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夯实建筑地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9828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夯实建筑地基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夯实装置移动到作业位置;S2、调节横梁的伸出长度;S3、将横梁与空心套管固定;S4、对建筑地基进行夯实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快速夯实建筑地基的方法,通过调节横梁,使横梁某一端的辅助压板的侧边超出牵引车的侧边,并通过辅助压板对建筑地基的边角进行夯实,提高了夯实效率,也节约了人力资源。

A method of quickly tamping building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夯实建筑地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地基夯实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夯实建筑地基的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在施工以前,地基需要进行夯实处理,以保证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并提高其防震等级。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夯实方式,一是采用人工进行夯实,但是费事费力,体力劳动量大;二是采用打夯机,但是大多的打夯机体积较大,使用费用比较高,而且在一些小一点的建筑地基,基于场地大小和费用的限制,打夯机很少使用;即使使用,由于场地的限制,调整耗时很长,由此导致效率也比较低,因此很难实现对建筑地基的快速打夯。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快速夯实建筑地基的方法,以实现在较小场地建筑地基的快速打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快速夯实建筑地基的方法,通过调节横梁,使横梁某一端的辅助压板的侧边超出牵引车的侧边,并通过辅助压板对建筑地基的边角进行夯实,在较小场地建筑地基提高了夯实效率,已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夯实建筑地基的方法,该夯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夯实装置移动到作业位置:将支撑板连接牵引车,通过支撑板一侧连接的牵引架将支撑板与牵引车连接,通过牵引车带动夯实装置移动到作业位置;S2、调节横梁的伸出长度:调节横梁其中一端的伸出长度,使横梁移动,使横梁某一端的辅助压板的侧边超出牵引车的侧边;S3、将横梁与空心套管固定:通过固定销将横梁与空心套管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S4、对建筑地基进行夯实作业:通过电缸或者液压缸工作,并且通过牵引车带动支撑板和支撑架移动,对建筑地基进行夯实作业。优选的,在步骤S1中,所述的牵引车为沙土地带牵引车。优选的,在步骤S1中,所述牵引车的轮胎设置为泥地胎。优选的,在步骤S2中,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以及牵引车的实际宽度调节横梁的伸出长度。优选的,在步骤S2中,通过转动手轮通过转动杆带动圆柱齿轮转动,进而通过圆柱齿轮带动直线齿条移动,从而带动横梁移动。优选的,在步骤S3中,同时还通过在固定销的一端套装弹性限位橡胶环,确保在移动时固定销不会滑脱。优选的,在步骤S4中,所述电缸或者液压缸通过接入牵引车的电源进行工作。优选的,所述固定销和横梁均为金属材质,特别是铁质材料;其内部设置有柱状空腔,所述柱状空腔内设置有永磁体;当所述固定销插入横梁上的第一通孔时,能够紧紧的吸附在一起,从而保证打夯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固定销的截面为圆形,其直径为d1;所述柱状空腔的圆形截面的直径为d2;且0.5≤d2/d1≤0.75,以更好地使固定销与横梁吸附在一起,保证打夯时的稳定性,并保证固定销的强度。优选的,所述固定销的屈服强度Q1为420-580MPa;为了进一步保证固定销的强度,使固定销与横梁吸附在一起,保证打夯时的稳定性,所述屈服强度Q1、固定销的直径d1、柱状空腔的圆形截面的直径d2之间满足以下关系:d2/d1=α·Q11/3;其中,α为关系系数,取值范围我0.07-0.1。优选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快速夯实建筑地基的夯实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通过固定架设置有电缸或者液压缸,所述电缸或者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一端贯穿支撑板设置有空心套管,所述空心套管的内部通过固定销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固定柱,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下端分别安装有辅助压板,所述空心套管的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下端安装有主压板,所述横梁的上端连接有直线齿条,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圆柱齿轮,所述圆柱齿轮与直线齿条啮合,且圆柱齿轮的一端键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块并延伸至两组支撑架的外侧,且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手轮。优选的,所述横梁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空心套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销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延伸至空心套管的外部,所述固定销设置为L形固定销,且固定销的一端套装有弹性限位橡胶环。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安装有滚轮,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有牵引架。优选的,所述辅助压板和主压板的下端设置为同一水平高度,且辅助压板和主压板的下端面设置为光滑水平面。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嵌装固定有第一转动轴承,所述圆柱齿轮的一端固定插接于第一转动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嵌装固定有第二转动轴承,所述转动杆固定插接于第二转动轴承的内圈。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L形固定架,所述L形固定架与支撑架的侧壁活动连接,并能够上下进行一定幅度的转动;两组所述L形固定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压辊,且压辊与地面的相切线以及滚轮与地面的相切线设置为同一水平高度。优选的,所述压辊包括壳体和内填充体;所述壳体呈圆柱体状,其材质为铁磁性材料,尤其是铁;所述壳体的厚度h为4-12mm;所述内填充物填充在壳体内部,可以填满或者不填满;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整。所述内填充物包括的组分和质量分数为铅粉79-86份、铁粉8-16份、石墨粉4-7.5份。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体;所述第一电磁体设置在圆柱体的轴线上;所述第一电磁体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一铁芯;所述第一线圈内的电流为I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电磁体,所述第二电磁铁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铁芯;所述第二线圈内的电流为I2。优选的,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建筑地基的打夯,所述电流I1和I2大小相等;所述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同时通电具有磁性,且二者的磁力互相排斥,使压辊实现在碾压建筑地基的同时具有磁力的下压作用。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内的电流均为周期式的通电和断电,得到所述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同时具有磁性是间歇式的,以实现压辊的周期性下压加强,进一步的实现对建筑地基的打夯。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内的电流均为周期式的通电时间为T1,断电时间为T2;所述压辊的内填充物中铁粉的质量与内填充物总质量的比值为μ;为了提高对建筑地基的打夯质量和效率,所述壳体的厚度h、通电时间为T1、断电时间为T2、比值为μ之间满足以下关系:T1/(T1+T2)=λ·(πh·μ);其中,λ为关系因子,取值范围为0.78-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的快速夯实建筑地基的方法,通过调节横梁,使横梁某一端的辅助压板的侧边超出牵引车的侧边,并通过辅助压板对建筑地基的边角进行夯实,代替了现有的快速夯实车夯实后还需要通过人工通过手动对建筑地基的边角夯实,提高了夯实效率,也节约了人力资源。2、本专利技术的快速夯实建筑地基的方法,通过牵引车带动本装置移动,使用方便,而且将牵引车设置为沙土地带牵引车,并且将牵引车的轮胎设置为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夯实建筑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夯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将夯实装置移动到作业位置:将支撑板连接牵引车,通过支撑板一侧连接的牵引架将支撑板与牵引车连接,通过牵引车带动夯实装置移动到作业位置;/nS2、调节横梁的伸出长度:调节横梁其中一端的伸出长度,转动手轮通过转动杆带动圆柱齿轮转动,进而通过圆柱齿轮带动直线齿条移动,从而带动横梁移动,使横梁某一端的辅助压板的侧边超出牵引车的侧边;/nS3、将横梁与空心套管固定:通过固定销将横梁与空心套管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nS4、对建筑地基进行夯实作业:通过电缸或者液压缸工作,并且通过牵引车带动支撑板和支撑架移动,对建筑地基进行夯实作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夯实建筑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夯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夯实装置移动到作业位置:将支撑板连接牵引车,通过支撑板一侧连接的牵引架将支撑板与牵引车连接,通过牵引车带动夯实装置移动到作业位置;
S2、调节横梁的伸出长度:调节横梁其中一端的伸出长度,转动手轮通过转动杆带动圆柱齿轮转动,进而通过圆柱齿轮带动直线齿条移动,从而带动横梁移动,使横梁某一端的辅助压板的侧边超出牵引车的侧边;
S3、将横梁与空心套管固定:通过固定销将横梁与空心套管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S4、对建筑地基进行夯实作业:通过电缸或者液压缸工作,并且通过牵引车带动支撑板和支撑架移动,对建筑地基进行夯实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夯实建筑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的牵引车为沙土地带牵引车。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明吴桂昌李朝磊丁大勇王安民刘智民朱亚辉黄奇勋王书丽黄安洲康海燕苏悦潘娟娟黄敬敬赵创业潘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裕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