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歧管振动除尘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549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进气歧管振动除尘工装,包括:底板、支撑柱、振动台、支撑座、第一水平定位块、第二水平定位块、连接组件、支撑块、供气机构以及竖直压紧机构;振动台顶面连接至四根支撑柱一端,四根支撑柱另一端连接至底板,底板上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表面用于与进气歧管壳体内壁紧贴,支撑座旁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进气歧管壳体,支撑块上开设有与进气歧管壳体内壁中部对准的抽气孔,抽气孔贯穿底板,在底板底部安装有与抽气孔连通的抽气管,抽气管用于连接至第一空气压缩机输入端;在支撑块一端安装第一水平定位块。进气歧管振动除尘工装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问手动除尘而大导致除尘有仍有回复到进气歧管内的问题。

Vibration Dust Removal Tool for Intake Manif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气歧管振动除尘工装
本技术涉及进气歧管的生产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进气歧管振动除尘工装。
技术介绍
进气歧管是用于汽车供油管路的,因此进气歧管内壁有灰会导致汽车内供油管路内油被污染,达不到要求,因此需要在组装成进气歧管对进气歧管壳体内壁进行除尘,现有技术中,是手动拿持进气歧管壳体,然后手动拿持气枪,气枪向进气歧管壳体吹气,由于靠进气歧管上反冲过来的气体将灰尘吹走,由于进气歧管壳体内壁的形状不规则,因此不同位置反冲回来的气体在一个方向上,有可能相互抵消,导致有些灰尘不能及时被带走,有些灰尘仍然回复到进气歧管壳体内壁上,导致除尘效果差,导致进气歧管的质量差,不利于市场竞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提供一种进气歧管振动除尘工装,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问手动除尘而大导致除尘有仍有回复到进气歧管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进气歧管振动除尘工装,包括:底板、支撑柱、振动台、支撑座、第一水平定位块、第二水平定位块、连接组件、支撑块、供气机构以及竖直压紧机构;振动台顶面连接至四根支撑柱一端,四根支撑柱另一端连接至底板,底板上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表面用于与进气歧管壳体内壁紧贴,支撑座旁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进气歧管壳体,支撑块上开设有与进气歧管壳体内壁中部对准的抽气孔,抽气孔贯穿底板,在底板底部安装有与抽气孔连通的抽气管,抽气管用于连接至第一空气压缩机输入端;在支撑块一端安装第一水平定位块,在支撑块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水平定位块,第二水平定位块与支撑块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第一水平定位块和第二水平定位块用来从水平方向上夹紧进气歧管壳体外壁;在底板上安装有若干竖直压紧机构,竖直压紧机构用于从竖直方向上将进气歧管壳体压紧在底板上;供气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旋转臂、第一连接件、封堵块以及供气管,在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至旋转臂中部,旋转臂一端铰接至第一连接件一端,第一连接件另一端铰接至第一气缸外壳,旋转臂另一端固定至封堵块,封堵块用于封堵进气歧管壳体上的进气口,封堵块被供气管一端穿过,供气管另一端连接至的第二空气压缩机输出端,供气管采用软管。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空气压缩机以及第二空气压缩机,第二空气压缩机通过供气管向进气歧管外壳内供气,第一空气压缩机通过抽气管将集聚在进气歧管壳体内的气体和粉尘抽走,使得灰尘能够顺利进入抽气管,避免了灰尘因气体流动不顺畅而导致灰尘沉积在进气歧管壳体内壁上,提高了除尘效果,提高了进气歧管的生产质量。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进气歧管振动除尘工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底板1、支撑柱2、振动台3、支撑座4、第一水平定位块5、第二水平定位块6、连接组件7、支撑块8、供气机构9、第一气缸91、旋转臂92、封堵块93、供气管95、竖直压紧机构10、第二气缸100、压紧臂101、第二连接件10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进气歧管振动除尘工装,包括:底板1、支撑柱2、振动台3、支撑座4、第一水平定位块5、第二水平定位块6、连接组件7、支撑块8、供气机构9以及竖直压紧机构10;振动台3顶面连接至四根支撑柱2一端,四根支撑柱2另一端连接至底板1,底板1上安装有支撑座4,支撑座4上表面用于与进气歧管壳体内壁紧贴,支撑座4旁设置有支撑块8,支撑块8用于支撑进气歧管壳体,支撑块8上开设有与进气歧管壳体内壁中部对准的抽气孔,抽气孔贯穿底板1,在底板1底部安装有与抽气孔连通的抽气管,抽气管用于连接至第一空气压缩机输入端;在支撑块8一端安装第一水平定位块5,在支撑块8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水平定位块6,第二水平定位块6与支撑块8通过连接组件7可拆卸连接,第一水平定位块5和第二水平定位块6用来从水平方向上夹紧进气歧管壳体外壁;在底板1上安装有若干竖直压紧机构10,竖直压紧机构10用于从竖直方向上将进气歧管壳体压紧在底板1上;供气机构9包括:第一气缸91、旋转臂92、第一连接件、封堵块93以及供气管95,在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气缸91,第一气缸91的活塞杆铰接至旋转臂92中部,旋转臂92一端铰接至第一连接件一端,第一连接件另一端铰接至第一气缸91外壳,旋转臂92另一端固定至封堵块93,封堵块93用于封堵进气歧管壳体上的进气口,封堵块93被供气管95一端穿过,供气管95另一端连接至的第二空气压缩机输出端,供气管95采用软管。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连接组件7,连接组件7包括:两螺杆,每一螺杆均穿过第二水平定位块6后插入至支撑板内,螺杆与第二水平定位块6和支撑板均螺纹连接,第一气缸91的伸缩方向在竖直方向上。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竖直压紧机构10,每一竖直压紧机构10包括:第二气缸100、压紧臂101以及第二连接件102,在底座上安装有第二气缸100,第二气缸100的活塞杆铰接至压紧臂101中部,压紧臂101一端铰接至第二连接件102一端,第二连接件102另一端铰接至第二气缸100外壳,压紧臂101用于压紧进气歧管壳体,第二气缸100的伸缩方向在竖直方向上。第一水平定位块5靠近第二水平定位块6的面形状与进气歧管壳体外壁形状相匹配,第二水平定位块6靠近第一水平定位块5的侧面形状与进气歧管壳体外壁形状相匹配。工作时,首先,旋转螺杆,使得第二水平定位块6远离支撑板;然后,将进气歧管壳体(为进气歧管的一半壳体)盖在支撑座4上,且保证进气歧管壳体内壁与支撑座4上表面紧贴,且进气歧管壳体外壁与第一水平定位块5紧贴,保持此状态;再后,将第二水平定位块6放在支撑板上,将第二水平定位块6通过螺杆与支撑板连接,第二水平定位块6将进气歧管壳体外壁压紧在第一水平定位块5;再后,启动第二气缸100,第二气缸100将压紧臂101旋转,使得压紧臂101靠近进气歧管外壳的端部降低,压紧臂101远离进气歧管外壳的端部升高,实现从竖直方向上压紧:再后,启动第一气缸91,实现封堵块93将进气歧管上的进气口封闭,同时将供气管95与进气歧管外壳连通;最后,启动第一空气压缩机以及第二空气压缩机,第二空气压缩机通过供气管95向进气歧管外壳内供气,第一空气压缩机通过抽气管将集聚在进气歧管壳体内的气体和粉尘抽走,使得灰尘能够顺利进入抽气管,避免了灰尘因气体流动不顺畅而导致灰尘沉积在进气歧管壳体内壁上,提高了除尘效果,提高了进气歧管的生产质量。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歧管振动除尘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撑柱、振动台、支撑座、第一水平定位块、第二水平定位块、连接组件、支撑块、供气机构以及竖直压紧机构;振动台顶面连接至四根支撑柱一端,四根支撑柱另一端连接至底板,底板上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表面用于与进气歧管壳体内壁紧贴,支撑座旁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进气歧管壳体,支撑块上开设有与进气歧管壳体内壁中部对准的抽气孔,抽气孔贯穿底板,在底板底部安装有与抽气孔连通的抽气管,抽气管用于连接至第一空气压缩机输入端;在支撑块一端安装第一水平定位块,在支撑块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水平定位块,第二水平定位块与支撑块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第一水平定位块和第二水平定位块用来从水平方向上夹紧进气歧管壳体外壁;在底板上安装有若干竖直压紧机构,竖直压紧机构用于从竖直方向上将进气歧管壳体压紧在底板上;供气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旋转臂、第一连接件、封堵块以及供气管,在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至旋转臂中部,旋转臂一端铰接至第一连接件一端,第一连接件另一端铰接至第一气缸外壳,旋转臂另一端固定至封堵块,封堵块用于封堵进气歧管壳体上的进气口,封堵块被供气管一端穿过,供气管另一端连接至的第二空气压缩机输出端,供气管采用软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歧管振动除尘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撑柱、振动台、支撑座、第一水平定位块、第二水平定位块、连接组件、支撑块、供气机构以及竖直压紧机构;振动台顶面连接至四根支撑柱一端,四根支撑柱另一端连接至底板,底板上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表面用于与进气歧管壳体内壁紧贴,支撑座旁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进气歧管壳体,支撑块上开设有与进气歧管壳体内壁中部对准的抽气孔,抽气孔贯穿底板,在底板底部安装有与抽气孔连通的抽气管,抽气管用于连接至第一空气压缩机输入端;在支撑块一端安装第一水平定位块,在支撑块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水平定位块,第二水平定位块与支撑块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第一水平定位块和第二水平定位块用来从水平方向上夹紧进气歧管壳体外壁;在底板上安装有若干竖直压紧机构,竖直压紧机构用于从竖直方向上将进气歧管壳体压紧在底板上;供气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旋转臂、第一连接件、封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比芯汽车进气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