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烧结烟气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68388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7:54
提供一种无动力烧结烟气增氧装置,包括空气进风口、烟风混风口、烟气增速腔、负压吸入腔、烟气混合腔、螺旋导流板、烟气节流腔;空气进风口固定安装在负压吸入腔管道壁上;烟风混风口开在烟气混合腔外壁上;螺旋导流板固定连接在烟气混合腔内壁上;烟气增速腔、与烟气节流腔和烟气混合腔相互固定连接;螺旋导流板为4‑6块,呈长方形,表面凸凹不平为波纹状,均布焊接在呈喇叭口状的烟气混合腔内的内表面上。其有益效果是:在烧结烟气循环利用工艺中,烟气均匀稳定的混入空气;并能根据烟气出口处压力,自动调整烟气中空气混入量,维持烧结密封烟罩压力稳定;结构简单,实用可靠、消耗少,节能减排。能满足烧结烟气增氧的生产工艺要求。

A Flue Gas Oxygenation Device for Unpowered Sint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烧结烟气增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烧结辅助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烧结烟气循环利用中氧气混合空气增氧工序的辅助设备,在其它多种气态介质混合的
也可应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烧结烟气循环利用工序中,烧结烟气需要回送至烧结机料车台面。在此过程中,烟气中氧含量无法满足烧结生产所需氧含量。烟气充氧目前主要有在台车密封烟罩设置通风口和烟气主管道内强制通风两种工艺。台车密封烟罩设置通风口方案中,受烧结生产工序限制,烟罩内负压不超过100pa,自然通风可吸入罩内空气量有限,无法满足烧结烟气循环生产的工艺要求;另外,烟道内强制通风增氧工艺,需要增加补风风机,消耗电能,且因补风机压力、流量无法时时调整,容易造成烧结烟气循环烟罩内压力波动,影响烧结生产。目前,还没有既能满足烧结烟气循环生产的工艺要求,又能保证主工艺介质工艺状态稳定,并节约能源的烧结烟气增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即能满足烧结烟气循环生产的工艺要求,又能保证主工艺介质工艺状态稳定,并能节约能源的烧结烟气增氧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提供一种无动力烧结烟气增氧装置,包括空气进风口、烟风混风口;其特征是:还包括烟气增速腔、负压吸入腔、烟气混合腔、螺旋导流板、烟气节流腔;空气进风口固定安装在负压吸入腔管道壁上;烟风混风口开在烟气混合腔外壁上;螺旋导流板固定连接在烟气混合腔内壁上;烟气增速腔、与烟气节流腔和烟气混合腔相互固定连接;其特征还在于:螺旋导流板为4-6块,呈长方形,表面凸凹不平为波纹状,均布焊接在呈喇叭口状的烟气混合腔内的内表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烧结烟气循环利用工艺中,实现烟气中均匀稳定混入空气;并实现根据烟气出口处压力,自动调整烟气中空气混入量,维持烧结密封烟罩压力稳定;无额外增加风机,不消耗电能;本专利设备根据不同烟气空气参数专门设计,设备阻力损失不超过50Pa。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可靠、消耗少,节能减排。能满足烧结烟气增氧的生产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无动力烧结烟气增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附图中:1.烟气增速腔;2.空气进风口;3.负压吸入腔;4.烟风混风口;5.烟气混合腔;6.螺旋导流板;7.烟气节流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无动力烧结烟气增氧装置,包括空气进风口1,烟气混风口2,负压吸入腔3,烟风混风口4,烟气混合腔5,螺旋导流板6,烟气节流腔7。空气进风口2固定安装在负压吸入腔3管道壁上;烟风混风口4开在烟气混合腔5外壁上;螺旋导流板6固定连接在烟气混合腔5内壁上;烟气增速腔1、与烟气节流腔7和烟气混合腔5相互固定连接;螺旋导流板6为4-6块,呈长方形,表面凸凹不平为波纹状,均布焊接在呈喇叭口状的烟气混合腔5的内表面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流体力学相关知识,设计一种无动力烟气混风装置,利用设备本身结构特性,实现烟气与空气混合,并无需额外动力驱动。本项目中核心装置为无动力烟气混风装置,该设备主要由烟气增速腔1、烟气节流腔7、烟气混合腔5、空气进风口2、负压吸入腔3、烟风混风口4、螺旋导流板6部件组成。用户可直接将本装置安装在烟气管道中使用,烟气增速腔1与烟气管道入口相接,将烟气引入无动力烧结烟气增氧装置;烟气沿装置内腔流动,经烟气增速腔1、烟气节流腔7和烟气混合腔5后流出;空气经空气进风口2进入负压吸入腔3;空气经过负压吸入腔3由烟风混风口4后进入烟气混合腔5;烟气与空气混合后流出,进入管道输送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动力烧结烟气增氧装置,包括空气进风口(2)、烟风混风口(4);其特征是:还包括烟气增速腔(1)、负压吸入腔(3)、烟气混合腔(5)、螺旋导流板(6)、烟气节流腔(7);空气进风口(2)固定安装在负压吸入腔(3)管道壁上;烟风混风口(4)开在烟气混合腔(5)外壁上;螺旋导流板(6)固定连接在烟气混合腔(5)内壁上;烟气增速腔(1)、与烟气节流腔(7)和烟气混合腔(5)相互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烧结烟气增氧装置,包括空气进风口(2)、烟风混风口(4);其特征是:还包括烟气增速腔(1)、负压吸入腔(3)、烟气混合腔(5)、螺旋导流板(6)、烟气节流腔(7);空气进风口(2)固定安装在负压吸入腔(3)管道壁上;烟风混风口(4)开在烟气混合腔(5)外壁上;螺旋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果乃涛刘江马赛王维君杨鹏翔杨飞梁健民张宏伟孙小青陈玉海樊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