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4296 阅读:10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包括柱、梁,所述柱上间距布置有两夹板,所述两夹板之间的间距形成卡槽,所述两夹板与所述柱一体成型且长度小于所述柱,所述柱上形成有横向搭接面,所述梁上一体成型有凸舌,连接时,所述凸舌插入所述卡槽,所述凸舌与所述卡槽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横向搭接面支撑所述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通过梁上的凸舌插入柱上的卡槽,并螺接,实现梁与柱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比用连接件连接更可靠,且通过柱上的横向搭接面支撑梁,使二者的安装更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进行梁柱连接时,通常情况是使用连接件将两者进行连接,或者将梁直接放置于柱顶上,再通过连接件固定。结构件的连接主要依赖结构梁柱之前的作用力来连接,连接件只是辅助作用,而作为建筑,梁柱之间的连接可靠对于建筑的整体性及抗震性是很关键的因素,固单纯的依靠连接件连接的结构可靠度并不是最高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连接可靠性不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包括柱、梁,所述柱上间距布置有两夹板,所述间距形成卡槽,所述两夹板与所述柱一体成型且长度小于所述柱,所述柱上形成有横向搭接面,所述梁上一体成型有凸舌,连接时,所述凸舌插入所述卡槽,所述凸舌与所述卡槽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横向搭接面支撑所述梁。进一步的,所述柱与所述梁上分别设置有斜搭接面,所述凸舌插入所述卡槽时,所述两斜搭接面抵接。进一步的,所述柱与所述梁上分别设置有直搭接面,所述凸舌插入所述卡槽时,所述两直搭接面抵接。进一步的,所述柱与所述梁为木质或竹钢。进一步的,所述柱与所述梁之间固接有加强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通过梁上的凸舌插入柱上的卡槽,并螺接,实现梁与柱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比用连接件连接更可靠,且,通过柱上的横向搭接面支撑梁,使二者的安装更牢固。(2)柱与梁通过直面或斜面抵接,可以均衡二者之间的受力。(3)通过使用竹钢材料,即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对于冲击荷载及周期性疲劳破坏有很强的抵抗力,具有最佳的抗震性。(4)通过在柱与梁之间固接加强筋,使二者的连接更牢固。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的柱与梁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的柱与梁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的柱与梁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的连接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的另一种连接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柱,11-斜搭接面,111-直搭接面,12-横向搭接面,13-夹板,14-卡槽,15-夹板,2-梁,21-斜搭接面,211-直搭接面,22-凸舌,3-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由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柱1、梁2,在柱上间距布置有夹板13、15,其中夹板13与夹板15之间的间距形成卡槽14,且夹板13、15与柱一体成型,并且两夹板的长度小于柱的长度,故柱上形成有横向搭接面12。梁上一体成型有凸舌22,连接时,将凸舌插入卡槽中,且凸舌与卡槽过盈配合,柱上形成的横向搭接面用来支撑梁。通过梁上的凸舌插入柱上的卡槽,并通过螺栓连接,实现梁与柱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比用连接件连接更可靠,且,通过柱上的横向搭接面支撑梁,使二者的安装更牢固。柱与梁上分别设置有斜搭接面11、21,当凸舌插入卡槽时,两个斜搭接面抵接;也可以为直搭接面。通过直或斜搭接面抵接可以均衡柱与梁之间的受力。柱与梁可以为木质,也可以为竹钢。其中,竹钢即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主要是指以竹基纤维帘为基本构成单元按顺纹理方向经冷(热)压胶合而成的板材。竹钢采用纯天然慈竹经酚醛树脂热(冷)压胶合而成,具有高强度、低碳环保、高耐候性、阻燃、净化空气、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是“以竹代木、以竹代钢”的最佳产品,且对于冲击荷载及周期性疲劳破坏有很强的抵抗力,具有最佳的抗震性。柱与梁之间固接有加强筋,即柱与加强筋、梁与加强筋通过螺栓等连接,使二者的连接更牢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柱(1)、梁(2),所述柱上间距布置夹板(13)、(15),所述间距形成卡槽(14),所述夹板(13)、(15)与所述柱一体成型且长度小于所述柱,所述柱上形成有横向搭接面(12),所述梁上一体成型有凸舌(22),连接时,所述凸舌插入所述卡槽,所述凸舌与所述卡槽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横向搭接面支撑所述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柱(1)、梁(2),所述柱
上间距布置夹板(13)、(15),所述间距形成卡槽(14),所述夹板(13)、(15)
与所述柱一体成型且长度小于所述柱,所述柱上形成有横向搭接面(12),所述
梁上一体成型有凸舌(22),连接时,所述凸舌插入所述卡槽,所述凸舌与所述
卡槽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横向搭接面支撑所述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柱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与所
述梁上分别设置有斜搭接面(11)、斜搭接面(2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