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视镜减振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66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减振垫,包括安装在车身板金(1)与后视镜镜座(2)之间的减振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垫(3)由聚乙烯材料发泡成型,其两侧的车身贴合面(3a)和镜座贴合面(3b)表面形状分别与车身板金(1)表面和后视镜镜座(2)底面形状相同,所述两贴合面的安装孔(4)外围设置有封闭形凸棱密封圈(5),在靠近减振垫(3)边缘处的车身贴合面(3a)上设置凸棱(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后视镜振动,减轻驾驶员视觉疲劳,提高驾驶安全性,能够有效密封,防水、防尘,降低风噪,增加汽车的舒适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的减振垫。
技术介绍
汽车后视镜是汽车必备件之一,其安装在车身板金上,在车身板金与镜座之间装配有密封垫,以防水、减振。目前,普遍使用工程塑料PVC、 EPDM或PE 一次发泡片材作为密封垫,由PVC、 EPDM通过注塑成型制成的密封垫,不但重 量大、加工成本高,而且密封垫与镜座贴合不完全,防水性和减振效果差,特 别是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因串气会产生风噪、颤抖、渗水、进尘等现象,影响乘 坐的舒适性、降低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此外,后视镜频繁抖动,易使驾驶 员产生视觉疲劳,影响驾驶的安全性。也可使用PE—次发泡片材作为密封垫, 但由于其为板型片材,不具有适应镜座和车身的异形结构,与镜座和车身板金 配合时出现中空区域,贴合不完全,而且因没有专用的防水、防尘、防串气结 构,使空气、灰尘更易从镜底座部串入车身,下雨或洗车时会出现渗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减振垫,通过完 全封闭车身板金与后视镜装配面,从而有效防止渗水、阻隔灰尘、减少振动、 降低风噪。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后视镜减振垫,包括安装在车身板金与后视镜镜座之间的减振垫,所述减振垫由聚乙烯材料发泡成型,其两侧的 车身贴合面和镜座贴合面表面形状分别与车身板金表面和后视镜镜座底面形状 相同,所述两贴合面的安装孔外围设置有封闭形凸棱密封圈,在靠近减振垫边 缘处的车身贴合面上设置凸棱。所述密封圈和凸棱高度为2-5mm;所述凸棱与减振垫边缘平行。 所述凸棱为2-5道。所述镜座贴合面上设置有与减振垫边缘平行的凸棱。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由聚乙烯发泡制成的减振垫具有弹性,其两侧安装面 由于具有与车身板金和镜座底面的表面形状完全吻合的配合形状,消除了三者配合的空隙,无悬空区域,实现减振;在靠近减振垫边缘处的车身贴合面上设 置凸棱,在两侧贴合面安装孔外围均设置封闭形凸圈作为密封圈,减振垫安装 后该凸棱和密封圈被挤压变形,消除了配合间隙,使车身板金与镜座底面之间 完全封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可以有效减少后视镜振动,保障后视镜视野清晰,减轻驾驶员视觉疲劳, 提高驾驶安全性。2、 有效密封,防水、防尘,降低风噪,增加了汽车的舒适性,大大延长了汽车有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3、 采用聚乙烯材料,重量轻、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减振垫未安装状态时的左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由聚乙烯PE-30N发泡制成的减振垫3安装在车身板金1与后 视镜镜座2底面之间,所述减振垫3两侧的车身贴合面3a和镜座贴合面3b表 面形状分别与车身板金1和后视镜镜座2底面的表面形状相同,通过螺钉穿过 所述减振垫安装孔4将其固定在车身上,三者装配后完全贴合,无中空或空隙, 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参看图2、图3和图4,所述减振垫3在车身贴合面3a和镜座贴合面3b的 安装孔4外围均设置高度为3mm的封闭形凸圈作为密封圈5,实现安装孔4处的 密封;在靠近减振垫3边缘处的车身贴合面3a上设置三道与减振垫3边缘平行 的凸棱6,其高度为3mm,实现该面边缘处的密封,从而有效防止渗水、阻隔灰 尘、降低风噪。如图4所示,为增强减振垫3边缘处的密封效果,在镜座贴合 面3b上也设置了一道与减振垫3边缘平行的凸棱。本技术装车后,具有弹性的聚乙烯发泡制成的减振垫3,由于与车身板 金1和镜座底面2完全贴合地配合,实现有效减振;两侧贴合面所述的密封圈5 和凸棱6由于被挤压变形,使减振垫3各边缘和安装孔4处与车身板金1和后 视镜镜座2实现无间隙密封,从而起到防水、防尘,降低风噪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视镜减振垫,包括安装在车身板金1与后视镜镜座2之间的减振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垫(3)由聚乙烯材料发泡成型,其两侧的车身贴合面(3a)和镜座贴合面(3b)表面形状分别与车身板金(1)表面和后视镜镜座(2)底面形状相同,所述两贴合面的安装孔(4)外围设置有封闭形凸棱密封圈(5),在靠近减振垫(3)边缘处的车身贴合面(3a)上设置凸棱(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5) 和凸棱(6)高度为2-5mm。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 (6)与减振垫边缘平行。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 (6)为2-5道。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减振垫,其特征在于镜座贴合面(3b) 上设置有与减振垫边缘平行的凸棱(6)。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减振垫,所述减振垫(3)由PE-30N 材料发泡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减振垫,包括安装在车身板金(1)与后视镜镜座(2)之间的减振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垫(3)由聚乙烯材料发泡成型,其两侧的车身贴合面(3a)和镜座贴合面(3b)表面形状分别与车身板金(1)表面和后视镜镜座(2)底面形状相同,所述两贴合面的安装孔(4)外围设置有封闭形凸棱密封圈(5),在靠近减振垫(3)边缘处的车身贴合面(3a)上设置凸棱(6)。本技术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后视镜振动,减轻驾驶员视觉疲劳,提高驾驶安全性,能够有效密封,防水、防尘,降低风噪,增加汽车的舒适性。文档编号F16F1/37GK201065899SQ20072012454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周时树 申请人:重庆吉航工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视镜减振垫,包括安装在车身板金1与后视镜镜座2之间的减振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垫(3)由聚乙烯材料发泡成型,其两侧的车身贴合面(3a)和镜座贴合面(3b)表面形状分别与车身板金(1)表面和后视镜镜座(2)底面形状相同,所述两贴合面的安装孔(4)外围设置有封闭形凸棱密封圈(5),在靠近减振垫(3)边缘处的车身贴合面(3a)上设置凸棱(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时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吉航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