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及磨抛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及磨抛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931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及磨抛设备,其中,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包括支撑臂、连接杆及减震层,支撑臂上设有支腿,连接杆与支腿可转动连接,且连接杆设有减震结构形成接触轮。在本申请提供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中,连接杆可转动安装在支撑臂的支腿上,由于连接杆的外径尺寸根据需要可以加工成外径较小的杆件结构,即连接杆可以根据涡轮叶片的曲率设置为对应尺寸的杆件结构,进而实现对曲率较大的涡轮叶片进行磨抛,相对于传统人工磨抛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叶片加工,特别涉及一种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及磨抛设备


技术介绍

1、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为铸造成型,加热过程金属收缩使叶片尺寸产生变化,铸造过程容易产生砂眼、多余金属等缺陷,真空热处理后叶片表面也可能会有再结晶,均需要磨抛去除,因此,为保证单晶叶片尺寸合格,需要略微添加叶片型面轮廓的工艺余量。需要磨抛的工序主要包括型面尺寸检测、壁厚尺寸检测及表面精整等,而所有上述操作都需要磨抛处理。

2、目前,行业内磨抛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设备以手工设备为主,自动化磨抛设备只在部分曲率较小的叶片上获得应用,在采用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时,通过轴承的外侧形成接触轮,由于轴承尺寸受限,安装在轴承外侧形成接触轮很难做到外径8mm以下,而很多涡轮叶片的曲率很大,需要4mm以下的接触轮才能磨抛到,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磨抛范围较窄。因此,针对曲率较大的叶片,往往只能由操作工人操作电动或气动打磨枪配合砂磨头来磨抛。但手工磨抛叶片存在效率低,磨抛质量不高,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容易有安全隐患,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3、因此,如何降低工作人员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的劳动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以降低工作人员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的磨抛设备。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包括:

3、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设有支腿;

4、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腿可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设有减震结构形成接触轮。

5、可选地,在上述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中,所述支撑臂上设有两个所述支腿,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均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腿上。

6、可选地,在上述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中,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杆本体及减震层,所述减震层呈环形,且可转动套设在所述连接杆本体的外周面,所述减震层的外周面形成所述接触轮,所述连接杆本体与所述支腿可转动连接。

7、可选地,在上述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中,所述支撑臂上设有一个支腿,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杆本体及减震层,所述减震层呈环形,且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杆本体的外周面,所述减震层的外周面形成所述接触轮。

8、可选地,在上述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中,所述支腿位于所述支撑臂的前端,所述支撑臂的后端设有用于与磨抛主体连接的安装孔。

9、可选地,在上述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中,所述安装孔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磨抛主体连接。

10、可选地,在上述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腿为一体成型结构。

11、可选地,在上述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中,所述减震结构的材质为橡胶。

12、可选地,在上述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中,所述接触轮转动轴线的中点位于所述支撑臂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13、一种磨抛设备,包括磨抛主体及与所述磨抛主体连接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所述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包括支撑臂、连接杆及减震层,支撑臂上设有支腿,连接杆与支腿可转动连接,且连接杆设有减震结构形成接触轮。

15、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中,连接杆可转动安装在支撑臂的支腿上,由于连接杆的外径尺寸根据需要可以加工成外径较小的杆件结构,即连接杆可以根据涡轮叶片的曲率设置为对应尺寸的杆件结构,进而实现对曲率较大的涡轮叶片进行磨抛,相对于传统人工磨抛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的劳动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1)上设有两个所述支腿(5),所述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均通过轴承(4)安装在所述支腿(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包括连接杆本体及减震层(2),所述减震层(2)呈环形,且可转动套设在所述连接杆本体的外周面,所述减震层(2)的外周面形成所述接触轮,所述连接杆本体与所述支腿(5)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1)上设有一个支腿(5),所述连接杆(3)包括连接杆本体及减震层(2),所述减震层(2)呈环形,且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杆本体的外周面,所述减震层(2)的外周面形成所述接触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5)位于所述支撑臂(1)的前端,所述支撑臂(1)的后端设有用于与磨抛主体连接的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磨抛主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与所述支腿(5)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的材质为橡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轮转动轴线的中点位于所述支撑臂(1)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10.一种磨抛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磨抛主体及与所述磨抛主体连接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所述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1)上设有两个所述支腿(5),所述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均通过轴承(4)安装在所述支腿(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包括连接杆本体及减震层(2),所述减震层(2)呈环形,且可转动套设在所述连接杆本体的外周面,所述减震层(2)的外周面形成所述接触轮,所述连接杆本体与所述支腿(5)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叶片表面磨抛用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1)上设有一个支腿(5),所述连接杆(3)包括连接杆本体及减震层(2),所述减震层(2)呈环形,且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杆本体的外周面,所述减震层(2)的外周面形成所述接触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民罗亮王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