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和蜗轮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537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蜗轮(10),其通过注模形成并且包括第一端(9)和第二端(19)。蜗轮(10)适于由蜗杆(20)驱动。蜗轮(10)进一步包括:啮合部(11),其包括多个能够与蜗杆(20)啮合的齿(13)和形成在相邻齿(13)之间的齿槽(14);第一非啮合部(12),其邻近蜗轮(10)的第一端(9)处的啮合部(11)并且不与蜗杆啮合;和第一切口部(15),其形成在第一非啮合部(12)处并且与齿槽(14)连续,第一切口部(15)轴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蜗杆驱动的树脂制蜗轮和具有该蜗轮的蜗轮传 动装置(蜗轮减速器)。
技术介绍
JP 2002 — 310267A(下文称之为参考文献)公开了 一种公知的蜗轮。 该蜗轮由树脂形成并且由蜗杆驱动。蜗轮设置有啮合部,其具有多个 与蜗杆啮合的齿;和位于相邻齿之间并且其底面径向向内凹陷的齿槽。 蜗轮通过将两个垂直于其轴线分开的部件集成在一起而得以构造。一般来说,在用模具模制树脂时,当各个齿槽的底面径向向内凹陷 时由齿槽形成根切。如果根切量太大,则难以在模具中模制蜗轮之后将 蜗轮脱模(die-cut),其中在模具中由两个部件构造出该参考文献中公 开的蜗轮。该参考文献中公开的蜗轮需要通过独立地树脂模制两个部件并且 通过将两个部件沿轴线方向垂直结合来构造,从而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连 接两个部件的工时。作为不是通过多个分开部件形成的蜗轮,蜗轮的树脂基材可通过切 割在外围部分处形成齿部。然而,切割加工的成本效率并不高,并且从 生产率的观点看,有必要考虑对该方法进行某些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情况做出并且提供了以提高的生产率制造的蜗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树脂蜗轮,其通过注模形成并 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蜗轮适于由蜗杆驱动。所述蜗轮进一步包 括啮合部,其包括多个能够与所述蜗杆啮合的齿和形成在相邻齿之间 的齿槽;笫一非啮合部,其邻近所述蜗轮的所述第一端处的所述啮合部 并且不与所述蜗杆啮合;和第一切口部,其形成在所述第一非啮合部处 并且与所述齿槽连续。所述第一切口部轴向延伸。优选地,所述第 一切口部延伸到所述蜗轮的所述第 一端的端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树脂蜗轮进一步包括笫二非啮合部,其邻近 所述蜗轮的所述第二端处的所述啮合部并且不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第 一切口部形成在所述第一非啮合部处,第二切口部形成在所述第二非啮 合部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蜗轮进一步包括第一环形加强部件,其具有 至少 一个配合到所述第 一切口部中并且附连到蜗轮端部的插入部。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加强部件的所述插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 环形加强部件一个表面处的多个突起.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构成蜗轮传动装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如上所述,蜗轮和构成蜗轮传动装置的 蜗^个都设置有非啮合部。所述蜗轮形成有与所述齿槽连续形成并且 轴向延伸的切口部。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减小了齿槽的根切量,所以容 易从模具脱模蜗轮。结果,通过注模在一次操作中形成了蜗轮整体,这 提高了蜗轮的生产率。附图说明通过以下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另外的特征和特性 将变得更加明了,其中图l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具有蜗轮的蜗轮传动装置的示意图2是蜗轮的立体图3是蜗轮的主视图4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蜗轮的视图5是加强部件的视图;以及图6是加强部件另一实施方式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l是图示了用作蜗轮减速器的蜗轮传动装置l的视图,其包括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相关的蜗轮10。蜗轮传动装置1包括蜗轮10和蜗 杆20。蜗轮10与蜗杆20啮合从而被驱动。蜗轮10沿其轴向包括第一 端9和第二端19。图2是蜗轮10的立体图,图3是蜗轮10的主视图。蜗轮10的整 体通过注模在一次操作中形成。蜗轮10设置有啮合部11和作为第一非 啮合部和第二非啮合部的非啮合部12。啮合部11沿轴向即沿图3的上 下方向形成在蜗轮10的中部。啮合部11形成有与蜗杆20啮合的多个 齿13。这里,啮合部11代表与蜗杆20啮合的一部分蜗轮10。另外, 在啮合部11的轴向中部设置有齿槽14。每个齿槽14形成在相邻的齿 13之间并且具有凹陷的形状。附图中仅部分齿槽14带有附图标记。如 图所示,各个齿槽的中部深并且随着接近蜗轮10的端部而变浅。非啮 合部12形成在蜗轮10的两端从而与啮合部11邻接。非啮合部12不与 蜗杆20啮合并且不与其接触。根据该实施方式,非啮合部12形成有多 个切口部15 (第一切口部和第二切口部,在图2和3中仅部分切口部 15带有附图标记)。每个切口部15穿过齿槽14的端部连续形成并且延 伸到蜗轮10的端面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切口部15的周向长度 小于齿槽14的周向长度。另外,切口部15可以任何方式成型,只要切 口部15才艮切较少并且蜗轮10的刚度不被破坏即可。在图2和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切口部15设置在位于蜗轮10两端 的非啮合部12中的一个处。然而,如图4所示,切口部15可设置在位 于蜗轮10两端的两个非啮合部12处。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蜗轮IO包括环形加强部件30 (第一环 形加强部件和第二环形加强部件)。加强部件30形成有插入部31,所述 插入部31可被调节而分别插入到切口部15中并且附连到蜗轮10的端 部。切口部15沿蜗轮IO的周向等距隔开。优选地,插入部31在环形加强部件30的一个表面处突出。加强部件30通过注模独立于蜗轮10形成。加强部件30是环形的, 在其中心具有孔32,并且设置有沿周向等距隔开的插入部31 (在图5 中仅部分插入部31带有附图标记)。如图5所示,在沿轴线18形成在 蜗轮两端的突起部17插入到孔32中的情况下,插入部31插入到蜗轮 10的切口部15。如上所述,通过将插入部31插入到蜗轮10的切口部 15中,加强部件30能够提高蜗轮10的强度。如图6所示,加强部件 30可应用于螺旋齿轮40两端。加强部件30可由树脂或金属材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蜗轮传动装置1可包括螺旋齿轮40以代 替如上所述的蜗轮IO。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蜗轮10和构成蜗轮传动装置1的蜗 轮10,每个都包括设置在非啮合部12处并且穿过沿蜗轮10的轴向延伸 的齿槽14连续形成的切口部。利用该结构,可减小根切量并且在树脂 模制之后更容易脱模蜗轮IO。因此,根据实施方式,蜗轮10不包括分 块构造并且通过树脂模制整体形成,这提高了蜗轮IO(蜗轮传动装置1) 的生产率。权利要求1.一种树脂蜗轮(10),其通过注模形成并且具有第一端(9)和第二端(19),所述蜗轮(10)适于由蜗杆(20)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10)包括啮合部(11),其包括多个能够与所述蜗杆(20)啮合的齿(13)和形成在相邻齿(13)之间的齿槽(14);第一非啮合部(12),其邻近所述蜗轮(10)的所述第一端(9)处的所述啮合部(11)并且不与所述蜗杆(20)啮合;和第一切口部(15),其形成在所述第一非啮合部(12)处并且与所述齿槽(14)连续,所述第一切口部(15)轴向延伸。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蜗轮(10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口 部(15)延伸到所述蜗轮(10)的所述第一端(9)的端面(16)。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蜗轮(10 ),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非啮合部(12),其邻近所述蜗轮(10)的所述第二端(19) 处的所述啮合部(11)并且不与所述蜗杆(20)啮合;和第二切口部(15),其形成在所述第二非啮合部(12)处并且与所 述齿槽(14)连续,所述第二切口部(15)轴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切口部(15)形成在所述第一非啮合部(12)处,所 述第二切口部(15)形成在所述第二非啮合部(12)处。4. 如权利要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蜗轮(10),其通过注模形成并且具有第一端(9)和第二端(19),所述蜗轮(10)适于由蜗杆(20)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10)包括:啮合部(11),其包括多个能够与所述蜗杆(20)啮合的齿(13)和形成在相邻齿(13)之间的齿槽(14);第一非啮合部(12),其邻近所述蜗轮(10)的所述第一端(9)处的所述啮合部(11)并且不与所述蜗杆(20)啮合;和第一切口部(15),其形成在所述第一非啮合部(12)处并且与所述齿槽(14)连续,所述第一切口部(15)轴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康明武田伸彦平尾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