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7813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钙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钙补充剂的每个制剂单位包括第一释药单元和第二释药单元;所述第一释药单元为速释单元,有效成分包括钙盐和维生素D;所述第二释药单元为缓释单元或肠溶释药单元,有效成分包括钙盐和维生素D。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钙补充剂和维生素D在口服后在胃肠道中有效成分的合理释放,将其分为两次或多次释放,可起到类似脉冲给药的效果,从而使得该钙补充剂能够以更加合理的给药形式、充分并被人体吸收,从而促进钙有效摄入、提高钙总吸收率。

Calcium supple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钙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一种钙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2014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简称《中国居民DRIs》)以指导人们合理摄入营养素,根据应用科学研究建立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其中,中国居民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1000mg/d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对矿物质的需求量会适当增加。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578.4—2018对中国居民成人每日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10-15μg/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组(CHNS)通过追踪了解1989-2009年中国九省区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抽取4400家庭、约19000人作为研究队列,在《营养学报》发表系列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9年间,我国成人平均每日钙摄入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成年男性钙摄入量为415.3mg/d,成年女性钙摄入量为367.3mg/d;2009年城市、郊区、城镇、农村四类地区成年男性钙摄入量达到推荐的适宜摄入量(AI)的比例为6.6%、6.6%、2.8%和4.3%,成年女性钙摄入量达到AI的比例为2.8%、3.6%、2.6%和2.1%,在过去的近20年间,我国18~49岁成人钙摄入水平仍然较低。因此,中国居民目前亟需从改善饮食结构或额外添加膳食补充剂以改善钙元素摄入不足的现状。对于不同营养元素的吸收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的营养元素的吸收部位均在小肠。以下关于营养元素吸收特点参考由相关学科和领域著名专家鲍曼(Bowman,B.A.)和拉塞尔(RussellR.M.)主编荫士安、汪之顼、王茵主译的《现代营养学》(原著第九版)。钙吸收率受膳食中钙含量的影响,随着钙负荷量的增加,尽管净吸收增加,但吸收效率却降低,见图1,如将一天的钙分次摄入,钙吸收将更加有效。(参考《现代营养学》第29章第370页)。其中,图1为钙摄入量与净钙吸收(实线)、吸收效率(虚线)之间的理论关系(将克(g)转换成摩尔(mol)乘以0.023)。维生素D是重要钙调节激素之一,肠钙吸收和钙的吸收利用转化都离不开维生素D。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但维生素D原在人体及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经紫外照射后转变成维生素D。维生素D在肝肾中经过羟化酶的作用转化为活性形式1,25(OH)2D3。1,25(OH)2D3可通过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介导的基因组诱导合成小肠黏膜上的肠道CaBP-9k,增加小肠对钙的吸收。综上所述,通过钙分次摄入可以提高钙吸收率。为了增加钙的吸收率,改善目前市场上钙产品所存在吸收率差的缺点,本专利设计其将含钙物质总剂量分成若干部分,分别采用不同释药速率的释药单元,以达到类似脉冲给药的效果,从而提高钙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钙补充剂,其将含钙物质总剂量分成若干部分,分别采用不同释药速率的释药单元,以达到类似脉冲给药的效果,从而提高钙吸收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钙补充剂,每个制剂单位包括第一释药单元和第二释药单元;所述第一释药单元为速释单元,有效成分包括钙盐和维生素D;所述第二释药单元为缓释单元或肠溶释药单元,有效成分包括钙盐和维生素D。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钙补充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如上所述的钙补充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钙盐和维生素D与辅料混合,制成速释单元;将钙盐和维生素D与辅料混合,制成缓释单元或肠溶单元;由所述速释单元与所述缓释单元或肠溶单元,制备得到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合人体钙吸收、转化利用的特点,通过将每个制剂单位的钙补充剂分为至少两个释药单元,包括速释的第一释药单元和缓释或肠溶的第二释药单元,将钙补充剂以速释单元与缓释/肠溶释药单元配合,并将维生素D与钙盐分别在至少两个释药单元中配合使用,通过至少两个释药单元控制钙补充剂和维生素D在口服后在胃肠道中有效成分的合理释放,将其分为两次或多次释放,可起到类似脉冲给药的效果,相对于目前市场上的普通产品若要分次服用,必将增加服用次数,消费者顺应性差的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剂,只需将每天服用钙总剂量一次性服用,即能实现分次服用的同样效果,且不增加服用次数。本专利技术使得钙补充剂能够以更加合理的给药形式、充分并被人体吸收,从而促进钙有效摄入、提高钙总吸收率。附图说明图1为钙摄入量与净钙吸收(实线)、吸收效率(虚线)之间的理论关系;图2为实施例1所述包芯片中钙离子释放量曲线;图3为实施例2所述双层片中钙离子释放量曲线;图4为实施例3所述微片胶囊剂中钙离子释放量曲线;图5为实施例4所述微丸胶囊剂中钙离子释放量曲线;图6为对比例1所述缓释片中的钙离子释放量曲线;图7为对比例2所述速释片中的钙离子释放量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以下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应理解,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各种常用试剂,均为市售产品。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钙补充剂,每个制剂单位包括第一释药单元和第二释药单元;所述第一释药单元为速释单元,有效成分包括钙盐和维生素D;所述第二释药单元为缓释单元或肠溶释药单元,有效成分包括钙盐和维生素D。优选地,所述第二释药单元为肠溶释药单元。在使用该钙补充剂时,钙补充剂在胃里时,第一制剂单元快速释放钙盐和维生素D。而肠溶制剂在胃中不释放有效成分,待到进入肠道时在合适的pH条件下,肠溶制剂开始释放钙盐和维生素D。使得在一个制剂单位内,有效成分得到实现了两次释放,起到脉冲给药的效果,提高了钙的吸收效率,提高钙摄入效果。在钙补充剂中使用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元素的吸收,同时其在钙的吸收利用转化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维生素D在肝肾中经过羟化酶的作用转化为活性形式1,25(OH)2D3。1,25(OH)2D3可通过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介导的基因组诱导合成小肠黏膜上的肠道CaBP-9k,增加小肠对钙的吸收。更优选地,以钙元素质量计,所述速释单元中的钙含量占所述钙补充剂中总钙含量20%-70%。进一步优选地,以钙元素质量计,所述速释单元中的钙含量占所述钙补充剂中总钙含量40%-60%。速释的钙含量与缓释/肠溶的钙含量以合适比例配合,通过类似脉冲给药的效应,使得更好地促进钙吸收。优选地,以钙元素计,所述钙盐与所述维生素D的质量比为500mg:(3-8)μg。更优选地,所述以钙元素计,所述钙盐与所述维生素D的质量比为500mg:(4-6)μg。两者以合适的比例配合,一方面使得维生素D能够有效促进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钙补充剂,其特征在于,每个制剂单位包括第一释药单元和第二释药单元;所述第一释药单元为速释单元,有效成分包括钙盐和维生素D;所述第二释药单元为缓释单元或肠溶释药单元,有效成分包括钙盐和维生素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钙补充剂,其特征在于,每个制剂单位包括第一释药单元和第二释药单元;所述第一释药单元为速释单元,有效成分包括钙盐和维生素D;所述第二释药单元为缓释单元或肠溶释药单元,有效成分包括钙盐和维生素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补充剂,其特征在于,以钙元素质量计,所述速释单元中的钙含量占所述钙补充剂中总钙含量20%-7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钙补充剂,其特征在于,以钙元素质量计,所述速释单元中的钙含量占所述钙补充剂中总钙含量40%-6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钙补充剂,其特征在于,以钙元素计,所述钙盐与所述维生素D的质量比为500mg:(3-8)μg。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钙补充剂,其特征在于,以钙元素计,所述钙补充剂中,每个制剂单位的总含钙量为500-800mg。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钙补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钙盐选自:碳酸钙、氯化钙、磷酸氢钙、枸橼酸钙、枸橼酸苹果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钙补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钙补充剂中,所述速释单元的辅料包括崩解剂,所述崩解剂为羧甲淀粉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缓释单元的辅料包括缓释材料,所述缓释材料为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冯汝鹏王亚龙邓俊美林容慧陈航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济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