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载鞍定位连接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承载鞍定位连接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属于转向架连接
技术介绍
铁路车辆转向架是连接车体与轨道、并且引导车辆沿轨道行驶并传导来自车体及线路的各种载荷。铁路货车上最常见的转向架是二轴铸钢三大件式转向架,由一个摇枕、两个侧架、两个轮对、承载弹簧、弹簧减振装置和基础制动装置等组成。申请号为CN201710516754.6的专利,提到一种车辆转向架的轴箱橡胶垫,位于侧架的侧架导框内,且其沿竖向的两端分别与侧架和承载鞍连接,所述轴箱橡胶垫包括位于侧架导框内纵向两端的第一橡胶垫、位于侧架导框内横向两端的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的端面朝向纵向,所述第二橡胶垫的端面朝向横向;所述第一橡胶垫与所述第二橡胶垫均具有橡胶层。包括位于承载鞍顶面与侧架的导框顶面之间的水平摩擦板,所述摩擦板能够与承载鞍顶面和/或导框顶面形成摩擦副。其中在该结构中提到的轴箱橡胶垫位于承载鞍纵向两侧,且通过金属U型板进行硫化连接,结构相对复杂。承载鞍顶部表面与水平磨耗板的配合为平面配合,在车辆发生横向摆动时,车体的横向力会通过转向架摇枕传递到摇枕两端下部的 ...
【技术保护点】
1.承载鞍定位连接结构,包括由轴承支撑的承载鞍(1)和转向架的侧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鞍(1)弹性定位在侧架(2)的导框(21)中且顶面与侧架(2)摩擦配合,侧架(2)相对于承载鞍(1)可横向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承载鞍定位连接结构,包括由轴承支撑的承载鞍(1)和转向架的侧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鞍(1)弹性定位在侧架(2)的导框(21)中且顶面与侧架(2)摩擦配合,侧架(2)相对于承载鞍(1)可横向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鞍定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鞍(1)包括与轴承配合承载鞍本体(11)和定位在承载鞍本体(11)顶部的耐磨板(12),所述的耐磨板(12)与导框(21)的顶面摩擦接触形成平面摩擦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鞍定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侧架(2)相对于承载鞍(1)可横向摆动”是指所述的承载鞍本体(11)的顶面为沿轴承轴向的圆弧面,耐磨板(12)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平面,耐磨板(12)的底面与承载鞍本体(11)的顶面接触,使侧架(2)相对于承载鞍(1)可横向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鞍定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板(12)为非金属材质,耐磨板(12)底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定位凸起(12.1),承载鞍本体(11)的顶面具有与定位凸起(12.1)相对应的定位凹坑(11.1),定位凸起(12.1)的数量为两个且以轴承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鞍定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框(21)的侧面上固定用于定位承载鞍的导框档(21.1),所述的承载鞍本体(11)上具有与导框档(21.1)相对应的定位缺口(11.2),所述的导框档(21.1)伸入定位缺口(11.2)中且与定位缺口(11.2)的内壁弹性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的承载鞍定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框档(21.1)呈长方体形状,定位缺口(11.2)由沿轴承轴向设置横向平面(11.21)和设置与横向平面(11.21)两端且垂直于横向平面的侧平面(11.22)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万禄,龚小平,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浦世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