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焊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67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钢焊接平台,具体包括:操作台本体、固定板、动力装置。操作台本体由操作板和支柱组成,操作板上设置两只对应套管;固定板为框架型,其一条边为旋转轴,旋转轴与套管形成铰链接将固定板和操作板连接;动力装置由液压缸、伸缩杆与连接杆组成,伸缩杆末端通过连接杆与旋转轴相连;连接杆顶端与旋转轴相连并将旋转轴卡紧。当启动动力装置时,连接杆底端向外运动,其顶端因固定而发生旋转,将固定板闭合在操作板上,当关闭动力装置时,连接杆底端向内运动,其顶端旋转,将固定板开启于操作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现技术中的手动放置固定装置变为液压放置,减少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Strip Weld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钢焊接平台
本技术属于带钢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带钢焊接平台。
技术介绍
带钢是以碳钢制成的输送带,作为带式输送机的牵引和运载构件,也可用于捆扎货物;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当带钢焊接时需要使用到焊接平台。市场上现有技术需要操作人员一手持防护面罩,一手操作焊接,而因带钢较窄不易固定,常常需要在焊接前手动放置固定装置将带钢压至在焊接台上,操作人员将焊接完成后需要手动将固定装置移开,将焊接好的带钢移出焊接台;由此产生如下列问题:(1)工作中手动放置固定装置和移开使得生产效率降低。(2)焊接前和焊接后的带钢不易传递,通过人工传递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不高。(3)工作过程中,所使用到工具较为零散,不易拿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钢焊接平台,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焊接前手动放置固定装置和焊接后手动将固定装置移出,每次焊接前后重复操作使得生产效率降低;当焊接前和焊接后的带钢通过人工手动传递,操作人员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在焊接操作时所使用的工具零散,不易拿取而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钢焊接平台,包括操作台本体、固定板、动力装置。所述操作台本体由操作板与支柱固定连接构成,所述操作板为所述操作台本体上表面,可将需要焊接的带钢置于操作板上,操作板边缘由若干所述支柱焊接支撑固定;其中,所述操作板焊接两只对应套管,所述套管用于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操作板两侧设置若干传动辊,所述传动辊沿带钢行进方向设置于所述操作板两侧。焊接操作前带钢自入料传动辊传动至所述操作板,焊接结束后带钢自出料传动辊传动出所述操作板。其中,所述操作板上焊接一组分类工具栏,所述分类工具栏位于临近操作者一侧右下角,可将常用工具分类放置,操作时方便拿取和放回。其中,所述操作板表面可设置若干散热孔,用于焊接完成后的快速散热降温。所述固定板为带有一定重量的中空的框架结构,所述固定板其中的一条边为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长度大于固定板边长并与所述套管相连成铰链接,将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操作板相连,当焊接工作开始,固定板闭合在所述操作板上后,带钢焊接工作可在所述固定板内框区域内完成;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操作板接触面一侧内框两侧设置两处对应的压紧片,所述压紧片与所述固定板表面垂直,当所述固定板关闭在所述操作板上时,压紧片的两条边将带钢两端完全压至于所述操作板上,保证带钢在焊接工作时的固定。所述动力装置由液压缸、伸缩杆和连接杆组成,所述液压缸置于所述操作台本体内,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液压缸内,其末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旋转轴相连;其中,所述连接杆底端设置连接轴孔,所述伸缩杆末端设置与所述连接轴孔大小一致的液压轴孔,通过连接轴穿套于所述连接轴孔和所述液压轴孔,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伸缩杆相连,当伸缩杆通过制动压力伸缩时,所述连接杆因与所述伸缩杆相连而随之运动。其中,所述连接杆顶端通过所述操作板上预留口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连接杆顶端设置一段卡口将旋转轴卡紧固定,当连接杆底端因所述伸缩杆伸缩而运动时,连接杆顶端发生旋转而施力于所述旋转轴,使得所述固定板旋转并在所述操作板上进行开合。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所述套管与所述旋转轴成铰链接,所述操作台本体内设有液压缸,通过所述伸缩杆与所述连接杆底端相连,连接杆顶部将旋转轴卡紧,当开启动力装置时伸缩杆伸长,连接杆底端随之向操作台本体外侧运动,连接杆顶端因底部方向变化而施力于旋转轴,进而使得所述固定板闭合在所述操作板上,所述压紧片将带钢压在操作板上保证带钢的固定;当关闭动力装置时伸缩杆缩短,连接杆底端随之向操作台本体内侧运动,连接杆顶端部旋转并施力于旋转轴,进而使得固定板在操作板上打开,解除带钢固定作用;本技术减少了人力付出,实现将带钢焊接时固定装置的自动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操作板沿带钢行进方向设有传动辊,当焊接工作前将带钢自入料传动辊传动到操作板,焊接后带钢自出料传动辊传出操作板,方便带钢的传递减少了人力付出,提高生产效率。操作板上设置一组分类工具栏,将工具分类放置,节约了工作前准备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前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后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板结构放大图;图中:1、操作台本体、1-1、操作板、1-2、套管、1-3、传动辊、1-4、工具栏、1-5、散热孔、2、固定板、2-1、压紧片、2-2、旋转轴、3、液压缸、3-1伸缩杆、3-2、液压制动开关、4、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阐述。本实施例为一种带钢焊接平台:包括操作台本体1、固定板2、液压缸3。在轧钢企业生产工作中,带钢的焊接工作离不开操作平台的使用,本实施例为:操作台本体1水平放置于地面,由操作板1-1和支柱组成,操作板1-1为操作台本体1上表面,若干支柱将操作板边缘支撑并焊接固定,在操作板1-1上焊接两个对应的套管1-2,沿带钢行进的方向在操作板1-1两侧焊接有两组7根的传动辊1-3,在操作板1-1靠近操作者方向的右下角焊接一组分类工具栏1-4可以放置随手使用的工具,在操作板1-1的非焊接区域开设4个散热孔1-5;框架型固定板2的一条边为旋转轴2-2,旋转轴2-2的两端穿套进套管1-2形成铰链接;固定板2与操作板1-1接触一侧面,在内框两侧沿垂直方向焊接两处压紧片2-1;操作台本体1内部放置液压缸3和液压制动开关3-2,液压缸3内伸缩杆3-1末端与连接杆4底端通过连接轴相连,连接杆4顶端通过操作板1-1预留口将旋转轴2-2卡紧。当带钢自入料传动辊1-3传动至操作板1-1上,启动液压制动开关3-2时,伸缩杆3-1因压力制动而伸长,将相连在一起的连接杆4底端向操作台本体1外侧运动,从而达到连接杆4顶部旋转,将固定板2通过旋转轴2-2旋转闭合在操作板1-1上,压紧片2-1将带钢压紧固定;自工具栏1-4内拿出焊枪,在固定板2内框区域完成带钢焊接工作,关闭液压制动开关3-2时,连接杆4底端因伸缩杆3-1收缩而向操作台本体1内侧运动,固定板2通过旋转轴2-2旋转并在操作板1-1上开启,压紧片2-1解除带钢固定;焊接完成后带钢自出料传动辊1-3传出操作板1-1。本技术将现有技术中手动放置带钢固定装置变为通过动力装置实现自动放置;带钢在焊接前和焊接后可通过传动辊1-3实现传送,减少人力劳动;焊接工具固定放置,减少了工作前的准备时间,实现了减少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钢焊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本体、固定板、动力装置;所述操作台本体由操作板与支柱固定连接构成,所述支柱将所述操作板边缘支撑固定;所述操作台本体上表面为操作板,固定板整体为框架四边形结构,固定板以其一条边为旋转轴与操作板活动连接,具体的,旋转轴两端穿套在焊接在操作板上的两个套管中;所述动力装置由液压缸、伸缩杆与连接杆组成,所述伸缩杆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旋转轴相连;其中,所述连接杆底端与所述伸缩杆末端相连,所述连接杆顶端通过操作板预留口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连接杆顶端设置一段卡口将所述旋转轴卡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钢焊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本体、固定板、动力装置;所述操作台本体由操作板与支柱固定连接构成,所述支柱将所述操作板边缘支撑固定;所述操作台本体上表面为操作板,固定板整体为框架四边形结构,固定板以其一条边为旋转轴与操作板活动连接,具体的,旋转轴两端穿套在焊接在操作板上的两个套管中;所述动力装置由液压缸、伸缩杆与连接杆组成,所述伸缩杆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旋转轴相连;其中,所述连接杆底端与所述伸缩杆末端相连,所述连接杆顶端通过操作板预留口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连接杆顶端设置一段卡口将所述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家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飞龙制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