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8243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7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该结构为多层,包括地下室底板、底板后浇带、混凝土垫层和防水层,所述的多层结构由上往下排布为:地下室底板、钢筋混凝土变形结构、上混凝土垫层、防水层和下混凝土垫层;其中地下室底板包括底板后浇带结构,底板后浇带和地下室底板之间存在接缝,底板后浇带下方为基体凹坑,在凹坑上先铺设一层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上方铺设防水层,在防水层之上铺垫混凝土垫层,在混凝土垫层和底板后浇带之间设置钢筋混凝土变形结构,底板后浇带使用膨胀砼浇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用于解决目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中防水保护层结构单一存在渗水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的后浇带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
技术介绍
随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建设规模日益壮大,尤其是超长、超深地下室结构以及高层主楼和底层或多层裙楼相连接的结构较多。为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地下室结构的抗渗性,通常采用后浇带形式设计。后浇带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保留一段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授权公告号为CN201865127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底板加强防水型后浇带,该防水后浇带包括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混凝土垫层和聚氨酯防水涂膜,在地下室的后浇带下部浇筑混凝土垫层,在混凝土垫层表面涂防水层,且在其上设一道保护层,在保护层和后浇带之间设置预防水钢筋混凝土变形结构。该设计仅在混凝土垫层表面涂一层防水层,该防水结构单一,防水性能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用于解决目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中防水保护层结构单一存在渗水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铺设于地下室底板预留的后浇带基槽,包括由下往上依次排布的:下混凝土垫层、防水层、上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层和底板后浇带;其中底板后浇带和地下室底板之间有拼接接缝,底板后浇带为膨胀砼后浇带,所述的防水层为多层结构,且每层防水层为防水卷材层,所述防水卷材层包括若干防水卷材。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基槽先铺设一层下混凝土垫层,一方面铺平凹坑表面的不平整结构,保护基础,另一方面,由于该层混凝土垫层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可以同时作为防水层的找平层。后浇带基槽免不了滞留地表水和生活水等,后浇带结构中防水尤为重要,后浇带的防水一旦破坏,将无法修补,因此依附于下混凝土垫层之上铺设防水层,防水层可以与下混凝土垫层更好的贴合,防水效果更好。在防水层之上铺设上混凝土垫层,该混凝土垫层可以作为防水层的保护层,保证防水层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减少破坏。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和超长结构的收缩变形,在上混凝土垫层之上设置钢筋混凝土层。但是钢筋混凝土层由于温度或者收缩不均等因素仍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有害裂缝,为避免该有害裂缝的产生,在底板和钢筋混凝土层之间设置底板后浇带,底板后浇带与底板之间存在拼接接缝,为了减少接缝处渗水,在底板后浇带中浇筑膨胀砼。其中防水层设置为多层结构,一方面多层防水层可以通过协同效应增加防水效果,另一方面若第一层防水层若存在一些渗漏隐患,第二层防水层也可以起到补漏的作用。该设计避免结构单一,加强了防水层的防水性能。此外,防水层均由防水卷材铺设而成,防水卷材的宽幅有限,在铺设时为避免防水卷材之间的接缝渗水,每一层的防水卷材均采用重叠错开接缝铺设,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漏水隐患。因此,本技术的多层防水结构具有更优越的防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板后浇带和地下室底板的拼接接缝之间设置止水条,所述止水条为遇水膨胀止水条或钢板止水片中的一种。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预防底板后浇带和底板之间的拼接接缝渗水,在该接缝之间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或者钢板止水片进一步止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同层防水卷材之间的重叠错缝宽度大于100mm。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同一层铺设防水卷材时,防水卷材的宽度不可能覆盖整个基面,使用层层铺设将基面完全覆盖,在这一过程中层与层之间不可避免会出现接缝,而这些接缝可能会存在渗水隐患,在铺设卷材时,若层与层之间的接缝宽度小于100mm时,水在毛细管作用力下通过层与层之间的间隙发生渗漏,因此,层与层之间的接缝宽度设置为大于100mm。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同层相邻两幅防水卷材之间的短边搭接缝错开大于1500mm。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卷材具有一定的宽度,在铺设时,卷材沿着长度方向铺展开,相邻两幅卷材之间的短边处都存在接缝,为防止发生渗漏,二者之间的搭接缝应该错开,如果二者之间搭接缝错开小于1500mm时,第一个短边接缝处发生渗水,由于短边距离很近,第一个短边渗水处很快会传播到相邻短边的搭接缝,因此同层相邻两幅卷材的短边搭接缝应该错开大于1500mm。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下相邻两层防水层中的防水卷材接缝错开幅宽的1/3-1/2。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第一层防水层在铺设时,已经采用以上方案规避了可能发生渗水的接缝,减小了漏水隐患。在第一层防水层之上铺设第二层防水层时,第一层中的接缝为薄弱部位存在渗水隐患,为了避免接缝集中,同时补强第一层中的接缝薄弱处,上下两层防水层中防水卷材之间的接缝错开幅宽的1/3-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下相邻两层防水层中的防水卷材呈顺向铺设。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相邻两层防水层顺向铺设,目的在与避免垂直或者交叉铺设时,上下两层防水层中的防水卷材搭接接缝处产生新的交叉点,增加渗水隐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包括靠近下混凝土垫层的第一层防水层和靠近上混凝土垫层的第二层防水层;所述第一层防水层的厚度为4-6mm,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厚度为3-5mm。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防水层分两层铺布,单层的防水层一旦出现破坏点,会出现“窜水”现象,渗漏点不好找,会影响地下防水效果,将防水层设置为两层,在单层防护的基础上又多加一层保护,而且两层防水层同时也可以保证防水层与混凝土垫层之间的紧密贴合,使用卷材进行铺贴,层与层之间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可以增大防水层适应基体形变的能力。第一层铺布于下混凝土垫层之上,该层的卷材厚度为4-6mm,由于该层直接贴附于混凝土垫层之上,当混凝土垫层发生一定形变时,较厚的卷材发生较大形变时不容易断裂,可以适应混凝土垫层的形变,防止发生渗漏,该防水层用于一级防水。为了预防单层防水卷材使用时间太久不可避免出现的渗漏问题,在该防水层之上铺设第二层厚度为3-5mm的第二防水层,该层防水层较薄,在较厚的防水基底上铺设较薄的防水层,可以增加二者之间的黏附性,较薄的防水卷材不容易发生移位,两层一起作用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此外,两层卷材的厚度均大于3mm,适宜采用热熔施工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防水卷材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用的防水材料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该防水材料除防水之外,还具有自粘性和自愈性,使用火焰加热器对防水卷材加热,卷材表面沥青熔融即可与混凝土垫层更好的贴合,在铺贴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凸起或气泡,在半小时之内用针挑破,即可自愈,不影响防水材料的效果。有益效果:在上下两层混凝土垫层之间铺设两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增加防水卷材相对于基体的形变能力,同时双层保护避免卷材接缝薄弱部位,更有效防水渗漏。附图说明图1为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地下室底板;2、底板后浇带;3、止水条;4、钢筋混凝土层;5、上混凝土垫层;6、第一层防水层;7、第二层防水层;8、下混凝土垫层。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地下室底板1、底板后浇带2、混凝土垫层和防水层。首先对基体凹坑的基层进行整平、压实、去灰尘和除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铺设于地下室底板(1)预留的后浇带基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往上依次排布的:下混凝土垫层(8)、防水层、上混凝土垫层(5)、钢筋混凝土层(4)和底板后浇带(2);其中底板后浇带(2)和地下室底板(1)之间有拼接接缝,底板后浇带(2)为膨胀砼后浇带,所述的防水层为多层结构,且每层防水层为防水卷材层,所述防水卷材层包括若干防水卷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铺设于地下室底板(1)预留的后浇带基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往上依次排布的:下混凝土垫层(8)、防水层、上混凝土垫层(5)、钢筋混凝土层(4)和底板后浇带(2);其中底板后浇带(2)和地下室底板(1)之间有拼接接缝,底板后浇带(2)为膨胀砼后浇带,所述的防水层为多层结构,且每层防水层为防水卷材层,所述防水卷材层包括若干防水卷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后浇带(2)和地下室底板(1)的拼接接缝之间设置止水条(3),所述止水条(3)为遇水膨胀止水条或钢板止水片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同层防水卷材之间的重叠错缝宽度大于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凝瑞胡勇军王占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耐尔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