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351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底板通过稳固插杆设置在装配式建筑地基坑底面上铺设好的钢筋混凝土中;S2、在底板上设置地基板,所述地基板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S3、在地基板上设置压缩抗震支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压缩弹簧、伸缩杆;在压缩抗震支架上设置地基面板;S4、将装配式建筑承压柱设置在地基面板,能够对建筑承压的同时实现能够有合理的形变,以提高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高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高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地基的抗震
,具体为一种实现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建筑地基是能够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基体,其对建筑的承重、寿命、抗震等级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在地震频发的地区,特别是处于地震带的区域,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装配式建筑。
[0003]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地基上装配而成的建筑。由于装配式建筑在工程中操作便捷,减少了工期,且具有质量可靠、寿命较长、便于维护、利于拆装重复使用等优点。特别是在容易引发地震的地震带上,装配式建筑愈发显示出独特的优点。
[0004]在装配式建筑的抗震中,其地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地基不能很好地达到抗震的效果,尤其是在容易引发地震的地震带上,对地基的抗震性要求更高。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方法,以此来提高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地基不能很好地达到抗震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方法,该抗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底板通过稳固插杆设置在装配式建筑地基坑底面上铺设好的钢筋混凝土中。
[0007]S2、在底板上设置地基板,所述地基板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r/>[0008]S3、在地基板上设置压缩抗震支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压缩弹簧、伸缩杆;在压缩抗震支架上设置地基面板。
[0009]S4、将装配式建筑承压柱设置在地基面板,能够对建筑承压的同时实现能够有合理的形变,以提高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采用水泥混凝土、金属或者二者混合制成。所述地基面板为水泥混泥土、金属或者二者混合制成,其上部设置装配式建筑的墙体等部件。
[0011]优选的,所述抗震装置特别适合3层及以下的装配式建筑的地基抗震。
[0012]优选的,所述橡胶压缩抗震支架的橡胶,其压缩形变量δ为2.5

6.8%。
[0013]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的线径(弹簧丝直径)d1为12

24mm,外径d2为58

75mm,内径d3为46

51mm。
[0014]优选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实现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连接有地基板,所述地基板顶端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压缩抗震支架,且压缩抗震支
架上连接有地基面板,所述地基板顶端中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左右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铰接杆,且第一铰接杆背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两组所述第一固定块内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环绕在伸缩杆上。
[0015]优选的,所述地基面板底端中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左右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铰接杆,且第二铰接杆背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在第一固定块上,两组所述压缩抗震支架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壁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背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板外侧。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底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背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板顶端的左右两侧。
[0017]优选的,所述底板上两端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轨,且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组所述第一滑块内部连接有稳固插杆,所述稳固插杆上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环绕在稳固插杆上。
[0018]优选的,所述稳固插杆上方连接有顶盖,且顶盖的正视截面呈“L”形。
[0019]优选的,所述顶盖内部的外侧设置有防震角,且防震角的材质为柔性材质,特别是橡胶材质。
[0020]优选的,两组所述顶盖顶端连接有拉把,且拉把的底端设置形状为弧形。
[0021]优选的,所述压缩抗震支架为橡胶压缩抗震支架;所述地基板为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伸缩杆为气压伸缩杆。
[0022]优选的,所述气压伸缩杆内部的气体压力P为35.5

78.6MPa。
[0023]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端均设置有抽拉孔,所述抽拉孔中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在第二连接板两端的抽拉孔中能够移动。
[0024]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的线径(弹簧丝直径)d1为12

24mm,外径d2为58

75mm,内径d3为46

51mm,螺距d4为15

28mm;其采用合金弹簧钢制成,其弹性模量E为195

204GPa。
[0025]优选的,为了更好地提高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所述压缩弹簧的线径d1和弹性模量E之间满足d1
·
E大于等于2450小于等于4859。
[0026]优选的,所述橡胶压缩抗震支架的橡胶,其压缩形变量δ为2.5

6.8%。
[0027]优选的,为了实现压缩弹簧和橡胶压缩抗震支架对抗震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所述压缩弹簧的线径d1、弹性模量E、橡胶压缩抗震支架压缩形变量δ之间满足以下经验关系:E
·
π=α
·
(d1/δ);其中,π为圆周率;α为平衡系数,取值范围为1.34

1.67。
[0028]优选的,为了使气压伸缩杆、压缩弹簧和橡胶压缩抗震支架组合一起更好地提高抗震能力,所述气压伸缩杆内部的气体压力P、压缩弹簧的线径d1、橡胶压缩抗震支架压缩形变量δ之间满足以下经验关系:P=β
·
(d12·
δ);其中,β为气压调节系数,取值范围为3.61

7.84。
[0029]优选的,所述底板采用水泥混凝土、金属或者二者混合制成。所述地基面板为水泥
混泥土、金属或者二者混合制成,其上部设置装配式建筑的墙体等部件。
[0030]优选的,所述抗震装置设置在装配式建筑地基坑的内部,通过稳固插杆将抗震装置设置在建筑地基坑底面上铺设好的钢筋混凝土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所述抗震装置放置在建筑地基坑底面上。
[0031]优选的,所述抗震装置特别适合3层及以下的装配式建筑的地基抗震。
[0032]优选的,所述抗震装置设置在装配式建筑地基坑内的承压柱下方,对建筑承压的同时,实现能够有合理的形变,以提高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方法,通过设置有滑槽、第二滑块、伸缩杆、第二弹簧、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和压缩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底板通过稳固插杆设置在装配式建筑地基坑底面上铺设好的钢筋混凝土中;S2、在底板上设置地基板,所述地基板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S3、在地基板上设置压缩抗震支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压缩弹簧、伸缩杆;在压缩抗震支架上设置地基面板;S4、将装配式建筑承压柱设置在地基面板,能够对建筑承压的同时实现能够有合理的形变,以提高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采用水泥混凝土、金属或者二者混合制成。所述地基面板为水泥混泥土、金属或者二者混合制成,其上部设置装配式建筑的墙体等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实现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装置特别适合3层及以下的装配式建筑的地基抗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华苏悦赵化强陶正刚杨涛唐晓辉闫鹏飞王迪张淑君郭帅张魁廉广伟冀钱桂姚春兰姚浩涌王博杨少华张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裕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