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776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该汽车车厢结构具有中置的驾驶座,即驾驶座布置在车厢空间的横向中间位置,坐在驾驶座上的驾驶员能够获得更大的视野范围,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舒适性,也能提高发生侧碰时对驾驶员的保护;而在上下车时,驾驶员可以根据停车情况自主选择从左侧或右侧上下车,为驾驶员上下车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并且,驾驶座中置之后,所述行李舱可以设置在驾驶座至少一侧至所述前围板之间的车厢空间内,方便车内人员在行车过程中或上下车时取放行李箱内的物品,无需走到车尾打开后备箱取放行李。

Vehicle compartment structure and vehicle with this compart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本技术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汽车车厢结构中,主要存在“右侧行驶”和“左侧行驶”两种形式,“左侧驾驶”和“右侧驾驶”的汽车车厢结构中,一侧设置主驾驶座,另一侧设置副驾驶座,副驾驶座前方仪表台和主副驾驶座之间设置小件物品存放盒,其他周边空间主要用于布置驾驶操作装置和空调部件,而大件行李则集中存放于后备箱内。具有上述“左侧驾驶”或“右侧驾驶”车厢结构的汽车,上述小件物品存放盒空间不足以存放笔记本电脑、小行李箱之类的物品,在汽车在行驶(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过程中,不方便随时存取这些物品;而携带小行李箱的乘客上车前下车后须到车尾后备箱进行行李箱存取也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能够方便乘客存取体积较大的物品或行李,而无需到车尾的后备箱存取这些物品或行李。一种汽车车厢结构,包括:前围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前围板后方的驾驶座,所述驾驶座布置在车厢空间的横向中间位置;所述驾驶座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与车门连通的上下车通道,所述上下车通道到所述前围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厢结构,包括:前围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前围板后方的驾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座布置在车厢空间的横向中间位置;所述驾驶座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与车门连通的上下车通道,所述上下车通道到所述前围板之间的车厢空间设置为行李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厢结构,包括:前围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前围板后方的驾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座布置在车厢空间的横向中间位置;所述驾驶座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与车门连通的上下车通道,所述上下车通道到所述前围板之间的车厢空间设置为行李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厢还包括设置于驾驶座与前围板之间的仪表台,所述行李舱的高度不高于所述仪表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车通道到所述前围板的距离小于所述驾驶座到所述前围板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舱的纵向长度等于所述上下车通道到所述前围板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厢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驾驶座一侧或两侧的副驾驶座,所述副驾驶座与所述前围板的距离大于所述驾驶座与所述前围板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舱包括:行李舱门以及侧挡板,所述行李舱门设置于与所述上下车通道相邻的一侧;所述侧挡板纵向布置于所述行李舱门与所述前围板之间,并与所述行李舱门对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下端固定在车厢地板上,所述行李舱门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车厢地板上。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包括靠近驾驶员一侧的第一侧挡板,所述行李舱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挡板以及所述汽车车厢的侧围板连接;或者,所述侧挡板包括靠近驾驶员一侧的第一侧挡板以及远离驾驶员一侧的第二侧挡板,行李舱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挡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挡板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华山石胜美植健林学业
申请(专利权)人: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