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韧性梁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35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韧性梁柱结构,包括梁柱本体,所述梁柱本体底端固定有预埋座,所述梁柱本体顶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底面接触有辅助支板,且所述辅助支板与所述梁柱本体可拆卸连接。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辅助支板的插杆对应插入连接套后通过滚珠卡入限位槽锁定,并通过辅助支板来对连接的支撑梁进行辅助支撑,实现了采用预设辅助支板的方式来代替增加外界支杆的辅助支撑方式,防止了外界支杆占据梁柱周围的位置空间,避免了干扰到施工工人的走动施工,同时有助于提升梁柱本体与支撑梁连接过程中的韧性。

A Ductile Beam-Column Structure for Archite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韧性梁柱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韧性梁柱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梁柱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柱用来对支撑梁稳固支撑。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为了使支撑梁和梁柱连接稳固,梁柱在通过浇筑水泥或焊接连接支撑梁后往往采用外界支杆顶住支撑梁的方式来辅助支撑一段时间,外界支杆的加装占据的梁柱周围的位置空间,会直接干扰到施工工人的走动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用韧性梁柱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梁柱在通过浇筑水泥或焊接连接支撑梁后往往采用外界支杆顶住支撑梁的方式来辅助支撑一段时间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辅助支板来对连接的支撑梁进行辅助支撑,实现了采用预设辅助支板的方式来代替增加外界支杆的辅助支撑方式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用韧性梁柱结构,包括梁柱本体,所述梁柱本体底端固定有预埋座,所述梁柱本体顶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底面接触有辅助支板,且所述辅助支板与所述梁柱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四周嵌套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插槽,且所述插槽外端开口,所述插槽侧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通过卡钩与压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伸出所述安装槽,且所述滚珠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大小;所述辅助支板侧面固定有插杆,且所述插杆能够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杆端部固定有顶块,且所述顶块为凸面结构,所述插杆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的朝向与所述安装槽的朝向相对。采用上述一种建筑用韧性梁柱结构,在使用前,将所述梁柱本体通过深埋所述预埋座的方式竖直固定在设置位置,之后将所述支撑梁连接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在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梁时,应预先比对所述支撑梁在所述连接块上的连接位置,确保所述辅助支板的顶面恰好能够接触所述支撑梁底面,所述支撑梁连接固定后,需要加装所述辅助支板对所述支撑梁辅助支撑,加装方式为:将所述辅助支板的所述插杆对应插入所述连接套的所述插槽内,在插入的过程中,所述顶块会随之插入并首先接触所述滚珠,由于所述顶块为凸面结构,从而能够在接触所述滚珠后随着所述顶块的继续插入而使所述滚珠向所述安装槽内收,在所述滚珠内收的过程中,所述滚珠会压缩所述压簧,随着所述插杆的继续插入,所述滚珠完全收入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插杆外侧接触,同时所述插杆在插入的过程中会带动所述限位槽伸入,当所述插杆插至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安装槽正对时,所述压簧能够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将所述滚珠顶紧卡入所述限位槽内,并通过此种方式来对所述辅助支板在所述插槽内的位置进行限制,由于所述支撑梁在安装时能够确保所述支撑梁底面与所述辅助支板顶面接触,从而通过所述辅助支板能够对所述支撑梁与所述连接块的连接辅助支撑,代替了增加外界支杆的辅助支撑方式,避免了干扰施工工人的走动施工,同时有助于提升所述梁柱本体与所述支撑梁连接过程中的韧性。作为优选,所述预埋座为实心圆台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梁与所述连接块焊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套与所述连接块过盈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的槽深不大于所述压簧的极限压缩行程。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为凹面球槽。作为优选,所述顶块的材质为调质橡胶,所述顶块与所述插杆胶接固定。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将辅助支板的插杆对应插入连接套后通过滚珠卡入限位槽锁定,并通过辅助支板来对连接的支撑梁进行辅助支撑,实现了采用预设辅助支板的方式来代替增加外界支杆的辅助支撑方式,防止了外界支杆占据梁柱周围的位置空间,避免了干扰到施工工人的走动施工,同时有助于提升梁柱本体与支撑梁连接过程中的韧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外部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局部放大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梁;2、辅助支板;201、插杆;202、限位槽;203、顶块;3、梁柱本体;301、连接块;302、预埋座;303、连接套;304、插槽;305、滚珠;306、安装槽;307、压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韧性梁柱结构,包括梁柱本体3,梁柱本体3底端固定有预埋座302,梁柱本体3顶端固定有连接块301,连接块301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梁1,支撑梁1底面接触有辅助支板2,且辅助支板2与梁柱本体3可拆卸连接;连接块301的四周嵌套安装有连接套303,连接套303内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插槽304,且插槽304外端开口,插槽304侧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安装槽306,安装槽306内通过卡钩与压簧307的一端固定连接,压簧307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滚珠305,滚珠305伸出安装槽306,且滚珠305的直径不大于安装槽306的开口大小;辅助支板2侧面固定有插杆201,且插杆201能够插入插槽304内,插杆201端部固定有顶块203,且顶块203为凸面结构,插杆201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限位槽202,且限位槽202的朝向与安装槽306的朝向相对。作为优选,预埋座302为实心圆台结构,如此设置,便于预埋座302在深埋地下的同时具有稳定的防倾倒性能。支撑梁1与连接块301焊接固定,如此设置,便于支撑梁1稳固的与连接块301连接固定。连接套303与连接块301过盈配合,如此设置,便于连接套303能够紧固嵌套在连接块301内。安装槽306的槽深不大于压簧307的极限压缩行程,如此设置,便于防止压簧307到达自身的极限压缩行程而失效。限位槽202为凹面球槽,如此设置,便于滚珠305更贴合的卡入限位槽202。顶块203的材质为调质橡胶,顶块203与插杆201胶接固定,如此设置,便于滚珠305在顶块203的引导下能够顺畅的过渡陷入安装槽306内。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前,将梁柱本体3通过深埋预埋座302的方式竖直固定在设置位置,之后将支撑梁1连接固定在连接块301上,在连接固定支撑梁1时,应预先比对支撑梁1在连接块301上的连接位置,确保辅助支板2的顶面恰好能够接触支撑梁1底面,支撑梁1连接固定后,需要加装辅助支板2对支撑梁1辅助支撑,加装方式为:将辅助支板2的插杆201对应插入连接套303的插槽304内,在插入的过程中,顶块203会随之插入并首先接触滚珠3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韧性梁柱结构,包括梁柱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本体(3)底端固定有预埋座(302),所述梁柱本体(3)顶端固定有连接块(301),所述连接块(301)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梁(1),所述支撑梁(1)底面接触有辅助支板(2),且所述辅助支板(2)与所述梁柱本体(3)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块(301)的四周嵌套安装有连接套(303),所述连接套(303)内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插槽(304),且所述插槽(304)外端开口,所述插槽(304)侧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安装槽(306),所述安装槽(306)内通过卡钩与压簧(30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簧(307)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滚珠(305),所述滚珠(305)伸出所述安装槽(306),且所述滚珠(305)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安装槽(306)的开口大小;所述辅助支板(2)侧面固定有插杆(201),且所述插杆(201)能够插入所述插槽(304)内,所述插杆(201)端部固定有顶块(203),且所述顶块(203)为凸面结构,所述插杆(201)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限位槽(202),且所述限位槽(202)的朝向与所述安装槽(306)的朝向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韧性梁柱结构,包括梁柱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本体(3)底端固定有预埋座(302),所述梁柱本体(3)顶端固定有连接块(301),所述连接块(301)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梁(1),所述支撑梁(1)底面接触有辅助支板(2),且所述辅助支板(2)与所述梁柱本体(3)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块(301)的四周嵌套安装有连接套(303),所述连接套(303)内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插槽(304),且所述插槽(304)外端开口,所述插槽(304)侧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安装槽(306),所述安装槽(306)内通过卡钩与压簧(30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簧(307)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滚珠(305),所述滚珠(305)伸出所述安装槽(306),且所述滚珠(305)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安装槽(306)的开口大小;所述辅助支板(2)侧面固定有插杆(201),且所述插杆(201)能够插入所述插槽(304)内,所述插杆(201)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三山张乐安袁帅赵林丁娜丽王帆杨建涛杜建丽高杰吕俊杰胡五妮周艳虹王迪田庆伟张淑君王世英吕书聪王进超孙梦宇赵瑞锋张秋霞杜梁梁徐小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裕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