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永辉专利>正文

双弹簧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618 阅读:4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弹簧减震器,由上连接头1,减震上座2,承重弹簧3,减震弹簧4,减震腔5,橡胶衬套6,减震下座7,下连接头8,减震杆9和弹簧卡座10组成:其中减震杆9与上减震座2通过螺纹连接,承重弹簧3与减震弹簧4位于上减震座2与下减震座7之间,同时套于减震杆1与减震腔5之外,橡胶衬套6套于减震腔5之外,同时位于承重弹簧3、减震弹簧4与减震腔5之间,具有防止减震腔5与减震弹簧4、承重弹簧3之间金属的磨擦,可起到各个部件之间减少磨擦,降低金属磨擦产生的噪音并保护各个组成部件的作用,减震下座7与下连接头8铸造连接,下连接头8与车架连接。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减震效果显著等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弹簧减震器,主要用于现在普及比较广的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领域。
技术介绍
如何能够让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骑手们更加舒适,免于由于路面不 平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颠波、疲劳之苦,在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广泛实用的今 天,大家都对减震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也随之研究出了多种多样 的减震器装置,如液压减震器,弹簧减震器,油气弹簧减震器,弹簧螺纹不规 则减震器等。但是,由于生产成本和技术等原因,现在电动自行车领域一直使 用的减震器效果均不太理想。减震器结构比较简单,甚至内部很少有真正的减 震器应有的构造,所以就很难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仅仅起到了固定弹簧的作 用。它的减震弹簧要起到支撑车身和所载重量的作用, 一直以来,所做的弹簧 弹性很强,这样就牺牲了弹簧的减震性。当所载重量较轻时,弹簧就很难被压縮,难以起到应有减震的作用,骑行时车身就会有一种硬棒棒的感觉;所载重量 较大时,减震效果也不太理想,并且由于弹簧起不到良好的减震作用,就会将 震波直接反作用于车身,不仅会影响骑手的舒适度,同时也会消耗车子前进的 动能,降低车子前进的速度,很难实现在坑洼路面车身良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就很好的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领域减震器即要起到承重作用,同时又要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的技术难题。技术方案本技术是一种双弹簧减震器,由上连接头,减震上座,承重弹簧,减震弹簧,减震腔,橡胶衬套,减震下座,下连接头,减震杆和弹簧卡 座组成其中上连接头与车架连接,减震杆内穿过减震上座通过螺纹连接,承重 弹簧与减震弹簧位于减震上座与减震下座之间,同时套于减震杆与减震腔之外, 橡胶衬套套于减震腔之外,位于承重弹簧、减震弹簧与减震腔之间,具有防止减 震腔体与减震弹簧、承重弹簧金属之间的磨擦,可起到保护各个部件之间抗磨擦, 降低金属磨擦产生的噪音的作用,减震腔、下连接头与减震下座铸造连接,下连 接头与车架连接,具有固定减震器的作用,弹簧卡座由硬橡胶制作而成,套于减 震腔之外,上、下面有蟝纹槽,具有固定承重簧与减震簧,减少直接接触磨擦的 作用,同时可以起到缓冲压力,吸收震波,增加舒适度的作用。承重弹簧可为上下内外径一致的等粗弹簧或上下内外径一致且螺纹间距不 等的等粗弹簧,也可为上下粗度不一致、螵纹间距相等或不等的塔形弹簧,塔形 弹簧顶端内直径大于套在减震腔外的橡胶衬套的外直径;减震弹簧可为上下内外 径一致的等粗弹簧或上下内外径一致且螺纹间距不等的等粗弹簧,也可为上下粗 度不一致、螺纹间距相等或不等的塔形弹簧。减震弹簧的弹性明显的要小于承重弹簧的弹性,当压力较小时,承重弹簧起 到支撑车身和所载物体重量的作用,减震弹簧能够很好的起到减震效果;当 压力明显的超过减震弹簧的最大弹力时,则减震弹簧全部被压縮,因为减震弹簧 在整体长度中所占长度较短,所以不会严重影响车身离地髙度,此时承重弹簧起 到支撑车身和减震的双重作用。减震弹簧的弹力性占承重弹簧弹力性60%以下, 其长度占减震上座与减震下座之间长度的40%以下,可以根据车主对车子日常所 载重量的需要和减震效果的需求,调整承重弹簧和减震弹簧的弹性以及二者在减 震上座和减震下座之间的长度。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采用双簧结合,很好的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和摩 托车领域对承重和减震二者的需求。这样,不仅解决了承重与减震二者间的矛 盾,同时,由于很好的减震作用,当车子行进于坑洼不平的路面时,能够很好 的吸收震波,减少车子的震动,减少了前进能量的消耗,提高了车子行进的稳 定性。同时该技术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比较低,有利于普及和推广。附图说明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上连接头l,减震上座2,承重弹簧3,减震弹簧4,减震腔5,橡胶 衬套6,减震下座7,下连接头8和减震杆9,弹簧卡座IO。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结构如附图所示该减震器由上连接头l,减震上座2,承重 弹簧3,减震弹簧4,减震腔5,橡胶衬套6,减震下座7,下连接头8,减震杆 9和弹簧卡座10组成其中上连接头1与车架连接,减震杆9与减震上座2通 过螺纹连接,承重弹簧3与减震弹簧4位于减震上座2与减震下座7之间,同 时套于减震杆9与减震腔5之外,橡胶衬套6套于减震腔5之外,位于承重弹 簧3、减震弹簧4与减震腔5之间,具有防止减震腔5与减震弹簧4、承重弹簧 金属之间的磨擦,可起到保护各个部件之间抗磨擦,降低金属磨擦产生的噪音 的作用,减震腔5、下连接头8与减震下座7铸造连接,下连接头8与车架连接, 弹簧卡座10由硬质橡胶制作而成,套与橡胶衬套6之外,上下面有螺纹槽,具 有固定承重弹簧3与减震弹簧4,减少二者直接接触摩擦的作用,同时可以起到 缓冲压力,吸收震波,增加舒适度的作用。承重弹簧可为上下内外径一致的等粗弹簧或上下内外径一致且螺纹间距不等的等粗弹簧;也可为上下粗度不一致、蟝纹间距相等或不等的塔形弹簧,塔 形弹簧顶端内直径大于套在减震腔外的橡胶衬套的外直径。减震弹簧可为上下 内外径一致的等粗弹簧或上下内外径一致且螺纹间距不等的等粗弹簧,也可为 上下粗度不一致、螺纹间距相等或不等的塔形弹簧。减震弹簧4的弹性明显的要小于承重弹簧3的弹性,当压力较小时,承重 弹簧3起到支撑车身和所载物体重量的作用,减震弹簧4能够很好的起到减震 效果;当压力明显的超过减震弹簧4的最大弹力时,则减震弹簧4全部压縮, 此时承重弹簧3起到承重和减震的双重作用。减震弹簧4的承重弹力性占承重 弹簧3弹力性的60%以下,减震弹簧4长度占减震上座2与减震下座7之间长 度的40%以下,可以根据车主对车子日常所载重量的需要和减震效果的需求, 调节二者的弹力性和长度。权利要求1. 一种双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该减震器由上连接头(1),减震上座(2),承重弹簧(3),减震弹簧(4),减震腔(5),橡胶衬套(6),减震下座(7),下连接头(8),减震杆(9)和弹簧卡座(10)组成其中上连接头(1)与车架连接,减震杆(9)与减震上座(2)通过螺纹连接,承重弹簧(3)与减震弹簧(4)位于减震上座(2)与减震下座(7)之间,同时套于减震杆(9)与减震腔(5)之外,橡胶套(6)套于减震腔(5)之外,位于承重弹簧(3)、减震弹簧(4)与减震腔(5)之间,减震腔(5)、下连接头(8)与减震下座(7)铸造连接,减震下座(7)通过下连接头(8))与车架连接,形成双弹簧减震器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承重弹簧(3)与减震弹簧(4)位于减震上座(2)与减震下座(7)之间,同时套与减震杆(9)与橡胶衬套(6) 之外。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承重簧(3)与减震簧(4) 中间设有弹黉卡座(IO)。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承重弹簧(3)可为上下 内外径一致的等粗弹簧或上下内外径一致且蠊纹间距不等的等粗弹簧,也可为上 下粗度不一致、嫘纹间距相等或不等的塔形弹簧,塔形弹簧顶端内直径大于套在 减震腔(5)外的橡胶衬套(6)的外直径;减震弹簧(4)可为上下内外径一致的等粗弹 簧或上下内外径一致且螺纹间距不等的等粗弹簧,也可为上下粗度不一致、蠊纹 间距相等或不等的塔形弹簧。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弹簧减震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该减震器由上连接头(1),减震上座(2),承重弹簧(3),减震弹簧(4),减震腔(5),橡胶衬套(6),减震下座(7),下连接头(8),减震杆(9)和弹簧卡座(10)组成:其中上连接头(1)与车架连接,减震杆(9)与减震上座(2)通过螺纹连接,承重弹簧(3)与减震弹簧(4)位于减震上座(2)与减震下座(7)之间,同时套于减震杆(9)与减震腔(5)之外,橡胶套(6)套于减震腔(5)之外,位于承重弹簧(3)、减震弹簧(4)与减震腔(5)之间,减震腔(5)、下连接头(8)与减震下座(7)铸造连接,减震下座(7)通过下连接头(8))与车架连接,形成双弹簧减震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程永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