,因此当小摩擦轮磨损后,小摩擦轮在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转轴向固定架方向运动,保持紧贴大摩擦轮和版筒轴的状态。所述驱动装置是电机或电机齿轮箱。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同步摩擦传动装置,因此锥面容器印刷机多工位定位装置只需要一个电机就能实现多个工位的旋转要求,同时还解决了自动磨损补偿的问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效果好。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锥面容器印刷机多工位定位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分度器16、分度器输出轴11、分度头12和3个版筒5,驱动装置1设在分度器16上,分度器输出轴11设在分度器16上,分度头12设在分度器输出轴11的输出端,各版筒5均通过版筒轴13连接分度头12,此外还包括同步摩擦传动装置。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1采用电机,电机通过电机座2固定在分度器16上。同步摩擦传动装置包括皮带轮3、大摩擦轮9、两个小摩擦轮固定架6和两个与大摩擦轮配合的小摩擦轮7、14。皮带轮3设在驱动装置1,即电机的输出端,并通过皮带4连接大摩擦轮9,大摩擦轮9通过轴承10可转动的套设在分度器输出轴11的外壳上。小摩擦轮固定架6设在分度器上,小摩擦轮固定架6设有转轴8,小摩擦轮7可转动的固定在小摩擦轮固定架6的转轴8上,大摩擦轮9的摩擦面和小摩擦轮7的摩擦面滚动接触。小摩擦轮14同样可转动的设在另一个小摩擦轮固定架6的转轴8上,并且大摩擦轮9的摩擦面和小摩擦轮14的摩擦面滚动接触。所述大摩擦轮9的摩擦面为锥面,小摩擦轮7和小摩擦轮14的摩擦面为锥面。大、小摩擦轮配合原理类似于两个锥齿轮的啮合,不同之处在于大、小摩擦轮之间是面的接触,而不是齿轮的啮合,目的同样是将转动变换一个方向。所述小摩擦轮7和小摩擦轮固定架6的转轴8的末端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5。压缩弹簧15迫使小摩擦轮7远离转轴8的末端,因此当小摩擦轮7磨损后,小摩擦轮7在压缩弹簧15的压力作用下,沿着转轴8向小摩擦轮固定架6的方向运动,保持紧贴大摩擦轮9和版筒轴13的状态。小摩擦轮14也一样,因此不再叙述。电机1通过皮带2带动安装在分度器输出轴11上的大摩擦轮9通过轴承10绕分度器输出轴11转动,大摩擦轮9带动分布在分度器主体16上的各个需要旋转的工位位置的小摩擦轮14、7,小摩擦轮14、7从而带动各个需要旋转的工位上的版筒轴13旋转,从而达到工的需要。在弹簧15的压力作用下,圆锥形小摩擦轮14、7均始终保持紧贴大摩擦轮和版筒轴13,从而使传动更有效更稳定,同时也实现了小摩擦轮14、7磨损后的自动补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均为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覆盖。权利要求1.一种锥面容器印刷机多工位定位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分度器、分度器输出轴、分度头和多个版筒,驱动装置设在分度器上,分度器输出轴设在分度器上,分度头设在分度器输出轴的输出端,各版筒均通过版筒轴连接分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摩擦传动装置,同步摩擦传动装置包括皮带轮、大摩擦轮、至少一个小摩擦轮固定架和与大摩擦轮配合的小摩擦轮,皮带轮设在驱动装置输出端,并通过皮带连接大摩擦轮,大摩擦轮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套设在分度器输出轴的外壳上,小摩擦轮固定架设在分度器上,小摩擦轮固定架设有转轴,小摩擦轮可转动的固定在小摩擦轮固定架的转轴上,大摩擦轮的摩擦面和小摩擦轮的摩擦面滚动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面容器印刷机多工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摩擦轮的摩擦面为锥面,小摩擦轮的摩擦面为锥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锥面容器印刷机多工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摩擦轮和小摩擦轮固定架的转轴的末端之间设有压缩弹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面容器印刷机多工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电机或电机齿轮箱。专利摘要一种锥面容器印刷机多工位定位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分度器、分度器输出轴、分度头和多个版筒,驱动装置设在分度器上,分度器输出轴设在分度器上,分度头设在分度器输出轴的输出端,各版筒均通过版筒轴连接分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摩擦传动装置,同步摩擦传动装置包括皮带轮、大摩擦轮、至少一个小摩擦轮固定架和与大摩擦轮配合的小摩擦轮,皮带轮设在驱动装置输出端,并通过皮带连接大摩擦轮,大摩擦轮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套设在分度器输出轴的外壳上,小摩擦轮固定架设在分度器上,小摩擦轮固定架设有转轴,小摩擦轮可转动的固定在小摩擦轮固定架的转轴上,大摩擦轮的摩擦面和小摩擦轮的摩擦面滚动接触。文档编号F16H7/00GK2883001SQ20062005526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4日专利技术者魏育南, 吴莉翔, 张忠资 申请人:汕头市华盛塑料包装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面容器印刷机多工位定位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分度器、分度器输出轴、分度头和多个版筒,驱动装置设在分度器上,分度器输出轴设在分度器上,分度头设在分度器输出轴的输出端,各版筒均通过版筒轴连接分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摩擦传动装置,同步摩擦传动装置包括皮带轮、大摩擦轮、至少一个小摩擦轮固定架和与大摩擦轮配合的小摩擦轮,皮带轮设在驱动装置输出端,并通过皮带连接大摩擦轮,大摩擦轮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套设在分度器输出轴的外壳上,小摩擦轮固定架设在分度器上,小摩擦轮固定架设有转轴,小摩擦轮可转动的固定在小摩擦轮固定架的转轴上,大摩擦轮的摩擦面和小摩擦轮的摩擦面滚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育南吴莉翔张忠资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华盛塑料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