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轴承拆卸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78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轴承拆卸工装;包括若干拉杆系统、拉杆支承块和拉力单元;拉杆系统包括轴承滚道卡块和连接拉杆,其中,连接拉杆一端与轴承滚道卡块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拉杆支承块上,在保证不损坏轴承本体情况下轴承滚道卡块的下端安全牢固的卡入球轴承的环形滚道,拉力单元固定在拉杆支承块中心的通孔处,提供拉力,球轴承拉出时内外圈同时受力从而保证球轴承的顺利拆卸;当球轴承保持架损坏导致轴承内外圈异位时,本工装可以通过安装三个拉杆系统校正并复位球轴承内外圈位置,然后通过上述方案顺利拆卸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于多种型号的球轴承拆卸,结构简单,工装利用率高,实用性广。

A Kind of Disassembly Tool for Ball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轴承拆卸工装
本技术属于拆卸工装领域,涉及一种轴承拆卸工装,具体涉及一种球轴承拆卸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的球轴承拆卸工装的工作方式为工装钩住轴承的内圈或外圈端面后对轴承施压一个轴向拉力,使轴承脱离原来位置,达到球轴承的拆卸目的;在很多的机械设备中,由于其机械自身的机构决定,轴承一端的内外圈环面处于封闭状态,无法安装现有的球轴承拆卸工装,导致轴承拆卸工装无法使用问题。对于上述问题目前的处理方式为破坏性拆除,导致机械装配在球轴承拆卸过程中大量零件的非正常损坏。上述因素极大的制约了机械设备维修的经济性,市场急需要一种球轴承无损拆除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可靠性好,能满足多种安装位置的球轴承无损拆卸工装。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球轴承拆卸工装,待拆卸的球轴承安装在固定单元上。所述球轴承包括轴承钢球、保持架、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所述轴承钢球置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形成的环形滚道中心。所述保持架安装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形成的球形滚道中心,使轴承钢球呈均匀分布。在所述轴承内圈的内环面和轴承外圈的外环面之中,至少有一个面被固定单元封闭。其特征在于:球轴承拆卸工装包括拉杆支承块和拉力单元和若干拉杆系统。所述拉杆支承块中心为通孔,且所述拉杆支承块上有至少有一圈处于同一圆周的若干螺纹孔Ⅰ。所述拉力单元固定在所述拉杆支承块中心的通孔处,提供拉力。所述拉杆系统包括轴承滚道卡块和连接拉杆。所述连接拉杆为圆柱杆,两端具有螺纹。所述连接拉杆的一端旋入所述拉杆支承块的螺纹孔Ⅰ,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拉杆支承块上。所述轴承滚道卡块由滚道端、圆柱杆Ⅰ和圆柱杆Ⅱ组成。所述圆柱杆Ⅱ一端的圆柱面中心有一个螺纹孔Ⅱ。所述连接拉杆另一端旋入所述螺纹孔Ⅱ,实现与圆柱杆Ⅱ连接。所述圆柱杆Ⅰ一端连接在所述圆柱杆Ⅱ上,与圆柱杆Ⅱ同轴。所述圆柱杆Ⅰ的直径小于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的间隙。所述圆柱杆Ⅰ位于轴承滚道卡块与圆柱杆Ⅱ之间。所述滚道端包括两个相同的球台,分别记为球台Ⅰ和球台Ⅱ。所述球台Ⅰ和球台Ⅱ直径与待拆卸球轴承的钢球直径相同。所述球台Ⅰ和球台Ⅱ以直径较大的底面为镜像面,镜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球台组合体。记镜像面的直径为L1,L1小于轴承钢球的直径。所述球台组合体经加工铣扁方后具有两个相同且平行的侧面,分别记为侧面Ⅰ和侧面Ⅱ。记侧面Ⅰ和侧面Ⅱ的距离为L2,L2小于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的间隙。所述滚道端具有两个平行的圆面,分别记为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与所述圆柱杆Ⅰ的一端的圆柱面重合,且所述顶面直径与所述圆柱杆Ⅰ的直径相同。所述顶面与底面的距离与保持架的二分之一厚度相配合,使滚道端能够完全置于环形滚道内。在球轴承拆卸工装的滚道端伸入球轴承的环形滚道时,底面相对于顶面,更靠近保持架。进一步,所述滚道端的底面中心具有一个圆形凹槽,当滚道端进入球轴承的环形滚道后,该圆形凹槽能够容纳保持架上铆钉的头部或尾部。进一步,所述轴承滚道卡块为系列化设计,通过选择不同的轴承滚道卡块满足不同型号的球轴承拆卸。进一步,所述连接拉杆为通用件,满足不同型号的球轴承拆卸。进一步,所述拉杆支承块为通用件,能适应各种球轴承滚动体布置情况,能同时安装多根连接拉杆,保证球轴承拆卸时受力平衡。进一步,所述拉力单元的动力形式有手动螺旋驱动、减速电机驱动、手动液压驱动和自动液压驱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了球轴承无损拆卸方案,也可用于拆卸保持架损坏导致轴承内外圈异位的轴承。2)本技术的轴承滚道卡块采用系列化设计,可以用于多种规格的球轴承拆卸,结构简单,工装利用率高实用性广。3)本技术的拉力单元可以配合液压执行单元,大大的降低了使用人员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球轴承拆卸工装原理图;图2为轴承滚道卡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球台组合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滚道端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视图。图中:固定单元1、保持架2、铆钉21、轴承内圈3、轴承外圈4、拉杆支承块5、螺纹孔Ⅰ51、拉力单元6、轴承滚道卡块7、滚道端71、球台Ⅰ711、球台Ⅱ712、镜像面713、侧面Ⅰ714、侧面Ⅱ715、顶面716、底面717、圆柱杆Ⅰ72、圆柱杆Ⅱ73、螺纹孔Ⅱ731和连接拉杆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如图1至5所示,一种球轴承拆卸工装,待拆卸的球轴承安装在固定单元1上。所述球轴承包括轴承钢球、保持架2、轴承内圈3和轴承外圈4。所述轴承钢球置于轴承内圈3和轴承外圈4形成的环形滚道中心。所述保持架2安装于轴承内圈3和轴承外圈4形成的环形滚道中心,使轴承钢球呈均匀分布。在所述轴承内圈3的内环面和轴承外圈4的外环面之中,至少有一个面被固定单元1封闭。其特征在于:球轴承拆卸工装包括拉杆支承块5和拉力单元6和若干拉杆系统。所述拉杆支承块5中心为通孔,且所述拉杆支承块5上有至少有一圈处于同一圆周的若干螺纹孔Ⅰ51。所述拉力单元6固定在所述拉杆支承块5中心的通孔处,提供拉力。所述拉杆系统包括轴承滚道卡块7和连接拉杆8。所述连接拉杆8为圆柱杆,两端具有螺纹。所述连接拉杆8的一端旋入所述拉杆支承块5的螺纹孔Ⅰ51,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拉杆支承块5上。所述轴承滚道卡块7由滚道端71、圆柱杆Ⅰ72和圆柱杆Ⅱ73组成。所述圆柱杆Ⅱ73一端的圆柱面中心有一个螺纹孔Ⅱ731。所述连接拉杆8另一端旋入所述螺纹孔Ⅱ731,实现与圆柱杆Ⅱ73连接。所述圆柱杆Ⅰ72一端连接在所述圆柱杆Ⅱ73上,与圆柱杆Ⅱ73同轴。所述圆柱杆Ⅰ72的直径小于轴承内圈3和轴承外圈4的间隙,使球轴承拆卸工装拆卸球轴承时圆柱杆Ⅰ72能伸入轴承内圈3和轴承外圈4的间隙。所述圆柱杆Ⅰ72位于滚道端71与圆柱杆Ⅱ73之间。所述滚道端71包括两个相同的球台,分别记为球台Ⅰ711和球台Ⅱ712。所述球台Ⅰ711和球台Ⅱ的直径与球轴承的钢球直径相同,即能够和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的环形滚道配合。所述球台Ⅰ711和球台Ⅱ712以直径较大的底面为镜像面713,镜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球台组合体。记镜像面713的直径为L1,L1小于轴承钢球的直径,在拆卸球轴承时,使得滚道端71能够完全置于环形滚道内。所述球台组合体经加工铣扁方后具有两个相同且平行的侧面,分别记为侧面Ⅰ714和侧面Ⅱ715。记侧面Ⅰ714和侧面Ⅱ715的距离为L2,L2小于轴承内圈3与轴承外圈4的间隙,使滚道端71能够从轴承内圈3与轴承外圈4的间隙向环形滚道伸入。所述滚道端71具有两个平行的圆面,分别记为顶面716和底面717。所述顶面716与所述圆柱杆Ⅰ72的一端的圆柱面重合,且所述顶面716圆的直径与所述圆柱杆Ⅰ72的直径相同。所述顶面716与底面717的距离与保持架2的二分之一厚度相配合,使滚道端71能够完全置于环形滚道内。在球轴承拆卸工装的滚道端71伸入球轴承的环形滚道时,底面717相对于顶面716,更靠近保持架2。所述滚道端711的底面7112中心还具有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轴承拆卸工装,待拆卸的球轴承安装在固定单元(1)上;所述球轴承包括轴承钢球、保持架(2)、轴承内圈(3)和轴承外圈(4);所述轴承钢球置于轴承内圈(3)和轴承外圈(4)形成的环形滚道中心;所述保持架(2)安装于轴承内圈(3)和轴承外圈(4)形成的环形滚道中心,使轴承钢球呈均匀分布;在所述轴承内圈(3)的内环面和轴承外圈(4)的外环面之中,至少有一个面被固定单元(1)封闭;其特征在于:球轴承拆卸工装包括拉杆支承块(5)和拉力单元(6)和若干拉杆系统;所述拉杆支承块(5)中心为通孔,且所述拉杆支承块(5)上有至少有一圈处于同一圆周的若干螺纹孔Ⅰ(51);所述拉力单元(6)固定在所述拉杆支承块(5)中心的通孔处,提供拉力;所述拉杆系统包括轴承滚道卡块(7)和连接拉杆(8);所述连接拉杆(8)为圆柱杆,两端具有螺纹;所述连接拉杆(8)的一端旋入所述拉杆支承块(5)的螺纹孔Ⅰ(51),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拉杆支承块(5)上;所述轴承滚道卡块(7)由滚道端(71)、圆柱杆Ⅰ(72)和圆柱杆Ⅱ(73)组成;所述圆柱杆Ⅱ(73)一端的圆柱面中心有一个螺纹孔Ⅱ(731);所述连接拉杆(8)另一端旋入所述螺纹孔Ⅱ(731),实现与圆柱杆Ⅱ(73)连接;所述圆柱杆Ⅰ(72)一端连接在所述圆柱杆Ⅱ(73)上,与圆柱杆Ⅱ(73)同轴;所述圆柱杆Ⅰ(72)的直径小于轴承内圈(3)与轴承外圈(4)的间隙;所述圆柱杆Ⅰ(72)位于滚道端(71)与圆柱杆Ⅱ(73)之间;所述滚道端(71)包括两个相同的球台,分别记为球台Ⅰ(711)和球台Ⅱ(712);所述球台Ⅰ(711)和球台Ⅱ(712)的直径与待拆卸球轴承的钢球直径相同;所述球台Ⅰ(711)和球台Ⅱ(712)以直径较大的底面为镜像面(713),镜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球台组合体;记镜像面(713)的直径为L1,L1小于轴承钢球的直径;所述球台组合体经加工铣扁方后具有两个相同且平行的侧面,分别记为侧面Ⅰ(714)和侧面Ⅱ(715);记侧面Ⅰ(714)和侧面Ⅱ(715)的距离为L2,L2小于轴承内圈(3)与轴承外圈(4)的间隙;所述滚道端(71)具有两个平行的圆面,分别记为顶面(716)和底面(717);所述顶面(716)与所述圆柱杆Ⅰ(72)的一端的圆柱面重合,且所述顶面(716)圆的直径与所述圆柱杆Ⅰ(72)的直径相同;所述顶面(716)与底面(717)的距离与保持架(2)的二分之一厚度相配合,使滚道端(71)能够完全置于环形滚道内;在球轴承拆卸工装的滚道端(71)伸入球轴承的环形滚道时,底面(717)相对于顶面(716),更靠近保持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轴承拆卸工装,待拆卸的球轴承安装在固定单元(1)上;所述球轴承包括轴承钢球、保持架(2)、轴承内圈(3)和轴承外圈(4);所述轴承钢球置于轴承内圈(3)和轴承外圈(4)形成的环形滚道中心;所述保持架(2)安装于轴承内圈(3)和轴承外圈(4)形成的环形滚道中心,使轴承钢球呈均匀分布;在所述轴承内圈(3)的内环面和轴承外圈(4)的外环面之中,至少有一个面被固定单元(1)封闭;其特征在于:球轴承拆卸工装包括拉杆支承块(5)和拉力单元(6)和若干拉杆系统;所述拉杆支承块(5)中心为通孔,且所述拉杆支承块(5)上有至少有一圈处于同一圆周的若干螺纹孔Ⅰ(51);所述拉力单元(6)固定在所述拉杆支承块(5)中心的通孔处,提供拉力;所述拉杆系统包括轴承滚道卡块(7)和连接拉杆(8);所述连接拉杆(8)为圆柱杆,两端具有螺纹;所述连接拉杆(8)的一端旋入所述拉杆支承块(5)的螺纹孔Ⅰ(51),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拉杆支承块(5)上;所述轴承滚道卡块(7)由滚道端(71)、圆柱杆Ⅰ(72)和圆柱杆Ⅱ(73)组成;所述圆柱杆Ⅱ(73)一端的圆柱面中心有一个螺纹孔Ⅱ(731);所述连接拉杆(8)另一端旋入所述螺纹孔Ⅱ(731),实现与圆柱杆Ⅱ(73)连接;所述圆柱杆Ⅰ(72)一端连接在所述圆柱杆Ⅱ(73)上,与圆柱杆Ⅱ(73)同轴;所述圆柱杆Ⅰ(72)的直径小于轴承内圈(3)与轴承外圈(4)的间隙;所述圆柱杆Ⅰ(72)位于滚道端(71)与圆柱杆Ⅱ(73)之间;所述滚道端(71)包括两个相同的球台,分别记为球台Ⅰ(711)和球台Ⅱ(712);所述球台Ⅰ(711)和球台Ⅱ(712)的直径与待拆卸球轴承的钢球直径相同;所述球台Ⅰ(711)和球台Ⅱ(712)以直径较大的底面为镜像面(7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运江周友国张安东黄进贾宝林陈小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