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挡承力层玻璃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068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挡玻璃承力层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有机玻璃粒料和聚碳酸酯粒料作为原材料,采用注射压缩工艺成型出含溢料区和浇口区的承力层坯件,再通过机加工的方法去除溢料区和浇口区,制造出外形精度高、厚度分布均匀的风挡玻璃承力层。本方法提高了风挡玻璃承力层的制造效率,并降低了制造成本。采用这种方法制造的风挡玻璃承力层,最大尺寸达到1600mm,最大厚度15mm,外形偏差不超过±0.3mm,厚度偏差不超过±0.2mm,透光率不低于85%,雾度不超过2%,主视区光畸变不超过1/200,残余应力不超过10MPa。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Windshield Bearing Layer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挡承力层玻璃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挡玻璃的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挡承力层玻璃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风挡玻璃承力层是飞机、列车风挡玻璃上的重要的结构功能部件。作为风挡玻璃的一部分,风挡玻璃承力层不仅要能够承受各种飞行状态下的结构载荷冲击,还要求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同时,风挡玻璃常采用层合工艺成型,要求其承力层具有较高的外形精度。此外,风挡玻璃承力层还具有大尺寸、大厚度的特点。这些都对材料及成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透明有机玻璃材料和聚碳酸酯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以及优异的光学性能,成为风挡玻璃承力层的首选材料。传统的风挡玻璃承力层常采用有机玻璃板材热弯成型的工艺制造,存在原材料价格昂贵,抛光困难,制造周期长等缺点。注射成型工艺利用有机玻璃粒料或聚碳酸酯粒料进行,以其低成本、高表面质量、高精度、高效率、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开始应用于风挡玻璃的制造领域。注射压缩工艺在常规注射成型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型腔压缩的功能,降低了成型过程中的注射压力,提高了成型产品的厚度均匀性,同时还可以显著降低产品的残余应力,对大尺寸、大厚度的风挡玻璃承力层尤为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挡承力层玻璃的制造方法,适用于有机玻璃材料和聚碳酸酯材料的风挡玻璃承力层的制造,采用此方法制造出的飞机、列车风挡玻璃承力层外形精度高、厚度分布均匀,残余应力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风挡承力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注射压缩成型注塑成型的材料为有机玻璃粒料或聚碳酸酯粒料;坯件的模具型腔厚度与成品件厚度保持一致,坯件的模具型腔至少部分边缘比成品件宽5~100mm;注塑成型结束后对坯件进行去应力退火;步骤2、坯件机加工将坯件的所述至少部分边缘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去除,获得成品件;机加工结束后对成品件进行去应力退火。进一步的,步骤1中先将有机玻璃粒料或聚碳酸酯粒料置于除湿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后,再对粒料进行注射压缩成型,干燥温度分别为70~100℃,100~130℃,干燥时间≥4h。进一步的,有机玻璃粒料成型时的熔体温度为210~250℃,模具预热温度分别为60~100℃,注射速度为560cm3/s~1700cm3/s。进一步的,聚碳酸酯粒料成型时的熔体温度为280~350℃,模具预热温度分别为80~130℃,注射速度为560cm3/s~1700cm3/s。进一步的,步骤1中模具预留合模间隙作为压缩行程,熔体注射至总注射量的50%~100%后将模具无间隙完全闭合。进一步的,预留合模间隙小于等于成品件厚度。进一步的,所述至少部分边缘上形成浇注口。进一步的,坯件的模具型腔周缘比成品件宽5~100mm。进一步的,所述周缘上形成浇注口。进一步的,所述坯件的模具型腔上形成多个浇注口,其中至少一个浇注口形成在成品件的玻璃面上。进一步的,步骤1中,退火时间6~12h,当为有机玻璃粒料的退火温度为60~90℃,聚碳酸酯粒料的退火温度为80~120℃。进一步的,步骤2中,退火时间3~8h,当为有机玻璃粒料的退火温度为60~90℃,聚碳酸酯粒料的退火温度为80~12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有机玻璃粒料或聚碳酸酯粒料作为成型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采用注射压缩工艺制造出风挡玻璃承力层,提高了风挡玻璃承力层的外形精度和制造效率。本专利技术制造的风挡玻璃承力层,最大尺寸达到1500mm,最大厚度15mm,外形偏差不超过±0.3mm,厚度偏差不超过±0.2mm,透光率不低于85%,雾度不超过2%,主视区光畸变不超过1/200,残余应力不超过10MPa。附图说明图1是坯件示意图;图2是成品件示意图;图3是合模前的预留合模间隙示意图;其中:1-成品件,2-坯件,3-边缘,4-浇注口,5-预留合模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提供一对应精定位调节杆的移动距离。实施例一坯件的模具型腔至少部分边缘比成品件宽10~60mm。成型风挡玻璃承力层时,首先将聚碳酸酯粒料置于除湿干燥机内,干燥时间4h,干燥温度130℃;用模具清洗剂清洗模具型腔表面,并用脱脂棉擦拭干净;启动模具温度控制机,将模具型腔表面加热至115℃;将聚碳酸酯粒料输送至注射成型机,注射压缩成型出承力层坯件,熔体温度为290℃,模具温度为120℃,注射速度800cm3/s,压缩行程10mm,得到承力层坯件;注塑成型结束后对坯件进行去应力退火,退火时间8h,退火温度110℃;将承力层坯件固定于加工工装,通过机加工的方法去除承力层坯件的溢料边及浇口,对机加工后的产品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时间4h,退火温度100℃,完成风挡玻璃承力层的制造。经检测,风挡玻璃承力层的尺寸为1500×980mm,主视区厚度为15±0.2mm,边缘连接区厚度为12mm±0.2mm,总重量为19.7kg,透光率85%,雾度2%,外形偏差最大为0.29mm,主视区光畸变最大值为1/200,残余应力最大值为9.7MPa。实施例二坯件的模具型腔至少部分边缘比成品件宽15~55mm。成型风挡玻璃承力层时,首先将有机玻璃粒料置于除湿干燥机内,干燥时间3h,干燥温度为95℃;用模具清洗剂清洗模具型腔表面,并用脱脂棉擦拭干净;启动模具温度控制机,将模具型腔表面加热至80℃;将有机玻璃粒料输送至注射成型机,注射压缩成型出承力层坯件,熔体温度为230℃,模具温度为85℃,注射速度1550cm3/s,压缩行程4mm,得到承力层坯件;对承力层坯件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时间7h,退火温度80℃;将承力层坯件固定于加工工装,通过机加工的方法去除承力层坯件的溢料边及浇口,对机加工后的产品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时间4h,退火温度70℃,完成风挡玻璃承力层的制造。经检测,风挡玻璃承力层的尺寸为1500×980mm,厚度为10±0.2mm,总重为14.7kg,透光率91%,雾度0.7%,外形偏差最大为0.37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挡承力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注射压缩成型注塑成型的材料为有机玻璃粒料或聚碳酸酯粒料;坯件的模具型腔厚度与成品件厚度保持一致,坯件的模具型腔至少部分边缘比成品件宽5‑100mm;注塑成型结束后对坯件进行去应力退火;步骤2、坯件机加工将坯件的所述至少部分边缘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去除,获得成品件;机加工结束后对成品件进行去应力退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挡承力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注射压缩成型注塑成型的材料为有机玻璃粒料或聚碳酸酯粒料;坯件的模具型腔厚度与成品件厚度保持一致,坯件的模具型腔至少部分边缘比成品件宽5-100mm;注塑成型结束后对坯件进行去应力退火;步骤2、坯件机加工将坯件的所述至少部分边缘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去除,获得成品件;机加工结束后对成品件进行去应力退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挡承力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先将有机玻璃粒料或聚碳酸酯粒料置于除湿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后,再对粒料进行注射压缩成型,干燥温度分别为70~100℃,100~130℃,干燥时间≥4h。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挡玻璃承力层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玻璃粒料成型时的熔体温度为210~250℃,模具预热温度分别为60~100℃,注射速度为560cm3/s~1700cm3/s。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挡玻璃承力层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建林葛勇颜悦王韬孙琦伟王博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