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瑞专利>正文

互补型汽车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07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互补型汽车阻尼器,它是在一内盛有液体的缸筒上通过活塞杆一端安置可在缸筒内上下移动的曲面活塞,该曲面活塞上开设有三个孔道,孔道口安置有球阀。活塞杆另一端安置有顶罩和调节杆,顶罩内安置有可罩套在缸筒外的弹簧(或安置在缸筒内的弹簧),调节杆穿过中空的活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性能可靠,调节方便,制造成本低,既可用于汽车悬架系统又可用于汽车座垫等特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用于汽车上的减震器,特别是供汽车悬架系统或汽车座垫用的减震器。现有的汽车减震器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使用简单的弹簧(如叠板弹簧,扭杆弹簧等)的减震器,第二类为使用空气或液体为工作介质的减震器,第三类是将前面两类减震器组合起来的复合减震器。上述常用的汽车减震器有下述缺点1、不能根据实际路况来调节阻尼的大小;2、当汽车受到连续的上下冲击时,不但减震效果差,还会引起共震;3、没有考虑乘座者对震动的感受程度。虽然国外少量高档轿车上有用电脑根据实际路况调节阻尼大小的减震器,但其制造复杂,价格昂贵,不适合在绝大多数汽车上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性能可靠,随时可根据路况进行手动大调节,自动小调节的互补型汽车阻尼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有一内盛有液体的缸筒,其顶部开设有一孔,孔套有U形密封环,活塞杆一端穿过孔连接一曲面活塞,另一端连接一顶罩和调节杆。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进一步来完成,在曲面活塞周围套有密封环与缸筒光滑的内壁接触。曲面活塞上开设有三个孔道,其中左右两孔道内设置有球阀,孔道口设置有网罩;中间孔道与中空的活塞杆连接,并将活塞杆某处左右贯通,在十字通道处设置有球阀,旋转连接于顶罩并穿过中空活塞杆的调节活塞杆可限制孔道的面积。本技术所述的弹簧既可套在细缸筒的外面,弹簧上部固结顶板,下部固结细缸筒底边;又可更换成数根相对较小的弹簧,使弹簧上部固结粗缸筒内顶,下部固结曲面活塞的上平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悬架系统)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座垫系统)的结构剖面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有一内盛液体的缸筒(1),其顶部开设有一孔,孔套有U形密封环,活塞杆(3)一端穿过孔连接一曲面活塞(2),另一端连接一顶罩(4)和调节杆(6)。在曲面活塞(2)周围套有密封环(14)并与缸筒(1)光滑的内壁接触。曲面活塞(2)上开设有三个孔道(10)、(11)、(12),其中孔道(10)、(11)内设置有球阀(7)、(8),孔道口设置有网罩(9);孔道(12)与中空的活塞杆(3)连接,并将活塞杆(3)的某处左右贯通,在十字通道处设置有球阀(13),旋转连接于顶罩(4)并穿过中空活塞杆(3)的调节杆(6)可限制孔道(12)的面积,从而控制孔道(12)来回流动在A、B、C腔(16)、(17)、(18)的液体量。本技术可根据实际需要,制造成供悬架系统使用的阻尼器,如图1,将弹簧(5)套罩在细缸筒(1)外,弹簧(5)上部固结于顶罩(4),下部固结于细缸筒(1)底边,将球阀(7)、(8)及网罩(9)安置在孔道(10)、(11)的上出口,并在球阀(13)下面设置网罩(19)。也可制造成供汽车座垫使用的阻尼器,如图2,将弹簧(5)更换成数根相对较小的弹簧(5’),上部固结于粗缸筒(1’)内顶,下部固结曲面活塞(2)的上平面,将球阀(7)、(8)及网罩(9)安置在孔道(10)、(11)的下出口。本技术是利用弹簧伸缩时和液体流动时所产生的共同阻力作用来达到减震目的的。图1所示,是使用于汽车悬架系统的阻尼器。当汽车通过路面的凸起部分时,车轮被抬高,与此同时弹簧(5)被压缩通过顶罩(4)带动活塞杆(3)推动曲面活塞(2)向下运动,这时孔道(12)被球阀(13)自动封闭,而孔道(10)、(11)的球阀(7)、(8)自动开启,工作液体通过A腔(16)通过孔道(10)、(11)比较快地流入B腔(17)和C腔(18),以便达到阻尼作用不应太强,使车身抬高得尽可能小一些的效果。而在随后弹簧(5)变形的复原过程中,球阀(7)、(8)自动封闭孔道(10)、(11),工作液体只能通过自动开启的球阀(13)从B腔(17)和C腔(18)经孔道(12)比较慢地流入A腔(16),以达到复原过程比较缓慢平稳的效果。当汽车车轮落到凹坑时,汽车悬架系统带动缸筒(1)向下运动,弹簧(5)拉伸,使曲面活塞(2)相对地向上运动,此时球阀(7)、(8)自动封闭,球阀(13)自动开启,工作液体从B腔(17)和C腔(18)通过孔道比较慢地流入A腔(16),产生较大阻尼,接着弹簧弹性复原,曲面活塞相对向下运动,球阀(13)自动封闭,而孔道(10)、(11)的球阀(7)、(8)自动开启,工作液体从A腔(16)通过孔道(10)、(11)比较快地流入B腔(17)和C腔(18),使车身尽快回到平顺效果上。当汽车行驶在碎石路上时,往往以较小的振幅使振动连续重复,此时所有球阀受微震影响开闭自如,曲面活塞(2)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工作液体可来回在三腔之间流动。图2所示,是用于汽车座垫的阻尼器。乘客坐上后,当车身向上跳时顶罩(4)推动曲面活塞(2)向下运动,弹簧(5’)拉伸,A腔(16)内的液体受压,球阀(7)、(8)自动封闭,球阀(13)自动开启,工作液体从A腔(16)比较慢地经过孔道(12)流入B腔(17)和C腔(18),产生较大阻尼,使乘座者不受冲击。当车身向下跳时,弹簧(5’)收缩,曲面活塞(2)向上运动,球阀(13)自动封闭,球阀(7)、(8)自动开启,工作液体比较快地从B腔(17)和C腔(18)通过孔道(12)流入A腔(16),阻尼较小,使顶罩(4)比较快地上升,使乘座者无失重感。本技术可根据不同用途的车辆选择不同的球阀,以达到减震效果;也可根据路况临时调节阻力大小,以求较好的减震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减震性能可靠,调节方便,制造成本低,既可用于车辆悬架系统又可用于车辆座垫等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互补型汽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有一盛有液体的缸筒(1)、缸筒(1)顶部开设有一套有密封环(15)的孔,中空的活塞杆(3)一端穿过孔连接一曲面活塞(2),另一端连接一顶罩(4)和调节杆(6),曲面活塞(2)套有密封环(14)与缸筒(1)内壁接触,曲面活塞(2)上开设有三个孔道(10)、(11)、(12),球阀(7)、(8)和网罩(9)安置在孔道(10)、(11)的上出口,孔道(12)上下左右贯通活塞杆(3),内设置有球阀(13),球阀下面设置网罩(19),弹簧(5)套罩在缸筒(1)外,其上部固结于顶罩(4),下部固结于缸筒(1)的底边。2.一种互补型汽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有一盛有液体的缸筒(1’)、缸筒(1’)顶部开设有一套有密封环(15)的孔,中空的活塞杆(3)一端穿过孔连接一曲面活塞(2),另一端连接一顶罩(4)和调节杆(6),曲面活塞(2)套有密封环(14)与缸筒(1)内壁接触,曲面活塞(2)上开设有三个孔道(10)、(11)、(12),球阀(7)、(8)和网罩(9)设置在孔道(10)、(11)的下出口,孔道(12)上下左右贯通活塞杆(3),内设置有球阀(13),有数根较小的弹簧(5’),其上部固结于缸筒(1’)内顶,下部固结于曲面活塞(2)的上平面。专利摘要一种互补型汽车阻尼器,它是在一内盛有液体的缸筒上通过活塞杆一端安置有可在缸筒内上下移动的曲面活塞,该曲面活塞上开设有三个孔道,孔道口安置有球阀。活塞杆另一端安置有顶罩和调节杆,顶罩内安置有可罩套在缸筒外的弹簧(或安置在缸筒内的弹簧),调节杆穿过中空的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互补型汽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有一盛有液体的缸筒(1)、缸筒(1)顶部开设有一套有密封环(15)的孔,中空的活塞杆(3)一端穿过孔连接一曲面活塞(2),另一端连接一顶罩(4)和调节杆(6),曲面活塞(2)套有密封环(14)与缸筒(1)内壁接触,曲面活塞(2)上开设有三个孔道(10)、(11)、(12),球阀(7)、(8)和网罩(9)安置在孔道(10)、(11)的上出口,孔道(12)上下左右贯通活塞杆(3),内设置有球阀(13),球阀下面设置网罩(19),弹簧(5)套罩在缸筒(1)外,其上部固结于顶罩(4),下部固结于缸筒(1)的底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余虹云
申请(专利权)人:李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